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瑤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21-01
摘 要 體育產業作為朝陽產業,目前已經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體育產業發展現狀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等方面論述,體育產業是國民經濟中最具活力的新增長點。
關鍵詞 體育產業 國民經濟 新增長點
一、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現狀
(一)起步晚但發展迅速
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1995年,《體育產業發展綱要(1995-2010)》的頒布正式開啟了我國體育產業大繁榮大發展的序幕,綱要提出要逐步建立門類齊全、結構合理、規范發展的體育產業體系。近年來,全社會對體育產業的投入不斷增大,在21世紀初的幾年間,我國體育用品工業總產值以每年數百億元的速度增長。2008年北京奧運會更是將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推向了高潮,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共同為企業帶來了豐厚的收益,極大地推動了體育產業的發展和繁榮。
(二)發展呈現多元化特點
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呈現多元化的特點,經營領域不斷拓寬。根據第五次全國體育場館普查數據,目前我國標準體育場地數量已經超過50萬個。圍繞全民體育運動所產生的體育服飾、體育器材及配套設施的巨大需求,涌現出一批滿足大眾需求、符合市場規律的體育俱樂部和體育企業。與此同時,圍繞體育競賽和體育健身所產生的體育無形資產也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面。諸如大型體育賽事活動的舉辦、專利和使用權的持有及轉讓、電視轉播權的轉讓、球隊冠名、廣告推廣等活動在當今已經愈來愈普遍。
(三)發展的制約因素
雖然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局面,但仍然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我國對體育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偏弱,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目前我國缺乏對體育產業的宏觀引導性文件,體育產業的發展未獲得相應的優惠政策。離開了政策的支持和引導,體育產業的發展就像無源之水,無法得到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第二,體育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但市場化程度仍然不高。具體表現在體育消費的總體規模偏低,體育服務消費比例低。一些領域的體育發展仍然主要依靠國家投入,忽視了依靠市場手段進行融資。第三,現有的體育產業結構不合理。表現為以健身、保健、場地服務、咨詢等為代表的體育核心產業發展滯后,落后于體育廣告、體育新聞、體育旅游等附屬產業的發展。而傳統的體育服飾和器材行業由于已經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體育產業下面的分產業沒有形成順暢連接的產業鏈條。
二、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體育產業的發展吸引了企業的投資
體育產業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很多企業在體育產業領域進行投資。企業的投資形式一般主要有兩種: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直接投資是企業把資金直接投入到體育產業中,這也是企業對體育產業最主要的投資方式,其投資進程和規模發展速度很快,但是管理體制尚不完善,僅有少數的企業能夠使用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方式在企業內部進行管理。間接投資是企業通過其他間接的方式從體育產業獲得利潤。比如企業可以對某一項體育賽事進行贊助,從而獲得冠名權,這樣企業就可以通過這種廣告效應來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其獲利的程度不可估量。體育產業通過這種吸引企業投資的方式提高了國民生產總值,同時間接地提升了國民經濟。
(二)體育產業擴大內需,刺激國民經濟的增長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居民的物質消費水平達到一定的程度后,精神文化消費就開始出現快速的增長勢頭。隨著人們對健身運動重視程度的提升,我國居民對體育相關的產業和活動的消費比例越來越大,體育消費水平的提高就必然會刺激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這就必然加速了體育產業的規模化水平。反過來,體育產業的發展,又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居民的體育相關消費的水平。據統計,我國居民在文化和體育方面的消費水平每年的平均增長率大約在8%左右,這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我國的內需,刺激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勢頭。
(三)體育產業的發展給我國增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
體育產業屬于第三產業的范疇,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所需要的勞動力較多。在我國這個人口密集型國家,體育產業發展越快速,其提供的就業崗位就會越多,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緩解我國就業崗位供不應求的情況。
三、體育產業是國民經濟最具活力的新增長點
綜上所述,體育產業是擁有巨大經濟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有能力進行體育消費,而且基于體育對于健康的積極作用,人們也有意愿去進行體育消費,人民群眾對于體育消費的需求能力必將增強。體育產業還是一個覆蓋面廣、產業關聯度高的上游優勢產業,體育產業與制造業、建材業、交通通訊業、服裝業、旅游業等多種產業具有高度相關性,這種相關性意味著在體育產業發展的同時,能夠有效地拉動國民經濟的發展,為相關行業提供就業崗位,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所以說,體育產業是國民經濟中最具活力的新增長點。
參考文獻:
[1] 楊君偉,孟憲菊.淺談體育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J].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1):64-66.
[2] 孫瑋.試論體育產業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2009(04).
[3] 戴朝,胡用崗.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前景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1):91-92.
[4] 張凱.發展體育產業,培育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J].云南財經學院學報,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