楊悅 陳志偉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21-02
摘 要 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湖南老年人的體育生活方式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城市和農村老年人的體育生活方式存在較大差異,不同年齡老年人的體育生活方式存在較大差異,不同性別老年人的體育生活方式存在較大差異。通過對影響湖南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的因素進行分析研究,提出相應對策,為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 人口老齡化 老年人 體育生活方式
一、前言
人口老齡化是當今世界人口發展的主要趨勢。醫療技術的進步、經濟水平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壽命,低出生、低死亡也是不可抗拒的社會規律。老齡人離開了工作崗位,有充分的余暇時間,有強烈的消除寂寞孤獨、向往健康長壽、重建社會參與圈的愿望,社區體育服務是能實現其愿望的一個重要途徑老齡問題不僅是我國面臨的重要社會問題,也是我國全民健身中的重要課題。老年體育是群眾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老年體育熱是群眾體育的一個突出特點,為了使老年體育朝著科學、健康的方向發展,必須充分注意和關懷老年人的生活、健康等一系列的問題,對老年健身體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有正確預見和引導,相應采取各種切實有效的對策,廣泛地開展各種老年健身活動,為廣大老年人再創人生“第二個春天”,實現“健康老齡化”,老有所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體育是群眾體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年體育已擁有一個較龐大的隊伍。要實現體育強國,實現體育社會化,搞好老年體育活動的開展,了解老年人體育鍛煉的興趣特征,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本文通過對湖南農村(以邵陽和常德農村為例)和城市(以長沙和湘潭城市為例)進行調查研究,并根據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提出相應對策。
二、湖南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的現狀
隨著老年人體育社會化的進一步擴展,社區老年體育健身服務工作肯定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各社區也會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社區老年體育健身的網絡服務體系。體育社會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中老年的健身意識不斷增強,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是中國體育消費市場的潛在力量,因此建立完善的社區體育健身網絡服務是非常必要的,社區服務已成為社會服務新的增長點,但社區體育服務卻表現出明顯的滯后現象,急需解決的問題是社區體育健身網絡服務的建立,雖然已有不少的社區建立了社區的服務網絡,但還需要加強社區體育的組織管理,使中老年人可以充分享受社區體育服務帶來的服務和樂趣。
通過對被調查者參加體育活動組織形式的調查,結果顯示,湖南老年人參加健身活動主要以自發形式為主,城市有組織的進行鍛煉明顯高于農村,其組織形式主要為原工作單位組織、社區組織、有關協會組織,相對于,相對于城市老年人湖南農村老年人有組織的體育活動明顯減少,這主要是受時間因素、居住特點、組織經費問題的影響。有組織形式的體育活動,被調查者都表示很樂于參加,而基層組織開展有組織的體育活動次數有限,因為體育活動具有經常性和持續性的特點,單位、社區或相關協會組織體育活動只是偶爾,根本不能滿足健身需求,但被調查者普遍認為,社區有組織的體育活動形式對身心健康的發展持肯定評判態度,這從一個側面表明,湖南老年人體育活動的發展與實際需求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通過對被調查者參加體育活動的練習方式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湖南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練習方式多數愿意選擇有相同興趣項目愛好者一起練習,其次是和朋友親人一起練習,獨自一人進行體育活動的相對較少。被調查者表示與相同興趣項目愛好者一起練習,往往是選擇自己最喜愛的體育項目進行練習,自己和同伴對練習項目都比較了解,有的被調查者表示在退休前就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相同興趣項目鍛煉團體,退休后有更多的時間相約一起參加體育活動,他們對于體育活動有共同的語言,能夠相互促進,體育鍛煉氛圍濃,鍛煉效果好,單次持續時間也會較長,堅持的頻率比較高;被調查者選擇與朋友親人一起練習主要是比較好組織,容易成行,但是由于每個人喜歡和了解的體育活動項目不同,所以選擇的項目比較受限制,主要是進行一些簡單易行的項目,如散步、快步走、爬山等;被調查者選擇獨自進行體育活動會比較孤獨,也容易感覺枯燥,持續時間容易受影響,選擇項目也會比較受限制,像乒乓球、羽毛球等一些體育項目難以進行,選擇獨自進行體育活動的被調查者中,選擇有氧操、舞蹈、秧歌項目進行鍛煉的也比較少,他們主要選擇散步和健身路徑這種對組織形式要求不高的體育項目進行鍛煉,同時由于老年人,在運動中難免會感覺身體不適,或者發生運動損傷,如果獨自一人的話,不容易得到救助,如果選擇其它形式進行體育鍛煉活動,參與者不僅可以在運動中互相督促,互相鼓勵,在有困難的時候可以得到及時的幫助,還可以交流鍛煉心得,營造更好的活動氛圍,從而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
