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艷
摘 要:法律援助是一項“希望工程”,高密市法律援助中心通過健全規章制度,完善援助運行機制,推行政務公開等途徑將“誠信”貫穿其中,打造老百姓真正認可的“民心工程”。
關鍵詞:法律援助;誠信
法律援助是指國家對某些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當事人給予減、免費用或者義務提供法律幫助的一種法律保障制度,本質上體現了一個國家法制健全程度和對人權保護的重視程度,被稱作法律界的“希望工程”。當今世界,法律援助制度已越來越多地受到了各個國家的重視,它不僅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司法制度完善的體現,更是保護人權,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保障。我國法律援助起步較晚,近幾年,特別是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依法治國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盡快地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對于早日與國際接軌、弘揚社會公正和法律正義、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法律援助中心承擔著組織、協調、指揮律師、法律援助志愿者等廣大法律工作者為貧弱群眾和特殊案件當事人提供無償法律服務的援助義務。如何將這項“希望工程”打造成老百姓認可的“民心工程”?高密市法律援助中心積極總結分析以往的好經驗、好做法,探索建立人文化、多元化的新型法律援助誠信服務體系,讓困難群眾真切地得到質量更好、透明度更高、公信力更強的法律援助誠信服務。
一、健全援助管理規章,確保管理規范到位
一是完善規章制度,推進法律援助規范化建設。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修訂完善了《12348專線工作程序及有關制度》《質量跟蹤管理實施細則》《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管理辦法》等工作制度,建立了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二是開展回訪評查,促使律師辦案規范有序。每季度集中開展一次法律援助案件回訪和評查活動。針對評查活動中發現的律師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中存在的問題,責令律師所和律師作出整改。通過電話聯系、入戶走訪、發放征求意見表等方式,向受援人了解律師辦案情況,并征求建議、意見。三是建立律師誠信檔案,深化律師誠信執業理念。以律師一人一檔的方式進行歸檔管理,實行量化評定,對法律援助案件承辦過程中律師無正當理由放棄或中止法律援助、違紀違規、辦案敷衍了事、案件歸檔不規范等行為作為各律師事務所、律師的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四是運用獎懲機制,促進案件質量提升和發展。市司法局根據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評定出“優、良、中、差”4個質量等級,并給予不同檔次的補貼;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被評為省、市典型案件或辦案數量在全市前列的,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務數的個人和不能完成人均任務數的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將取消其評優評先資格,并通報批評。
二、完善援助運行機制,提升援助誠信服務
為保障受援人獲得誠信度高的法律援助服務,切實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我中心從受援人的角度出發,積極總結分析以往監督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的經驗,結合新問題,滿足新需求,進一步探索以“共鑄誠信”為目的的監督運行機制,創新設制了《訴訟風險告知書》、《文書送達地址告知書》、《受援人同意宣傳報道確認書》及《法律援助談話筆錄》。《訴訟風險告知書》是針對受援人提供的證據相對欠缺有可能無法進入訴訟程序或進入訴訟程序可能承擔敗訴風險的問題創制的,旨在告知受援人訴前應積極配合經辦律師取證及承擔的訴訟風險。《文書送達地址告知書》的創制,確保了法律援助機構和經辦律師能及時地與受援人取得聯系,有效地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避免了經辦律師無法聯系受援人而耽擱案件進展,給受援人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為了尊重受援人,該中心在受援人簽署了《受援人同意宣傳報道確認書》方才使用受援人的案件作為宣傳素材進行隱名宣傳。為了讓受援人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中心要求受指派的經辦律師必須在收到指派通知書三日內主動約見受援人,了解案件相關情況,并制作《談話筆錄》,案件一經辦結,即與其他案件材料一并歸檔。通過近年來對以上文書的使用,全面提升了法律援助誠信服務的整體水平,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三、推行援助政務公開,暢通援助監督渠道
一是實行政務公開,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我中心在傳統型政務公開基礎上,進一步開辟現代化的政務公開途徑,積極支持新聞媒體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加強與電視臺、報社等多家新聞媒體合作配合,通過在媒體介質上發布法律援助活動專題報道,法律援助律師做客“法在鳳城”欄目等形式向社會公眾宣講法律和法律援助知識并全面展示了我市新時期法律援助工作的新動態、新舉措、新面貌,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提升法律援助制度的公信力。二是發放質量監督卡,接受受援人和司法機關全程監督。監督受援人與律師簽訂協議,發放“質量監督卡”,使受援人及時的了解在法律援助中的權利和義務,對案情辦理者職業道德、工作態度、工作質量、工作效率等情況進行了解和監督,對征求司法機關辦案人員對承辦人的意見建議,接受他們的監督。三是實行案件聽庭制度,接受專業監督。重點對重大疑難及社會較為關注的法律援助案件進行聽庭監督,并作聽庭記錄,了解承辦人員在庭審中表現,增強援助律師責任感。通過落實受理、辦理、執行全程跟蹤監督,確保受援人合法權益保障落到實處。
誠信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也是現代社會的黏合劑和市場經濟的基石。先秦法家的創始人管仲說“誠信者,百信之結也”即認為誠信是集結人心,使天下人團結一致的保證。習近平同志強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企業無信,則難求發展;社會無信,則人人自危;政府無信,則權威不立。提高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形成履約踐諾、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是全社會的共同期盼。高密市法律援助中心將樹立開拓創新意識,不斷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創新更人性化的法律援助誠信服務,將法律援助打造成社會認可,群眾喜愛的“民心工程”。讓群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法律援助誠信服務就在身邊,社會公平正義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