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遼寧省本溪市中心醫院,遼寧 本溪 117000)
臨床護理干預在乳腺纖維瘤手術中的應用觀察
劉靜
(遼寧省本溪市中心醫院,遼寧 本溪 117000)
目的 觀察并探究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在乳腺纖維瘤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嚴格按照隨機方法選擇85例乳腺纖維瘤患者,根據患者所接受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方法,觀察組接受規范化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4.76%,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3.2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為(85.63±12.56),對照組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為(53.21±9.2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乳腺纖維瘤手術患者實施規范化護理干預措施,可明顯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減少術后并發癥,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護理干預;乳腺纖維瘤;手術護理
乳腺纖維瘤好發于18~25歲的年輕女性中,屬于良性腫瘤,臨床主要采用手術方法予以切除。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預后意義重大。現選擇85例乳腺纖維瘤手術患者作為說明對象,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按照隨機方法選擇本院85例乳腺纖維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患者年齡18~26歲,符合乳腺纖維瘤診斷及乳腺纖維瘤手術相關標準[1-2]。根據護理方法對85例患者進行分組,即觀察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3例)。其中,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67.35± 4.27)歲,雙側多發6例,單側多發13例,單發乳腺纖維瘤23例。對照組平均年齡(68.02±4.16)歲,雙側多發7例,單側多發11例,單發乳腺纖維瘤2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相互比較的條件。
1.2 排除標準[3](1)術前合并嚴重感染者;(2)不滿足乳腺纖維瘤手術相關指征者;(3)合并其他內科疾病者;(4)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5)精神疾病者。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方法,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和需要,對其開展對癥護理措施。同時,嚴格按照醫囑及普外科相關疾病護理干預要點執行護理服務。觀察組患者
觀察組接受規范化護理干預,詳細操作方法如下:
(1)心理疏導: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判斷,發現心理問題,要及時進行輔導。本組乳腺纖維瘤患者年齡較小,手術治療引起的恐懼可帶來嚴重的心理負擔。為此,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不良心理狀態類型,為其開展對癥心理疏導,并告知患者開展手術的必要性,講解手術主要步驟和本院成功治療的病例,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治療信心。
(2)術前護理: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講解術前應注意的事項。根據患者乳腺纖維瘤大小、數量確定手術切口,護理人員為患者備好手術操作器械,并對手術室溫度、濕度進行合理調整,使室內環境滿足患者手術需要;對于病灶較大、較多的患者,要充分做好護理配合工作,為其提供良好的引流處理。
(3)術中護理:護理人員要配合麻醉醫師做好患者的麻醉處理,為手術安全、順利進行提供保障;在執行手術操作時,可對患者胸大肌帶來一定損傷,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正確采用腹式呼吸方法,進而充分保護胸大??;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嚴密觀察患者身體指標,發現異?,F象,要及時向醫師進行匯報,并做好相應處理。
(4)術后護理:護理人員要做好麻醉復蘇期護理工作,減少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麻醉不良反應;正確指導患者體位、翻身技巧,避免動作過大引起切口撕裂;術后,要對患者手術切口進行抗感染處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對患者精神狀態進行科學評估,針對術后切口嚴重疼痛者,要進行心理安慰,并按照醫囑正確執行用藥。
(5)生活指導:鼓勵患者多飲水,多吃新鮮水果,不斷提高自身新陳代謝能力。對患者休息方法進行指導,告知患者術后早期絕對臥床休息的重要性。同時,為患者制定合理的術后膳食結構,告知患者不要食用雄性激素含量較大及刺激性食物,防止患者術后乳房發育不良。患者出院時,要告知其按時回院進行復查,做好乳房自我護理。
1.4 指標觀察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及生活質量評分,其中生活質量評分以腫瘤患者EORTC QLQ-C100作為問卷調查工具,其中涉及到生活質量5項內容,分別為身體狀況、情緒狀態、家庭作用、認知能力、社會功能,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4]。
1.5 統計學方法 文中數據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術后2例切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4.76%。對照組切口感染4例,切口液化3例,血腫3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3.26%。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與此同時,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為(85.63±12.56),觀察組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為(53.21±9.24),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乳腺纖維瘤屬于普外科臨床診療中常見的疾病類型,早期癥狀表現為乳房腫塊,但是由于腫塊體積較小,加之腫塊不會給患者帶來明顯的疼痛感,因此乳腺纖維瘤發病早期很難被察覺[5]。當腫塊體積逐漸加大后,可導致患者乳房脹痛,對日常生活產生嚴重影響[6]?,F階段,臨床主要采用手術切除方法對乳腺纖維瘤進行治療,手術雖然簡便易行,但是若忽視臨床護理工作,同樣會給患者預后帶來較大影響。同時,缺乏良好的護理干預,也易造成術后并發癥,對患者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影響。
本研究觀察組接受規范化護理干預服務,此種護理干預模式以優質護理理念作為工作原則,兼顧患者的心理、生理狀態,并且強調護理工作應具有系統性,因此不僅能夠保證護理服務的全面性,也使得相關護理措施更具針對性。規范化護理干預理念認為,為普外科手術患者開展臨床護理,要從確定手術方案開始,這是由于患者術前可能會合并嚴重的心理問題,護理人人員要對其進行積極開導。為患者做好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包括術前護理、術中護理、術后護理等,并對患者術后生活習慣進行科學指導,如飲食方案、休息指導及定期復查指導等。
通過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比較發現,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4.76%,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3.26%,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為(85.63±12.56),對照組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為(53.21±9.24),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研究結果說明規范化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明顯提高乳腺纖維瘤手術患者的護理工作效率,有效減少術后并發癥,顯著提升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對患者良好預后可產生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為乳腺纖維瘤患者提供規范化護理干預模式,不僅臨床護理服務效果明顯,且能夠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提高患者預后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規范化護理符合患者實際護理需求,能夠對患者病情恢復產生推動效果,對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1]高衛華.乳腺纖維瘤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1,18(13):319-320.
[2]李偉平,楊海峰,陽宇.乳腺纖維瘤病12例臨床病理學觀察[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2,18(7):800-802.
[3]楊燕珊.臨床護理干預在乳腺纖維瘤手術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3,19(9):129-130.
[4]何兆群.乳暈邊緣切口在乳腺纖維瘤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乳腺病雜志,2011,31(6):687-692.
[5]王芳.臨床護理干預在乳腺纖維瘤手術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4):145-147.
[6]溫李花,鄧八妹,張惠珍.乳腺纖維瘤手術護理體會[J].安徽醫藥,2011,16(6):780-78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