湖南老年人在體育活動項目的選擇上,內容更豐富多彩,以散步、秧歌、慢跑、快步走、爬山、乒乓球為主,其余依次為太極拳(劍)、羽毛球,健身路徑,通過對平時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老年人進行調查發現,選擇的體育活動項目的前三項依次為散步、秧歌、慢跑,有74.8%的人選調查擇了散步,有51.2%的人選擇了秧歌、有39.1%的人選擇了慢跑、快步走、爬山,有44.6%的人選擇了乒乓球,有36.9%的人選擇太極拳(劍),選擇了羽毛球和健身路徑的人分別有23.8%和22.7%。
體育活動項目的選擇存在性別差異,男性體育活動的內容比女性更豐富,女性被調查者的體育活動內容主要集中在散步、秧歌、有氧操、舞蹈這幾個方面,男性被調查者的體育鍛煉活動內容主要是散步,其次為慢跑、快步走和爬山,接下來為乒乓球、羽毛球和健身路徑。女性被調查者選擇秧歌、有氧操項目明顯多于男性,女性有70.1%的被調查者選擇該體育項目進行體育活動,男性則只有19.5%的被調查者選擇此項活動。男性則在乒乓球、羽毛球、健身路徑項目選擇上遠遠多于女性,男性選擇乒乓球、羽毛球進行體育活動的有19.2%,女性則只有10.9%,男性選擇健身路徑進行體育鍛煉活動的有29.2%,女性則只有20.7%。
體育活動項目的選擇存在年齡差異,這與他們的運動技能、身體機能相關聯,年齡相對小一些的被調查者的體育活動內容更豐富、復雜,選擇項目更多樣化。年齡相對大一些的被調查者的體育活動項目內容呈現出單一、穩定的特點,由于受身體狀況的影響,年齡越大越趨向于選擇強度小、簡單易行、容易持之以恒長期堅持下去的項目。由于被調查者70歲前后身體狀況變化較大,這個階段前后選擇的體育活動項目,隨年齡差異的變化也較大,如散步、健身路徑項目,被調查者年齡越大選擇的越多,60歲以下、61-65歲、66-70歲、71-75歲、76歲以上選擇散步的被調查者分別為58.1%、62.5%、79.7%、91.1%、94.6%,選擇健身路徑的被調查者分別為,10.8%、14.0%、16.5%、41.8%、54.1%。與農村老年人相比,城市老年人更容易接受一些適合老年人的新興體育活動項目,這主要是因為其良好的人文環境,但是湖南老年人的體育活動項目中新興健身項目比較缺乏,希望相關部門積極開發和推廣一些適合老年人的健身活動項目。走跑項目由于不受場地影響,簡單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強度好調控,選擇的人很多。喜歡有氧操、舞蹈、秧歌的被調查者在高校內或社區里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群體,他們有相對固定的時間、地點進行練習,有較好的活動氛圍,所以選擇的人也比較多。同時湖南很多公園實行對市民免費開放的政策,尤其是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前就養成了爬山、在公園散步的體育鍛煉習慣,因此在公園進行體育鍛煉在老年人的體育鍛煉活動的選擇中比較受歡迎,希望在最受市民歡迎的體育鍛煉地點公園能設置幾個服務站,以供體育鍛煉的老年市民休息和調整,可以在服務站設置老年人喜歡的益智體育鍛煉項目如棋牌、麻將,這樣既可以調整體力、使身心都得到鍛煉,又可以擴大老年人的社交圈,增進他們與外界的交流與溝通,消除其老年人的失落感和孤獨感,還能把更多的老年人吸引到這空氣清新的環境中進行體育鍛煉活動。
三、對策
(一)通過講座、電視、廣播、網絡、報紙、雜志推廣健身理念,湖南老年人的體育鍛煉意識;組織專家開設體育知識講座,普及科學鍛煉常識,使老年人“愛健身、懂健身”,提高老年人的體育衛生保健常識水平
(二)社區和公園應該增加一些專門針對老年人的體育資源的配置和調節,建設一些適合他們的新興體育鍛煉項目的場所,對已經損壞的健身路徑進行維修或重新購置,一些收費體育場所應該采取免費或低價等優惠政策向老年人開放或定時開放,為老年人提供一個良好的鍛煉環境。
(三)建立健全社區體育組織,應該有相應的基層組織負責老年人的體育活動,基層體育組織管理機構的建立是全民健身活動的基本保障,負責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娛樂服務讓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體育活動的隊伍中來,享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增強社區體育服務。
(四)體育管理部門和體育院校應該培養一些針對老年人體育活動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鼓勵社會體育指導員對老年人體育活動進行指導和幫助,使老年人的體育活動科學化,規范化。
(五)體育管理部門和體育院校應該根據老年人的身心特點和地域特點,發展傳統健身項目,開發、創編一些動作舒緩、強度適中既能活動筋骨氣血又能陶冶性情、怡情有趣的健身項目,以更好的適應老年人的身心特點,滿足他們體育活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張紅堅.不同類型弱勢群體全民健身認知、需求與行為差異的對比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12):27-30.
[2] 倪依克.論中華民族傳統體育[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8.
[3] 陳傳書.全國老年人體育工作會議中的講話.200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