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城市公共空間、公民學習與審美批判

2017-04-14 10:13:35

鄭 富 興

(四川師范大學 a.教育科學學院, b.多元文化研究中心,成都 610066)

城市公共空間、公民學習與審美批判

鄭 富 興a,b

(四川師范大學 a.教育科學學院, b.多元文化研究中心,成都 610066)

城市公共空間是公民社會學習的重要場所。當前城市公共空間存在過度審美化與審美極化的問題,反映了當前城市生活的空間之爭與審美霸權,導致了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性缺失。失去了公共性的城市公共空間自然無法成為公民學習的場所。恢復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性需要審美批判。基于審美批判的公民學習是一種構建以審美正義為價值基礎的學習環境的主體化公民學習,是一種旨在建構一個平等交往、令人愉悅的宜居公共空間的民主實踐過程。

城市;公共空間;公民學習;審美批判

公共生活是培養公民品質的重要途徑。當前關于公共生活與公民教育的研究有意無意地都會提到公共空間,并將公共空間視為公共生活的背景或者容器。但是公共空間里盛的不一定是公共生活,正如酒杯裝的不一定是酒一樣。法國思想家列斐伏爾指出,隨著城市的急速擴張、社會的普遍都市化,以及空間性組織的問題,“空間中事物的生產轉向空間本身的生產”[1]24。空間本身也超越容器的工具價值逐步具有生產內容的本體價值。“空間性是公民身份與文化規劃話語的核心”[2]136。因此,對公民教育的空間問題作進一步詳細探討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列斐伏爾是以城市為背景和依歸做出這一論述的,而當前我國的城鎮化進程也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因此,本文以城市公共空間為例探討公民教育中的空間問題。

一 城市公共空間:公民學習的場所

1.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性

城市公共空間通常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會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間。它包括街道、廣場、居住區戶外場地、公園、體育場地等”[3]563。城市公共空間首先是一種物理空間,其公共性表現為公共場所對所有人開放。在這些場所,理論上人人可以自由平等出入其間,不會因為其社會背景而受歧視,城市的街道、廣場、公共綠地等是所有市民能夠自由享有的空間。

城市公共空間更是一種社會空間,其公共性表現為公共空間里人際交往和社會行為的特殊屬性。“特殊”是指城市公共空間里的人際交往不同于家庭和私人的聯系,也不同于市場交易的聯系,而是一種民主生活,如莫斯可將公共性界定為:“實行民主的一系列社會過程,也就是促進整個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決策過程中的平等和最大可能的參與”[4]165。

公共性是城市公共空間的本質屬性。作為物理意義上的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性是給定的,而作為社會意義上的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性是建構的。“建構”體現了空間自身生產的本體價值,即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性不僅僅是民眾被動的享用,更表現為民眾在公共空間的生產過程中的積極參與。這種主體建構出來的公共生活或公共領域,使得城市公共空間成為公民教育的最佳場所。

2.城市公共空間與公民教化

公共性讓城市公共空間成為公民教育的天然場所。一提到城市公共空間與公民教育之間的聯系,人們自然會追溯到古希臘城邦的公民生活與公民教化。古希臘的“城邦”是公民共同生活得以展開的城市公共空間,具體表現為市政廣場、城市花園、神廟祭壇、街頭廣場、露天劇院、街頭噴泉、街心花園、運動場所等。為了有效地履行其職責,公民必須居住在這個非常擁擠而簡陋的城邦中,而對公民的教育也在城邦中進行,公民教育的目的也是為了城邦[5]4-10。古希臘的“教化”(Paideia)是“指人按照一個理想來造就和完成自己,但因為古希臘的人性始終意味著人的本質特征,即他的政治性”[6]。因此,教化即是指“公民(必須)通過習慣的威懾力和教育的影響力來確保與正確的政制特性和諧一致”[7]333。公民教化則是運用城市公共空間的文化氛圍對空間里的人產生潛移默化的暗示影響。一項關于雅典戲劇的公民教化的研究揭示了這一“暗示影響”的心理機制。雅典戲劇表演活動“充當著城邦政治文明建設的載體并承載著公民教化的媒介”[8]35,它對公民施加直接的輿論影響,讓他們了解城邦的政治形勢,灌輸主流的政治傾向和價值觀念,從而服從城邦政治統治。像戲劇表演這類以城市公共空間為中心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活動,讓人們逐漸獲得一種集體的認同感和對雅典城市作為城邦中心的歸屬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公民的自我覺醒意識和愛國情操[9]。

