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鋒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21-01
摘 要 目前,同課異構是區域教研和校本教研的主要教研形式,也是教學競賽采用較多的一種上課形式。筆者在教學一線工作十幾年,曾多次參加各類同課異構的教研課和競賽課,并取得一定的成績。在此過程中,經過不斷學習、摸索和成長,也積累了一定的參加同課異構活動(或競賽)的個人經驗。現總結出來和大家交流,拋磚引玉,望大家多多指正。
關鍵詞 同課異構 吸收 融會貫通
一、 淡化壓力、精心準備課堂
同課異構和自選內容課堂的主要區別在于教材的統一性和規定性。它使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組織能力、教學藝術和風格、教學效果、創新能力等變得相對直接、可比。這些無形中增加了參與者們的心理壓力。許多參與者在上課前,會非常關注本次活動的參加人數、參加對象、上課的順序、有沒有高手(一般指經驗豐富、獲得過大獎的人)、教材是不是自己拿手等等方面。患得患失,浪費自己太多的精力,給自己心理加上了壓力和包袱,嚴重影響了自己正常水平的發揮。
筆者認為,參加者應該做好兩點:一是調整好心態,參加這類活動的目的就是來交流、展示、學習和提高自己的。應該允許自己存在不足和缺陷,做到客觀認識自己、坦然面對自己、努力發揮自己。不要因為同課異構,而擔心自己的課不理想。要相信自我,放下包袱,只要自己盡力了,不管什么結果,對自己來說都是進步和成功的。二是做好充分的準備。同課異構在某一學段時,一般會選擇一些必修的、常見的內容來做教材。參加活動前,可以針對本學段的常見內容,結合自己任教同年級學生,嘗試模擬自定幾個項目先進行醞釀和思考,在腦海了形成一些基本的框架。在活動前先“熱身”,增加經驗和信心。同時,如果提前接到上課內容時(在教研活動中多見),應該多向本校教研組或老教師請教,集大家之智慧,進一步提升自己課堂,銘住:成功是屬于有準備的人。
二、 認真觀摩、抓住學習機會
同課異構一般會安排2-3節課,甚至更多。參加者除了認真上好自己的課以外,也應該積極、認真的觀摩其他選手的課堂。自己不僅僅是參加者,也是一個觀摩者和學習者。如果有選手在自己前面上課,在做好自己課堂場地器材準備的情況下,應該積極參與聽課,及時記載他們課堂的亮點和優點,留著以后慢慢消化。同時,這類課堂常常是借平行班上課,所以在觀摩時,可以留心觀察一下學生的班級人數、基礎能力、已具備技能、學習能力、學習興趣也積極性等。根據觀察分析,可以及時對自己即將要上課的設計、時間、強度、流程等進行一些適度的微調。比如,同課異構三步上籃,如果發現正在上課學生運球基本功比自己預設的要低,在接下來的平行班的教學中,可以適度增加運球練習,改變運球、控球游戲難度等。
當自己上完課,及時觀摩后面的選手上課。這時,自己就是一個靜心的聽課者、學習者的身份。盡量多尋找他們課堂中的長處,尋找讓自己耳目一新的東西,尋找能夠讓自己學習、借鑒的東西。同時,觀摩教師課堂上執教的語言、課堂藝術、技巧、個人魅力等,找到他們身上的發光點,并及時進行記載,以防遺忘。留著課后慢慢解學習思考。
三、 結合點評、吸收他人精華
在課堂展示結束后,觀摩的權威或專家會聯合教師一起進行點評或評審。作為上課者,一定要虛心、認真聽取大家的對自己課堂的觀點和看法,這是一次非常寶貴的吸收他人經驗、提高自我能力的機會。點評出你的優點和長處時,自己要牢記,自己是如何達成的,以后還要繼續努力和發揚;點評到你的缺點和不足時,更要虛心聆聽,及時記錄,要知道自己哪里不足,為什么不足。活動以后,一定要抽時間慢慢反思。
當對其他課堂進行點評,參加者要仔細聽取權威、專家們是如何找出他人課堂優缺點,如何分析和解讀優缺點,評定和判斷的依據是什么等等。是組織巧妙、嚴謹,還是結構科學合理?是游戲運用適當,還是學生自主能力得到發揮?是重難點有效突破,還是教師課堂掌控水平高超……把點評中關鍵的、重要的內容,點點滴滴盡可能全面、詳細的記錄下來,留著以后結合自己課堂的見解慢慢消化。同時,點評者們對課堂的期待與不足, 也要仔細解讀,銘記在心,讓自己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盡可能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和不足。
四、 融會貫通、二次備課上課
在同課異構活動結束后,回到學校,教師應該及時對整個活動進行回憶、反思。先是反思自己的課堂,結合點評記錄,思考自己課堂的優點和不足,著重關注自己的課堂的缺點和不足,在教學設計中,標注出需要整改的地方。然后對其他課堂進行回憶,結合點評,結合它們給自己的印象和啟發,提煉出各個亮點、優點。再把各個的優點進行整合,找出適合自己的、和自己課堂能夠共存的優點。比如,他人運用游戲和器材的拿取有機的銜接起來,自己課堂設計中,可以大膽借鑒一下。而某女教師開始一段節奏歡快、動感十足的熱身操,自己是望塵莫及,這就不能借鑒。把自己課堂中肯定的優點和在他人同課異構課堂中借鑒的優點進行結合,集他之長,避自己之短,進行二次備課。
二次備課完成后,形成新的教學設計稿,教師應該在自己學校給同年級的學生進行嘗試再次上課,條件允許時,讓教研組集體來聽課、評課。如果有必要,可以再次修改、調整,直到滿意為止。讓自己參加一次同課異構活動,就能夠有一次巨大的收獲,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同課異構活動中實現大的飛躍。使同課異構活動的目的和效果達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