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倩
(江蘇省海安縣曲塘中學附屬初級中學,江蘇 南通 226600)
系統復習,構建化學知識結構
——淺析初中化學的復習策略
吳 倩
(江蘇省海安縣曲塘中學附屬初級中學,江蘇 南通 226600)
初三化學的課程內容普遍是比較基礎性的,是構建學生化學知識結構的基點.在完成了初三化學的學習之后,組織學生進行復習時,需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系統復習,尋找知識之間的聯系,梳理知識脈絡,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化學知識結構,指導學生掌握化學復習的方法,提升初三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
初中化學;知識結構;復習
復習是一種鞏固和拓展知識的學習活動,也是查漏補缺的重要手段,更是學生逐步建立知識結構的過程.在初三化學課程的學習中,復習課顯得尤其重要.老師需要突破傳統的習題復習方式,關注學生化學知識結構的構建與完善,讓學生的化學知識更加系統全面,為學生以后的化學打下知識基礎,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化學復習的方法.下面圍繞著構建化學知識結構進行復習的幾點策略.
在初中化學課程內容中飽含著大量的知識點,成為學生在考試時需要應對的內容,也是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內容.老師在組織學生復習時,需要引導學生仔細全面的進行梳理和回顧,認真閱讀教材內容,根據教學大綱挖掘出初中化學課程的知識點,指導學生掌握化學課程的關鍵內容,走出構建化學知識結構的第一步.
在學生復習化學知識時,老師為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內容,仔細回顧學習過的內容,找出化學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使學生牢固的掌握,為構建知識結構打好基礎.
在初中化學課程內容中,看似復雜散亂的知識也存在著一些內在的聯系,學生找出了這條串聯化學知識的線,才能構建化學知識體系.老師在學生復習化學知識時,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去發現知識背后的聯系,梳理出化學知識的主線,把這些知識點串聯起來,不斷編織化學知識的知識網絡.
在完成了知識點的歸類整理,串聯成了知識線之后,為了構建化學知識網絡,還需要幫助學生尋找到這些知識點、知識線之間的聯系,由點到線,再由線到網,達到一個逐步構建的過程.在組織初中學生進行化學復習時,老師需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發現其中的聯系,不斷補充相關的內容,完善化學知識結構,從而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高效的實現復習的目標.
例如,在學生完成了“物質的變化、物質的性質、物質的分類”三條主線的整理之后,老師接著引導學生:“經過梳理現在大家頭腦中也比較清晰了,那么物質變化、性質和分類三者之間有著什么樣的聯系呢?”學生們開始思考,“換句話說,物質為什么會發生變化,變化成了什么呢?”老師再次啟發.“物質的性質決定了物質的變化,而經過不同的變化才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物質,才會有物質的分類.”有些思維推理能力較好的學生已經發現了三者之間的關系.老師就讓學生把三條線當中有關的知識點再次進行橫向聯系,明確之間的關系,建立知識結構,比方說“物質的性質物質的變化;物質的變化→物質的分類.”在老師的引導下,促使學生最終完成了知識網的形成.
在原來化學知識線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初步構建知識體系,及時修正化學知識網絡,既訓練了學生的系統思維能力,也幫助學生優化了復習效果,實現了知識、能力和方法等方面的全面提高.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西南師范學院化學系.中學化學實驗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
[責任編輯:李 璟]
2017-06-01
吳倩(1989.01),女,江蘇如皋,大學本科,從事化學教學.
G632
B
1008-0333(2017)20-0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