不過嚴格說來,古希臘城邦的公共性不如當代社會那么徹底,因為古希臘時期的公民只是古希臘城邦的一個階層,是城邦授予的政治身份。但是,古希臘人利用公共空間培養公民意識的做法成為了一種城市公共空間實施公民教育的范式。城邦公民教化成為當代教育討論運用公共生活培養公民品質的重要思想原型。在當代大都市,如圖書館、博物館、大眾傳媒等城市公共空間都對公眾、青少年開放,更是標準的社會教育機構。近年來,城市公共空間更是延伸到了虛擬網絡中,各種論壇、QQ群、微博、微信已經成為公民進行溝通、對話、協商、交流和表達的最充分的公共平臺。因此,城市公共空間無疑為公民教育提供了一種理想的教化場所。

3.基于社會化的公民學習

1996年,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德洛爾報告》,即《學習:財富蘊藏其中》,開啟了“學習為本”的教育時代[10]。當代教育出現了從教師中心轉向學習者中心的主體轉向,城市公共空間里的當代教育強調了人與城市公共空間的主動關系,城市公共空間里的公民教化也相應地轉向公民學習。

城市公共空間里的公民學習是一種社會學習。公民教育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同時也從重視學校里公民知識的教學轉向重視在學校和社會中學習民主。也就是說,公民學習不局限于學校,“也包括在人們生活中的許多時刻和場所發生的各種各樣的教育、塑造、學習過程”[11]xiv。

作為一種社會空間,城市公共空間與人的行為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兒童對社會空間里的人及其生活的觀察和體驗是他的重要學習方式。在廣場活動的過程中,廣場中的他人,包括廣場上的一些通知、布告等,都直接對人的行為進行限制、漠視、接納、激勵和引導,個體根據這種限制、漠視、接納、激勵和引導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這樣,在個體與城市公共空間的連續不斷的互動過程中,個體了解了城市的公共規則,也建構了自己的行為準則。

因此,城市公共空間的公民學習是一種個體與社會之間連續互動的情境學習,實際上仍是一種社會化的學習方式。在具體城市公共空間里,個體通過參與空間里的公共活動,逐漸習得這一空間的規則,成為這一群體中的成員。城市公共空間里的公民學習是一種社會實踐,它把人與外在的社會聯系起來,個人逐漸成為這一公共空間的一員,成為公共空間活動的主體。公民在其間的學習是學習者進入某一共同體并成為其中一員的參與和實踐過程,其結果為生產或維持了城市的社會公共空間。公民學習與城市公共空間的形成和維系本身是一個共時發生的共生過程,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城市公共空間是公民學習的重要場所。

二 城市公共空間的審美化問題

當前城市公共空間逐漸審美化。陸揚指出:“今天我們的公共空間不復是哈貝馬斯推崇備至的介于國家和私人生活之間的那個市民階層的公共空間,從中孕育出了現代民主的輿論導向。反之它搖身一變,變成了購物中心、主題公園和廣告天地。換言之,它變成了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最典型不過的展示空間。”[12]前言,8何謂審美化?“審美化意味著用審美因素來裝扮現實,用審美的眼光來給現實裹上一層糖衣”[13]5。城市公共空間的審美化既指空間的審美構造,更指空間里的生活與行為的審美形構。

1.城市公共空間的審美化:宜居追求、消費主義與審美極化

城市公共空間的審美化,首先表現為城市美化運動與宜居城市建設。從文明城市創建、衛生城市評比活動到美麗典范城市評比都體現了我國城市發展對美麗城市的追求。即使是私人空間,其外表也被美容,如老小區的舊樓外墻重新噴涂統一的顏色,臨街樓房的“平改坡”裝上藍色或綠色的坡面屋頂,增加了視覺效果,讓城市變得更加好看。近年來,“宜居”成為我國城市建設的時代追求。“宜居城市”一方面反映了當前我國城市化過程中的臟亂差與環境污染問題,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城市公共空間建設的方向。“宜居追求”不同于簡單的城市物理意義上的美化,它還包括了社會空間意義上的愉悅,是一種審美化的評價指標。比如關于“環境美”,有人提出了幾個標準:潔凈感、宜人性、通達性、秩序感、多樣性[14]208-220。城市宜居主要表現為一種心理體驗,即公共空間的整潔干凈,置身其中愉悅舒暢,人際交往自由平等,從身體到精神都有一種美感體驗。這種“宜居追求”已經包含了人文、社會、文化意義上的城市公共空間審美化。

