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梅 茹畫 李慧敏 陶妍
中圖分類號:G81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21-01
摘 要 體育舞蹈是集體育、藝術、舞蹈與音樂與一體的綜合性項目。而倫巴舞是體育舞蹈中拉丁舞項目之一,也稱為愛情之舞。舞曲節奏為4/4拍。它的特點是較為浪漫;講究身體姿態,柔媚婀娜,即有若即若離的挑逗,又有熱戀之中的纏綿,是表達男女愛慕情感的一種舞蹈。倫巴引人入勝的節奏和軀體表現,需要舞者關節靈活、韌帶柔軟、肌肉舒展,情感抒發等方面來完成,而身體核心部分即軀干柔韌性的好壞在倫巴舞中則顯得尤其重要。
關鍵詞 倫巴舞 軀干柔韌性 訓練手段
一、研究對象
(一)研究對象
體育舞蹈中倫巴舞軀干柔韌性的訓練手段。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詢CNKI、萬方等全文數據庫中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為論文撰寫提供理論支撐和指導方法。
2.專家訪談法
通過訪談廣西師大副教授唐玉梅,世界WDC體育舞蹈大賽17歲組雙人拉丁舞冠軍李檸昊,正確認識倫巴舞的軀干柔韌性訓練手段。并訪問體能訓練專家姚輝洲教授在指標篩選過程中應注意的指導方法和原則;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3.邏輯分析法
運用系統分析法揭示體育舞蹈中倫巴舞軀干柔韌性訓練的結構要素,以及影響體育舞蹈選手軀干柔韌因素;運用歸納法探討倫巴舞柔韌訓練手段的組成。
二、倫巴舞進行軀干柔韌性訓練的分析
(一)倫巴舞軀干柔韌性對競賽和表演的重要性
倫巴舞舞者的軀干柔韌性直接與其競賽成績掛鉤,而且軀干柔韌性也是舞者運動技能和運動水平的體現,其軀干的“表現力”是賽場上的亮點之一,面部的表情是膚淺的,只有身體的語言才能深深打動人心。而軀干的柔韌性是身體語言表達的最重要渠道。用身體表情達意,這才是舞蹈的最高境界。
(二)軀干柔韌性訓練的具體手段
經過多年學習與工作實踐,筆者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軀干柔韌性訓練手段。在訓練上胯關節以上的軀干劃分為兩個部分:上節--指胸腰(包括肩、臂根)和中節--指腰的部分(胸腔以下、胯關節以上)。具體來說軀干柔韌性包含后背脊椎的胸椎(7節)、腰椎(12節)、骶椎(1節)和尾椎(1節)的抗壓能力,更細致入微的通過脊椎生理彎曲程度和靈活程度表現軀干的柔韌性。以軀干劃分法把柔韌性的提升焦點集中在軟開度訓練上,效果好,見效快。
1.上節-胸腰(包括肩、臂根、胸椎)訓練
(1)肩、臂根的訓練
一般倫巴舞也常采用中國舞肩、臂根的訓練手段。使用扶把壓肩、扶墻壓肩、跪地壓肩、扶把跪地壓肩這四種不同姿態的有固定支撐點的壓肩訓練。其主要目的是通過肩部的下壓,把肩關節打開,有利于肩胛骨柔韌性,更好展現倫巴舞肩胛骨的延伸之美。不過,除了這四種訓練手段以外,還有拉臂、掰壓肩、肩部繞環、扳肩等其它的有效訓練手段。
(2)胸腰、后背的胸椎(7節)訓練
胸腰和胸椎基礎的訓練大部分來說是通過身體直立時四個方向胸腰律動,仰臥地面時挑胸腰、起胸腰練習。通常地面技巧項目的輔助訓練是提高胸腰部分柔軟的一種有效的訓練手段。此類輔助訓練的地面技巧項目在中國舞中也常用。另外,胸腰的訓練涵蓋了后背七節胸椎的生理彎曲程度,必須指出的是倫巴舞是空間感和感染力極強的舞蹈,外在軀干的柔韌之美是內在脊椎的彎曲弧度的表象。
2.中節-腰的訓練
腰部可細分為前腰、旁腰、后腰。前腰和旁腰是人體自然條件中基本具備柔韌要求部分,而后腰柔韌性,則需要舞者依據解剖學和生理學系統的訓練,它是舞者高超技藝的展現。訓練的原則是循序漸進,在訓練后腰前可通過跪地式塌腰、拱腰和肩部耗、壓動作進行輔助活動。這就要求我們的舞蹈教師在教學中區別對待,并要遵照科學的方法,遵循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原則,避免教學傷害事故的發生。
(三)軀干柔韌性訓練的效果與訓練的注意點
倫巴舞初級階段中,作為相對獨立的軀干柔韌性訓練并系統地組織專門的訓練。由于舞者對軟度訓練的范圍、要求及理解程度的不同,所以訓練的方法、手段也有所差異。在此必須要強調的是,柔韌訓練必須以科學性為指導,動作由簡而繁,幅度由小而大。如倫巴舞中的“方步”練習,通常采用軀干柔韌性的分節練習,即注意力集中到胯位和骨盆上,進行饒“8”訓練;然后是單獨訓練中段(胸椎--腰椎)感受身體兩側的擠壓與舒展,音樂節拍在“4”拍上感受肩胛骨的延伸,最后整個軀干進行“方步柔韌性練習”。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正確合理利用軀干柔韌性使倫巴舞中對展現故事情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又能增強感染力,使觀眾和裁判享受到婀娜纏綿的舞蹈場面。倫巴舞的美是通過肢體舞動結合抒情音樂。柔韌性是倫巴舞中基本素質的基礎,而軀干柔韌性是基礎的基礎。
(二)建議
1.倫巴舞軀干柔韌性訓練結合具體舞蹈動作和套路,融入平時訓練中。
2.在體育舞蹈學習與訓練實踐中,正確認識和全面理解倫巴舞軀干柔韌性含義,重新認識本項目特點對軀干柔韌的突出要求,在全新科學觀念下展開軀干柔韌訓練,廣泛應用多學科知識和科學儀器設備加強體育舞蹈柔韌與協調性監測。
3.要根據生理學和解剖學特點,對男、女進行不同手段和不同程度軀干柔韌性訓練。
參考文獻:
[1] 劉偉校.體育舞蹈專項柔韌與協調的訓練研究[J].科技視界.2012,(31).
[2] 余絲絲.柔韌性訓練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J].海南省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校園報.2005,(03).
[3] 呂吟.我國藝術體操柔韌素質訓練手段的現狀調查[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