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軍
(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江蘇 南通 226400)
基于知識價值的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吳亞軍
(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江蘇 南通 226400)
近年來知識價值理論得到長足發展,將其與高中數學教學相結合具有明顯優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簡要概述了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知識價值的意義,并探討了基于知識價值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以期能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知識價值;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知識價值理論日漸盛行,將其滲透至高中數學教學中具有明顯的教育意義,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第一,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見識.在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前人經驗,超越自身經驗的限制,利用已有知識拓展自身的知識面,弄清楚數學知識的本質,從而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為其日后學習奠定見識的基礎.第二,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認知能力.數學知識抽象性較強,其中存在多種符號、命題、原理或者因果關系,在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也掌握了認知方法,從而提升自身認知能力,進而拓展自神思維維度和深度.第三,有利于拓展課堂教學資源.高中數學教學以教材為主,課堂教學較為枯燥,很多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教學效率較低.而在知識價值背景下,原有封閉的教學環境被打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拓展與延伸,使得學生在豐富的教學素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1)開展情景教學,將數學知識具體化
高中數學知識點龐雜,知識抽象性較高,傳統教學以教師講授知識點為主,學生在知識理解與應用過程中存在難度,出現學生記住特定知識點內容卻無法準確應用的問題,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必須改變原有教學模式,其中情景教學能夠將數學知識具體化,在應用中具有明顯的優勢.
(2)注重知識多樣性,拓展思維維度
高中數學知識十分抽象,包含了豐富的邏輯因素和思想方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知識多樣性,以知識價值理論為基礎,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多樣性.例如在三角函數學習中,教師在課堂練習中設置計算“cos240°+sin210°+sin10°cos40°”這一題目,并綜合恒等變形、特殊三角函數、三角函數的積化和差以及和差化積的基本公式對其進行變形計算.
第一種具體的解答思路如下:原式=(1+cos80°)+0.5(1-cos20°)+0.5(sin50°-sin30°)=0.5(sin50°-0.5)+0.5(cos80°-cos20°)+1=0.5(sin50°-0.5)+0.5(-2sin50°sin30°)+1=0.5sin50° - 0.5sin50°+1-0.25=0.75.
第二種解題思路:原式=1-sin240°+sin210°+0.5(sin50°-sin30°)=1+0.5sin50°+sin(10°-40°)sin(10°+40°)-0.25=0.75-0.5sin50°+0.5sin50°=0.75.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充分意識到知識的多樣性特點,在日常練習中加強鍛煉,進而豐富自身知識體系.
(3)拓展知識深度,開展有效的探究活動
傳統高中數學教學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知識被灌輸給學生,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機會,削弱了知識內化效果,從而不利于高中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因此在知識價值背景下,教師應開展有效的探究活動,拓展知識深度.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知識抽象性較強,各個知識點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度較大,傳統課堂教學方法無法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以知識價值理論為基礎,創新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
[1]馬貴林.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現存問題及對策研究[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15,22(6):32.
[2]李雅.新課標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初探[J].科學導報,2016(5):90.
[責任編輯:楊惠民]
G632
A
1008-0333(2017)30-0003-01
2017-07-01
吳亞軍(1975.10),男,漢族,江蘇省南通人,本科,從事數學課堂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