第二,消費主義是城市公共空間審美化的重要表現。現在城市的“商業區正在被設計得優雅、別致、生機勃勃,城市環境正在整個兒高度修飾、裝點、美化。這就是所謂的審美化。在我們的公共空間中,的確沒有一塊街磚,沒有一柄門把手,的確沒有哪個公共廣場,逃過了這場審美化的蔓延。‘讓生活更美好’是昨日的格言,今天它變成了‘讓生活、購物、交流和睡眠更加美好’”[13]164。美化優化商業街區的購物環境是當前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個普遍現象。這引出了當前城市公共空間的一個重要問題:公共空間成為了一種超級審美的陳列室,已被過度審美化了。在社會空間意義上,城市公共空間的審美化指城市人由感性和欲望支配的日常生活樣態。費瑟斯通用“日常生活審美化”描繪了西方后現代社會的文化特征,即日常生活以審美的方式呈現出來,充斥于當代社會日常生活經緯的符號和影像。通過媒體與陳列的廣告宣傳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城市建筑景觀與表現,進行影像生產的商業中心比如通過影像來經常地再生產人們的欲望[15]95-97。現代傳媒將現實虛擬化了,也將現實世界審美化了,實在與影像之間的差別消失了,藝術生產了現實,仿真世界取代了真實世界。城市公共空間的審美具有自己的積極意義,即給予現代人一種解放和自由的感覺,但更多的是一種虛幻的感覺。西方學者對消費主義的思考都認為,日常生活審美化以感官享樂為宗旨,實際上是以審美為名的消費主義、享樂主義,“審美就是欲望的滿足、感官的享樂、高潮的激動,就是眼球的美學”[12]129。這種過度審美化的城市生活在現代電子傳媒的輔助下加速發展蔓延。

第三,“審美極化”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情況。城市公共空間的“審美極化”是指精英富人空間與地方貧困空間、權貴群體空間與弱勢群體空間在審美上的兩極分化。我國的城市化過程就是一種拆遷-貧富重組的過程。如原住民被拆遷到城市邊緣地帶;大量農民工進入城市,集中居住在“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的平房、農民自建房和地下室中,而城市中上階層住在黃金地段、環境宜人的街區。這兩類群體的社會公共服務、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之間的差別不說天壤之別,也是區隔鮮明。“不同的社會階層越來越被限定在不同的空間軌跡上,在不同的區域居住、工作和娛樂,他們很少(也許是永遠)都不會出其不意地遇到‘另外的人’。他們理想之中的城市環境,是被很好地控制的,而不是雜亂無序的”[2]59。因為經濟收入差異而形成的居住區域的不同,在每個城市都存在。一般而言,城市的好地段、環境優美區域,大都由中上階層的群體所把持,而環境糟糕、治安混亂、建筑丑陋的地方則大都是中下階層群體居多。城市空間的分化反映了社會階層的分化。城市貧富懸殊的分化給青少年文化帶來了很大的困擾。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擁有干凈整潔的環境。如果處于中下階層的孩子超越自己階層現實而過著中上階層的審美生活,大多以悲劇收場。

2.城市公共空間的商業化和權力化

城市公共空間的過度審美化和審美極化其實就是一種城市規劃與建設的商業化和權力化的結果。城市公共空間的商業化體現為在商業利益驅動下的城市改造與城市空間的商品化。當前城市公共空間逐步被蠶食為商業區和可供售賣的“商品”如收費景點、修建停車場等。列斐伏爾指出:“空間作為一個整體,進入了現代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它被利用來生產剩余價值。”[1]26“不光是地表空間,地下和天空一并被納入消費者主義,變成可用來交換、消費和控制的商品”[12]351。這就是列斐伏爾所說的,生產已經由空間中事物的生產轉向空間本身的生產。城市公共空間的過度審美化就是消費主義主導城市的發展。城市的公共空間充斥了商品、市場、金錢和權力的邏輯。當前“商業和市場經濟正以一種超乎我們想象的速度吞噬著城市的公共空間。尤其在已被高密度開發和使用的中心城區,公共空間不斷地被侵蝕和異化,可達性和公共性下降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16],就連“宜居城市”也成為了一種招商引資、刺激市場的重要手段。

