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佳
【摘要】微博作為一種信息傳播交流平臺,隨著通訊時代的發展也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影響最大。微博有其獨特的特點包括有便捷性、時效性和互動性,這種網絡交流平臺的增加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路徑上又多開辟了一條道路。本文主要針對微博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利用微博特有的宣傳功能以及轉發功能來構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傳播渠道,通過微博正確引導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
【關鍵字】微博 載體 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各種微博為代表的主流微博已經成為大學生日常信息交流的主要平臺和工具。為了適應現代社會潮流的發展腳步,教育工作也可以通過微博平臺進行傳播,運用新媒體開展教育活動也是順應時代的表現。高校教學工作者可以充分發揮微博的載體作用,利用微博的獨特優勢和在大學生之間的影響力,大力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貢獻。
一、以微博為載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微博在大學生群體中的使用量不斷增加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提供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2009年對比2008年,針對青少年中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數量增長了73.5%,其中大學生占的比重最大,達到了85%左右。這項數據表明,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比不缺少的工具之一,而微博的流行則是借助了手機上網這一便利前提。而到2010年底,中國互聯網微博數據中心統計出來的數據顯示其注冊帳戶突破了6000萬個,由此可知,大學生的微博使用量也在逐年飆升。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體現在:其一,大學生是接受新鮮事物的主要群體之一,對于新科技產品和新思想能夠第一時間接受并很好的運用;其二,微博具有其獨特的便捷性、互動性等各種優勢,微博中包含的內容豐富多彩,其作為信息交流活動平臺也深受大學生喜愛,微博的出現正好符合了目前大學生渴望表現自我和備受關注的各方面需求。微博在大學生群體中的龐大使用量給利用微博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同時也為高校開辟新的教育途徑提供了必要條件。
(二)微博具備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基本條件
一種媒介如果要成為教育思想傳播的載體,就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方面是要能夠承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務等各種基本信息,并且其傳播的信息能夠被政治教育的主體掌控;另一方面則是要將教育的主體和客體有機結合,使得教育的雙方通過載體的平臺得到互動和交流,而微博剛好可以滿足這兩個基本要求。微博作為信息交流平臺本身就能夠包含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雖然在微博中發表文章內容字數受到一定的局限,但是通過微博所展示出來的內容精簡生動,有針對性,更符合年輕人的心態,而其傳播的信息又能夠被信息發布者所掌控。教育雙方通過微博進行的互動交流更加凸顯其個性和平等性,使得溝通效率也大幅度增加。
(三)微博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有其突出的優勢
相對于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載體而言,微博作為載體具有其獨特的優勢。微博在發表文章中受到字數篇幅的限制,這正是微博體現其優勢的方式之一,學生在發表微博的時候不需要太多的文學方面的渲染,只需要表達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了,因此會有更多的學生加入到微博表達中。而且微博中的轉發功能,還能不分時間段的全天候將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轉發宣傳,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二、以微博為載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利用微博“關注”功能,加強教育主客體之間的互動溝通
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一些新型教育模式的出現,利用微博的有效優勢及時傳播思想信息,通過管理好自己的微博并與學生構建成“互相關注”的模式。相互關注的優勢表現在,首先可以通過學生微博中的信息內容掌握到學生的一些思想動態,了解到學生關注的熱點是什么;其次是在自己微博中發布有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信息,引起學生的關注。通過相互的溝通交流,打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神秘感,拉近兩者之間的距離,從而到達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利用微博“評論”功能,主動組織學生針對熱點問題展開討論
高校與學生之間建立在互相關注的基礎上,還需要通過微博的評論功能,經常性的進行雙方的評論來建立起溝通交流的途徑。一方面教育者針對學生關注的一些熱點問題時常進行評論,直接參與到學生之間比較關心的問題,用自己的真實想法與學生之間進行平等的交流對話,這也便于教育者第一時間準確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而另一方面,對于有助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問題,教育者可通過交流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三)利用微博的“轉發”功能,構建暢通的信息傳播渠道
微博中的轉發功能,能夠通過強大的群眾基礎,將信息無限制的傳播,讓更多的學生接觸到信息。正因為微博具有這種強大的功能,通過轉發可以幫助思想政治信息傳播,利用這一傳播渠道,教育工作者可以將自己向傳遞給學生的信息傳播給已經互相關注的學生,再通過學生的轉發功能讓更多的學生接觸到信息。
(四)注重微博信息的疏堵結合,引導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
微博中所涉及到的信息量十分豐富,如何在大量的信息中進行篩選,選擇適合的信息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考慮的問題。處理該問題最主要的就是堅持以“疏堵結合,及時溝通”為原則,保證微博信息中正確的輿論導向。高校中不僅是教師,包括學校的高層領導以及學生黨員干部都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對學生微博中傳播的信息及時分析,如果遇到有危害學生思想觀念的不良信息,及時作出反應,追溯信息的來源并通過微博及時向學生傳播正確的思想,抵制不良信息在大學生中盛行。
總結:微博是適應現代互聯網時代發展的產物,微博作為社交活動平臺成為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型教育工具,高校通過微博中各種功能,有效利用并進行思想政治的傳播,不斷引導學生思想朝著健康的發展方向前進,對于微博中出現的不良信息及時進行抵制,做到“疏堵結合”的原則,為高校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微博環境。
參考文獻:
[1]張敬亭.基于手機平臺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學 2015
[2]謝瑞.微博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景德鎮
陶瓷學院 2015
基金項目:2015年度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C1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