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華
(江蘇海門四甲中學,江蘇 海門 226100)
綠色化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
張興華
(江蘇海門四甲中學,江蘇 海門 226100)
將綠色化學滲透到化學學科教學中是一種必然趨勢,但是要想將綠化理念完全滲入到化學教學過程中,需要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所以,教師應從教材教學,到實驗教學,再到最后的生活實踐教學,進行循序漸進的滲透.
高中化學;教材;綠色化學
綠色化學又叫做環境友好化學、無害化學等.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與發展,環境問題也變得越來越嚴重.所以各個國家對綠色化學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目前的高中化學課本中已經融入了綠色化學的課題.那么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該如何滲透這一理念,以幫學生形成良好的綠化思想呢?
高中化學課本主要講解了無機物、有機物的知識,當教師在進行課堂授課時,可以將綠色化學的理念滲透其中.教師通過把化學的理論知識和大家熟知的環境問題相結合,那么綠色化學的理念就可以順其自然的滲入其中,學生也可以掌握自己學習化學的目的和生活之間的緊密關系.
例如,在講到元素及元素化合物這一章時,教材的5.1.3就涉及到酸雨問題.近年來的環境在問題在不斷惡化,酸雨的問題也變得尤其嚴重.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的超標排放,而化石燃料的燃燒又是產生二氧化硫的主要原因.課本中列出了幾條有關世界為減少二氧化硫產生的有效措施:提倡使用含硫量比較低的燃料,比如,含硫量比較少的天然氣、低硫煤等;在使用石油和煤之前,對它們進行脫硫處理,或者在使用完后對它們燃燒產生的氣體先進行凈化,再排放.廢氣有很多脫硫的方法,課本主要介紹的是氨肥法以及石灰石—石灰膏法.同時,教師可以從污染物的處理到清潔材料替代,節約使用能源到綠色能源的使用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層層遞進的引導.讓學生意識到,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是減少污染的生成,而不是減排和污染后再處理等簡單的綠色化學思想.在進行氮、鹵素元素的授課時,由于涉及到氨氣和氯氣等有毒有害氣體的化學物理性質和使用方法,所以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毒性以及安全性的教育.如,講完2.2節中的氯氣的化學物理性質后,教師應講解氯氣泄漏后的處理方法以及防止中毒的方法.雖然學生在生活中遇到此類緊急情況的概率較小,但是萬一發生,學生可以進行有效的措施防止危害的進一步增加,所以安全教育也是綠色化學的主要原則之一.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就是教材.而中學課本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有關綠色化學與綠色環保的知識,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結合課本內容對學生進行綠色理念的滲透.同時,在進行綠色化學教育時,教師也要注重安全方面的教育.
實驗是化學學科的基礎,由于化學這一學科更偏向于實踐和生活,所以化學的教學與實驗的教學是不可分割的.那么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教育時,可以巧妙地利用這一點——以化學實驗作為綠色化學教學的切入點.
例如,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注意化學藥品以及產物的回收和二次利用,來進行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綠色化學的主要理念是防止污染的生成,所以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要讓學生盡可能把藥品和反應產物充分利用起來.如,學生在學習化學萃取實驗時,四氯化碳等有機溶解是萃取劑,學生用完這些萃取劑后,可以進行處理,從而進行二次利用,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節約能源,還可以減少廢物的產生,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可謂一舉兩得.再比如,進行中和滴定實驗教學時,需要濃度為0.1mol/L或者0.2mol/L的HCl溶液和0.15mol/L的NaOH溶液,這時,教師可以巧妙的將“溶液配置實驗”和此實驗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進行“溶液配置實驗”時將上述溶液配好,那么學生在進行酸堿中和實驗時就可以利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完成教學目標,而且節約了實驗藥品,避免了廢物的產生,從源頭上控制了污染的產生,符合綠色化學的理念.其次,教師還可以進行實驗改造,讓學生理解綠色化學的真正原理.如,在進行“自燃”教學時,傳統的實驗是以二氧化硫和白磷作為化學藥品進行實驗,而這兩種藥品都是有毒的危險藥品,而且反應產物為五氧化二硫.若采用綠色化學實驗方法,教師可以用無毒無公害的石英粉和鎂粉進行實驗,又由于產物硅化鎂可以與水反應產生SiH4氣體,而此氣體遇到空氣后又會自燃,座椅不會給環境帶來污染.所以,改進后的實驗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綠化理念,同時對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可以更好.
在化學學科的教學設計中,會有一半以上的實驗教學,所以,教師要充分抓住實驗教學,對學生進行綠化理念的滲透.在實驗中滲透綠化理念時,可以從減少藥品的使用以及藥品的再利用方面進行教學,也可以通過進行實驗改造來進行綠化理念教學.
對于高中生來講,課外實踐活動往往比單純的理論知識的灌輸更加容易接受,而且學生在理解消化起來也更加簡單,印象也更加深刻.所以,為了更好的將綠色化學思想融入到化學這門學科,教師可以通過課后實踐活動的形式來實現.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專題講座、環境調查等活動,來促進學生對綠化理念的理解和環保意識的養成.在組織學生環境考察時,教師可以找一些廢物處理廠、化工廠等,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三廢的處理流程,同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測一下當地的雨水的pH,和空氣指數,讓學生體會污染對環境的影響,增加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除此之外,為了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師還可以阻力一些有關環境保護的講座,讓學生加深環保意識的同時,還可以學的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如“大氣污染的產生和治理”等.
化學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教師在進行化學學科教學時,讓將綠化理念貫徹其中,將生活實踐與化學知識緊密結合,讓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狀態.
綜上所述,綠色化學理念的教學對社會的發展意義重大,化學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化學知識,更高層次的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學習來改變生活.所以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時,要將綠化理念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實現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1]謝彥欽.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02).
[2]房建華.“綠色化學理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01).
[責任編輯:季春陽]
G632
A
1008-0333(2017)30-0092-02
2017-07-01
張興華(1981.09-),男,江蘇海門,一級教師,大學本科,從事基于積極心理學的中學課堂師生互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