3.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性缺乏

城市公共空間的商品化,伴隨的是城市公共空間的私有化。有研究者對此作了較好的概括:“隨著當代中國城市社會結構的高速變遷,城市中越來越多空間被商業化和私有化了。空間的過度商業化使得私有性空間多了,公共性空間少了。以往城市市民生活娛樂的街區小巷被汽車占用,城市中的公共空間被各類型的組織、機構、個人劃分為大小不同的地盤,城市空間被區隔化,‘不準入內’牌子符號充斥城市各種街區、廣場空間和單位門前,空間的私有化、單位化在中國的城市中正在擴張。雖然城市的管理者在努力創造城市公共空間,但是,公共空間的減少和異化已經成為事實。……公共空間在我們的社會里,被擠壓退縮在社區的邊緣茍活著,是底層的,甚至是違章的。”[18]今日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擴充,城市公共空間成為了稀缺資源。韋爾施在其《重構美學》中的感嘆同樣適合今日我國的情況:“我們究竟還有公共空間嗎?我們如此稱謂的空間,果真是公共的空間嗎?‘公共’在今天意味著什么?通常所說的‘公共看’,不再像過去那樣,是平民的公共空間,反之它成了購物區域、交通場所和政府所在地,如果說還存在公共的話,它不在這兒,而更多是在傳媒里邊。公共空間之依然為公共空間,只流于言辭,而不再有事實依據。”[13]163

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性的缺失,不僅表現在私有化上,更表現在民眾公共空間意識的缺乏。這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民眾不關心公共事務的冷漠態度。消費社會里的審美化解放了人的感性,放縱了人的欲望,讓現代人沒有高遠的精神追求,不大關心公共事務,道德冷漠與政治冷漠成為普遍現象。同時,公共空間成為了公共消費空間,城市公民成為了“實在的政治旁觀者和消極的消費者”。“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公眾日益感知到自身介入公共事務的無力感,懷疑自身是否具有介入公共事務管理的價值,以及應該在哪些層面、哪些類型上參與公共事務的管理。另一方面,隨著行政管理權力越來越向政府集中,管理過程日趨專業化,社會資源越來越向政府轉移。而民主更多地被狹窄地定義為投票過程,而不是理解為公民作為公共事務重要承擔者之一參與并影響政策制定和執行的過程”[19]3,這導致了公民對于政治治理過程的冷漠和麻木不仁的態度普遍蔓延。城市生活的審美化讓城市公共空間喪失了公共性,尤其是政治意義上的公共性不再是一個通常期待的公共領域。

第二,私有化空間的市場邏輯。民眾也不盡是被動卷入城市審美化的,也有主動卷入的。普通民眾也有這種私有化公共空間的心態或意識。例如,現在我們很多城市都大量存在著那些廢棄的工廠、被拆遷的廢墟,破壞了地方的風景,等待著被重新開發利用。民眾也期望著從土地開發中獲利,于是釘子戶成為了城市改造中的糾紛源泉。這樣,市民與政府、開發商都因循著市場邏輯來思考問題和處理矛盾。普通市民如果有能力和機會,他也會把城市公共空間私有化。近年來社會關注較多的比較典型的城市公共空間亂象,如廣場舞擾民情況、私家車蠶食城市公共空間、惡意損毀占用共享單車等等,反映出城市美化運動過程其實也是一個空間爭奪問題,而這主要是對公共空間的爭奪。城市公共空間充滿了爭議、模糊,具有不可分割性。你占有,便損害了大家的共同利益。城市分裂削弱了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性、社會歸屬和同舟共濟等意識和觀念,更不用說古道熱腸之類的傳統觀念了。

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性缺失,必然帶來城市宜居性的喪失。試想,空氣污濁,飲水有污,治安混亂,城市臟亂差,即使你家里收拾得美輪美奐,你能高興嗎?環境糟糕,人人自危,讓城市成為一個危險的場所。對諸如公園與街心花園等休閑娛樂空間的私人占有和控制,影響到城市結構的轉變與使用,導致了不平等和空間對立的產生。“這些空間曾是不同社會階層和種族背景的人們自由交往的場所。但是,窮人和被邊緣化的人們現在卻直接或間接地被排斥在這些場所之外。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中產階級對窮人和被邊緣化的人們日益頻繁地出現在這些場所中感到極為不安”[2]56。城市的這樣一種撕裂產生的后果就是:“我們居住在一個個‘堡壘城市’里,城市被粗暴地區分成富人社會‘戒備森嚴的囚室’和警察與習慣于違法犯罪的窮人進行激戰的‘恐怖地帶’。”[2]57失去了公共性的城市公共空間,自然無法成為公民學習的場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在經濟生產活動中產生了大量的數據,會計信息化管理能夠節約會計人員工作時間,提高會計工作效率。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建立會計信息化管理模式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企業要不斷完善會計管理制度,優化部門分工結構,提升會計工作水平。

