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立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21-01
摘 要 改革開放帶來的不僅是經濟上的開放也是文化的引進和輸出,在引進西方體育競技方式的同時,我國的傳統體育也走向國際化,與世界體育文化相接軌,使得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進入新的階段,也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民族傳統體育的優勢。然而民族傳統體育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迎來了西方體育競技方式的挑戰,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為了使民族傳統體育在世界的競爭者立于不敗之地,我們應當大力弘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學生做為祖國的未來,社會的主體,更應該認識到傳統體育的重要性。因此,要將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到學校的教育中去,推動傳統體育的發展。
關鍵詞 民族傳統體育 學校教育 融入發展
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最佳途徑就是融入到學校教育中去,與學校教育進行良性互動被學生所接受也是最佳出路。民族體育通過學校教育進行發展和完善,可以促進科學發展模式的形成。
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入學校的必要性
(一)學校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傳承的最佳渠道
傳統的農耕以及游牧的生活和生產方式是民族體育發展的基礎,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機械時代的到來,傳統的生產方式逐漸被取代,農業人口逐漸在減少,相應的傳統體育方式也在逐漸減少甚至消失。為了讓傳統體育得以延續,并且擁有強大的生命力,條件較成熟的學校教育就成了最佳選擇渠道。
傳統民族體育中必然也存在與時代不相符合的地方,就要秉承“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原則,進行整理和改造,在保存優秀的民族特色的同時也要不斷賦予新時代的精神和特色,使其既彰顯自身的特色,又與現代社會價值特征相符合,在被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引入的同時,也能被全民健身所接受。目前,太極拳已成為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學校教育的成功例子。太極拳通過在學校體育中不斷發展規范和完善,逐漸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民間體育競技方式。太極拳的成功給了我們把傳統體育發展好的信心,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只有將傳統體育融入到學校教育中去才能更好的抵擋西方競技方式的沖擊。通過對傳統體育的繼承和發展,在新時代中不斷變革創新,發揮學校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使學生從小就沐浴在民族文化的春風中,受到民族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增強他們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凝聚力。
(二)學校教育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逐步完善的中間環節。
傳統體育融入學校的另一成功案例就是1984年經過國家體委推出的毽球項目。所謂毽球就是經過古代蹴鞠、花毽、足球羽毛球和排球相結合的體育運動,并且重新對規則的技術要求作了規定。
傳統體育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通過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利用學校這一傳播文化的平臺,走學校這條最佳普及文化的道路,才能將它的魅力發揮到最大化。
(三)學校教育有利于形成民族傳統體育科學發展模式
民族傳統體育與現代體育的組織和管理并不相互排斥,而是民族體育需要利用現代的體育組織管理方式引入新的理念,以能夠更好的被廣大人民所接受從而獲得良好的支持和運作。
二、傳統體育融入學校教育的方法
(一)將民族傳統體育融入教材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生活的背景又千差萬別,因此擁有多樣性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體育項目,并且帶有厚重的民族的地域色彩。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和民族文化特征,將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民族體育融入到學校的體育課程中,增加教材中民族文化所占比重,充實教材內容,可以加深學生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認同感,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二)加大師資力量的投入
作為一項嶄新的、系統的、長期的工程,民族傳統體育在和學校教育進行融合的同時,要加大從教人員的培訓和規模。從教人員具備專業素養才能更好的對學生進行講解和教學,才能從傳統體育項目類型、訓練方法等專業知識的內容給予學生正確、有用、細致的指導,讓學生能夠進行更好的鍛煉與學習。加大師資力量的投入和培訓不僅可以傳播高質量、高水平的傳統文化,還可以提高從教人員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對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播提供堅實的基礎。
(三)拓寬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渠道
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存在很大差異,也影響了民族傳統體育開展的形式,為了使差異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應該在不同民族之間拓展適當的傳統體育模式。在課堂教學之外開展體育游戲活動、體育項目比賽、趣味運動會等形式,使學生主動發現其中蘊含的文化精神,并自覺的學習和認識,也可以發掘傳統體育中的閃光點,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從而起到陶冶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民族文化傳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作用。
三、總結
傳統民族體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也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寶。傳統民族體育與學校教育的融入,為傳統體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現代體育的碰撞結合,使傳統體育在理論、形態上逐漸走向完善與成熟,使其有能力走向世界,而且有能力面對西方體育競技帶來的挑戰。傳統民族體育因與學校教育的融入而大放光彩,學校教育因傳統民族體育而充實豐富,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參考文獻:
[1] 劉金霞.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學校教育的必要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 5(8):227-227.
[2] 劉金霞.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學校教育的必要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5.8(2015):22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