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黎明
(焦作大學 河南 焦作 454003)
基于企業管理中的激勵問題探究
□賀黎明
(焦作大學 河南 焦作 454003)
企業在管理中采用的激勵手段,是將員工個人的目標與企業目標達成共識。因此,激勵措施的運用水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管理。然而,企業面對的是不同部門、不同職位的員工,如何實施激勵措施成了當下的難題。
企業管理;激勵;制度
1.1 重事業輕回報
當下許多企業高管希望員工專注事業和職業的發展,而不看重個人的經濟收入。這一現象在新招的大學畢業生中尤為顯著,導致企業留不住優秀的新生人才,使得企業的發展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同時,從馬斯洛理論來看,企業高管希望員工重事業輕回報與人的需求是相駁的。
1.2 員工滿意度不等于績效
基于永恒不對稱原理和公平理論,企業管理人員永遠認為付給員工的薪水高于員工的付出,而員工永遠認為收到的報酬遠遠低于個人的付出;每位員工內心都有一桿秤,都會把自己的回報和努力與他人的回報和努力做比較。因此,社會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是:總覺得付出的比他人多,得到的比他人少。由此可見,員工的滿意度與員工的績效不掛鉤。
1.3 奇葩激勵
企業高管一味追求業績,把法律的威嚴和員工的尊嚴棄于不顧,導致各種奇葩員工激勵方式頻繁出現。2016年6月19日晚,一則“山西一銀行培訓員工打屁股”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視頻中,4男4女員工因“沒有超越自己”、“沒有突破自我”、“團隊凝聚力不夠”等原因,被培訓師當眾用木板打屁股。當天,還有16名男性員工同樣因培訓業績落后被剃成光頭和“陰陽頭”。從中可以看出企業管理者法治意識的淡漠和缺失,如此以往,企業將與成功背道而馳。
2.1 員工的付出與回報相衡
華為董事曾經說過:“高薪是企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1],其公司員工在2016年的人均年薪為52萬~60萬元。其表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從而為社會創造社會效益,而企業的員工應該是最直接的受惠者。從華為的發展趨勢也可以看出馬斯洛理論所說的:假如一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愛和尊重,通常對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強烈的,其它需要則顯得不那么重要。此時人的意識幾乎全被饑餓所占據,所有能量都被用來獲取食物。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吃;相反的,當人滿足生理需求后將會出現更高級的、社會化程度更高的需要,而這種需求可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人的潛力。
2.2 贊美激勵
根據赫洛克效應可知:“贊美是激勵他人和成就自我的最佳方式”[2],因此,企業高層對于員工出色的表現要予以表揚肯定。在表揚肯定的過程中需時刻保持“嚴謹、公正”的態度,如果兩位員工的表現一樣好,只表揚其中一位會挫傷其他員工的積極性。對于不同團隊做出同樣出色的成績,也應一視同仁,對其的表揚與獎勵都應一致。同時,企業管理者要明確表揚內容,且表揚的依據要客觀存在,否則會給員工留下虛偽的印象而失去鼓舞作用。此外,表揚亦可“接地氣”,如利用“午餐表揚”進而拉近企業管理者與下屬員工的關系。首先,企業管理者請員工吃午飯時,員工普遍樂于接受,且員工在午飯期間會比較放松,企業管理者可以了解員工對于某些問題較為坦率的看法,也可以深入了解員工在工作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如何解決。
2.3 進修發展激勵
隨著知識經濟的撲面而來,當今世界日趨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使員工知識結構不合理和知識老化現象日益突出。員工雖然在實踐中可不斷豐富和積累知識,但某些工作或職稱評選仍需員工具備一定的等級證書。因此,對于出色的員工可采用推薦其進入高校深造、出國培訓等激勵措施。員工通過培訓可充實個人的知識,提升個人的能力,滿足員工自我實現的需要,還可增加企業內部優秀員工的儲備。
綜上所述,企業管理者在激勵管理中應站在員工的角度分析其精神需求、感情需求,并在員工的心理上予以激勵和安慰。同時,企業管理機制應在人文發展的環境下進行構建,企業管理者需重視員工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升華,采用贊美激勵模式,使員工發揮出未挖掘的潛能,促進個人與企業的共同發展。
[1]鄭向陽.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實際應用探究[J].財經界,2017(01):75.
[2]張琪.基于激勵理論的企業內部管理方法探究[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7(01):51.
1004-7026(2017)10-0069-01
F272.9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0.047
賀黎明(1979.9-),民族:漢,籍貫:河南省焦作市,單位:焦作大學,專業:管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