三 基于審美批判的公民學習

審美批判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審美批判是指一種藝術批評,它關注藝術中的價值和意義,以及審美方式和美的本質,這是傳統意義上的審美批判。廣義的審美批判關注的對象超出了藝術作品,延伸到自然、社會和人類自身,進入文化研究與文化批判的范圍。廣義的審美批判大致有三種理解:(1)以審美為目的的批判,即為了審美的批判,通過批判消極的審美體驗,達至人的一種自由愉悅的存在狀態。(2)以審美為手段的批判,即通過審美來批判,以審美為方式方法來看待和介入自然、社會與自我。(3)以審美為過程的批判,即在審美之中批判,“以自由準則為前提,以感性解放為先導,以不可動搖的批判立場作為尋求社會全面變革的途徑”[20]52。本文持一種廣義的審美批判的理解。

面對城市公共空間的過度審美化與審美極化問題,今天公共空間需要的是中斷、陌生化、干擾、替代公共空間的審美化,這是值得努力為之的事情,即挺身而出,反對無邊美艷的審美化,而不是去應和它[13]168-169。這才是公民的所為。因此,城市公共空間里的公民學習不能只是傳統的基于參與和實踐的社會化公民學習,公民學習必須以抗拒、批判的姿態進入審美化的城市公共空間。基于審美批判的公民學習是一種構建以審美正義為價值基礎的學習環境的主體化公民學習,是一種旨在建構一個平等交往、令人愉悅的宜居公共空間的民主實踐過程。

1.審美批判與主體化的公民學習

何謂主體化公民學習?主體化公民學習是與社會化公民學習相對而言的。英國布魯內爾大學比斯塔教授(Gert Biesta)概括了兩種公民學習形式:一是社會化(socialisation)的公民學習,復制了既定的社會政治秩序,強調個人適應或植入這一秩序之中;一是主體化(subjectification)的公民學習,促進了人的政治主體性和能動性[21]87。主體化是一種主體被制作的過程,即一個成為自由自主的主體的過程。主體化公民學習強調學習者的能動性和積極性,認為個體優先于公共空間等社會結構。

審美批判需要公民學習主體化。城市公共空間的審美化問題使得城市公共空間失去了其公共性,成為了一種消費空間,對學習者有著更多的消極影響,不適合作為公民學習的社會化場所。城市公民也由“文化批判的公眾”轉變為“文化消費的公眾”[22]187-200。在傳統的公民學習中,學習者通過參與和實踐習得公共規則,形成公民意識,并積淀成公民品格。而強調“批判”則意味著學習者不是習得或內化公共空間的規則,而是慎思明辨甚至反對抵制。如何抵御城市公共空間的權力化與商業化支配的消極影響,學習者的批判自然變得重要起來。審美批判成為了城市公共空間里公民學習的重要方式。因此,基于審美批判的公民學習是一種主體化的公民學習,具體而言就是:反思與批判城市公共空間審美化背后的權力與資本的支配,以及大眾傳媒營造的虛假幻象,尤其是對個體對仿真世界的沉溺或虛假意識形態的內化,喚起個體的主體性。

2.審美批判、審美正義與宜居公共空間

審美批判是對社會結構壓制和主體內在意識的雙重批判。公共空間里的主體化公民學習不僅僅要反思與批判城市公共空間審美化背后的權力與資本支配,更強調主體的自我批判。對城市公共空間的審美化批判不僅具有解放個性的意義,也應具有建立在正義信念之上的建設性。根據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在批判的依據上,審美批判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建立在正義信念之上的建設性的審美批判,包含了對現實的尊重以及對自我的反思;一種是充滿私人性的嫉妒與貪婪、只是發泄隨心所欲的情緒和欲望的破壞性的審美批判。后者只關心自我,而不關注世界,是一種破壞性的審美批判。主體化不是自我中心的孤傲自戀,“審美批判的主體需要克服私人性,構建公共性。在尊重個人主體性的基礎上,發展出一種更有建設性的主體間性”[23]139。建設性審美批判必須以恢復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性為指向。

