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俊
(江蘇省句容高級中學,江蘇 鎮江 212400)
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有效開展策略
高 俊
(江蘇省句容高級中學,江蘇 鎮江 212400)
物理學科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具有抽象、難懂的特點,再加上以前的課堂教學方式實行的是教師的一言堂,沒有過多的注重學生的課堂感受、參與積極性,因此,使很多的學生都感覺很難學、乏味.新課標的實施,提倡教師運用有效策略,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課堂互動,積極、主動地思考,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高效課堂
以前的教學,實行的是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學生學著很沒意思,感覺很枯燥乏味,以致失去學習物理的主觀能動性.新課標的實施,給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到來了新的生機,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就需要教學要具有高效性.教師要想辦法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而且還要增加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讓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跟隨教師的步伐,進行有效的學習,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高中物理基礎知識對學生學好物理、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形成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要想這部分內容教學做到高效性,教師可以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入,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情境的引導下深入學習.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創設情境,使學生感覺很親切,學生就能積極參與到基礎知識的學習中,提升學習效果.
如在教學《相互作用 重力》時,當講述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部分時,教師就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境:為了增強體質、鍛煉身體,擊打沙袋的運動也顯得很時尚,當用拳頭打擊沙袋時,你看到、感受到了什么;在課外活動時,有學生參加了足球隊,當踢足球時,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師所說的生活實例,讓學生感覺很親切,學生就會積極思考,有學生就提出:當用手擊打沙袋時,手感覺很疼,沙袋被擊中時凹進去并會晃動起來.教師就提出:當你用拳頭擊打沙袋時,誰施加的力,誰受到了力.學生仔細思考:拳頭施加的力,沙袋受到了力.教師:你為什么會感覺到手疼呢.學生接著分析:手和沙袋接觸了,當然是沙袋給的力了.教師:也就是手給沙袋力的同時沙袋也給手力了.有學生針對踢足球提出:當用腳踢足球時,感覺腳疼,而且足球會飛出去.說明腳對足球有力的作用,腳感覺到疼,說明足球對腳也有力的作用.教師讓學生通過上面的情境總結出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且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是同時存在的.教師提示學生力的作用效果是怎樣的呢:沙袋受力后會“凹進去”,足球受力后會“飛出去”.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提出: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也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教師從生活入手創設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產生親切的感覺,學生就會積極跟隨教師的引導,不斷地思考、分析,產生解決問題的強烈欲望,這樣就能使學生對于基礎知識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高中物理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簡單而抽象的知識,學生如果沒有教師的指導,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就會很困難.要想打造出高效的課堂教學,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探究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探究,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如在教學《電磁感應現象》時,教師先給學生進行了實驗演示,在實驗進行之前教師先問學生: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并不接通電源,這個電流表的指針也會發生偏轉.教師的問題一經提出,學生就表達自己的意見:有人說可以,有人說不能,還有人說可能的.學生被教師的問題激發了強烈的學習欲望,都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教師則抓住學生的這個學習情緒,把靈敏電流表的兩個接線柱連接到線圈兩端,拿起條形磁鐵,提示學生注意觀察靈敏電流表的指針是否發生偏轉.在教師把條形磁鐵靠近線圈的過程中,學生激動地說:指針動了,動了.這時,教師提出:如果移動條形磁鐵更快些的話,你在觀察靈敏電流表的指針的偏轉情況和剛剛有什么不同呢.教師的問題提出后,學生感覺有些納悶:不能吧.這時,教師就找來一個學生來進行剛剛的實驗演示,讓學生進行觀察,學生就發現了當移動條形磁鐵越快時,靈敏電流表的指針偏轉的角度會越大.教師要學生針對這個現象進行探究、討論,最終得到了正確的結論.
教師在實驗演示的過程中,創造探究情境,讓學生在探究中不斷地深入教學內容的學習,學生在自己的猜測中卻觀察到了不同的實驗現象,這樣就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3)著力優化引導,提高學習效率
打造高效課堂就是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效率,使學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取較多的物理知識,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著力優化引導藝術,恰當引導,可以減少學生學習的彎路,使學生能夠更高效地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摩擦力》時,為了能夠讓學生對于摩擦力的學習更加深入,教師優化了引導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冬季下雪后,結冰的路面會很光滑,總會看到司機把鐵鏈綁在輪胎上,這是為什么呢?有大車司機會在車后面放上幾塊大石頭,有司機在經過下凹的路面汽車打滑時,要在車輪下放上草或是鋪上麻袋片,這是為什么呢.學生就會從摩擦力的角度去分析、回答出問題,教師就接著讓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在輪胎上綁鐵鏈時是綁在前輪還是后輪上呢;一般的汽車是前輪驅動還是后輪驅動;當汽車出現打滑現象時,除了剛剛說的方法你還有其他方法嗎.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積極思考、分析,在很短的時間內,學生把摩擦力的知識了解得更為透徹.
教師注重引導,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學會物理知識,少走彎路,同時也讓學生在學習時有了明確的學習方向,實現了高效的學習,產生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新課標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原來的教學觀念,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結合教學內容合理開展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徐進娟.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1(29).
[2]呂春富.試論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1(28).
[3]王志芳,謝榮輝.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性課堂教學探討[J].物理教學探討,2011(07).
[責任編輯:閆久毅]
G632
A
1008-0333(2017)30-0064-02
2017-07-01
高俊(1962.5-),男,江蘇句容人,中學高級教師,從事高中物理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