在城市公共空間里,對主體內在意識的批判的依據不同于對社會結構壓制的批判的依據,前者為審美正義,后者為社會正義。Hanna Mattila在討論城市規劃中的正義問題時認為:“正義理論應該超越物品分配,考慮物品的感知與生產。”[24]她認為,羅爾斯意義上的正義是一種分配性的社會正義,主要關注物品(good)的分配,“物品”可以是各種合理欲求的東西。艾麗斯·M·Young認為,正義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分配的問題,也是一個關于制度組織的所有方面的問題,即“一種社會正義的批判理論必須不僅要考慮分配模式,還要考慮生產與復制那些模式的過程與關系”[25]9。也就是說,關于正義的理論不僅要追尋關于物品分配問題的答案,還要尋找社會里實際存在的諸如壓制、權力和支配等非正義問題的答案。據此,Hanna Mattila區分了兩種正義:社會正義關注分配社會中的物品或福利,而審美正義強調讓人產生審美愉悅的日常環境的享有權利。城市公共空間本身是向所有人開放的,而且它追求滿足人們個體化的審美體驗。城市美麗環境的營造與維護,城市的宜居,體現了人們的社會權利,即審美正義更強調自由、平等的體驗。城市公共空間里最重要的體驗還是人與人之間自由平等的交往,這恰恰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信任的缺乏,以鄰為壑,道德冷漠,食品安全問題,環境污染,等等,都摧毀了城市美境帶來的對城市的愉悅感受。“正是人們的相互交往和豐富的激情感受構成了富于生氣的城市生活”[26]14。如果沒有人與人之間的自由平等、信任開放的交往,城市公共空間就會變得死氣沉沉。這樣,城市公共空間的審美體驗最終具有一種公共性與道德性,才符合審美正義。體驗是否愉悅,成為判斷城市宜居的重要標準,而審美正義要求宜居的正義分配。“何為宜居城市?應當是公共設施滿足盡可能廣泛的居民的需求,有利于該城居民的精神健康,為居民間的交流、交往最大限度地提供可能,有利于該城人的共生、融合的城市”[17]17。獲得能夠讓人詩意棲居、美麗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間,就是恢復人與城市公共空間的和諧感。因此,基于審美正義的審美批判,追求的是一種“美美與共”的、基于差異體驗的審美公共性,并最終建構一種宜居公共空間。

3.建構宜居公共空間與主體化公民學習

審美批判旨在恢復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性,即鼓勵、促進交往的開敞、連貫、多種用途的公共空間,互相重疊的活動。城市最重要的和首要的作用是作為人們的聚會場所。城市公共空間里的主體化公民學習過程也就成為一種建構宜居公共空間的過程。

(1)城市公共空間里的民主實驗

宜居公共空間致力于形成公民的公共體驗。主體化公民學習與審美批判都是基于差異的主體,如何由個人體驗達至公共體驗成為基于審美批判的主體化公民學習的首要任務。如前所述,城市公共空間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種民主生活。因此,“民主實驗”(The Experiment of Democracy)成為實現這一目的的主要方法。“民主實驗”是一個轉換的過程,最重要的轉換就是把私人麻煩轉換為公共議題的過程[11]xv,即讓公民學習重視解決手邊的問題,激發出民主的開放性和爭論。我們也許聽過我們的焦慮,我們關注的事情,我們關心的問題,這些更能把人互相聯系在一起,而不是通過其他一套價值觀、觀點、態度或原則。這些共同的問題大到全球變暖、小到拆遷、綠色空間爭取等。“個人的‘想要’轉換為集體的‘需要’,嚴格說來,是一個把個人的事情變成公共性的過程,因此這也是一個公共領域建構的重要維度,是人類的凝聚性具有政治性和公共性而不是私人性和經濟性的模式”[11]xv。這是米爾斯所說社會學的想象力。這也是審美批判的重要要素,通過審美批判激發的想象力把自己的事情變成公共的事情。

民主實驗凸出了主體化公民學習過程的開放性。把民主視為一個持續進行、永不終結的實驗,是為了表達“民主過程本質上需要保持向更多民主和不同民主的可能性敞開”這一理念[11]6。正是在這一過程之中,如參與、討論等,公共空間的公共性產生了,尤其是通過與資本、權力爭奪空間的斗爭中形成了相互聯系。民主實驗的轉換過程不僅僅意味著人的問題被轉換了,同時民主實驗的進行也轉換了人,最重要的是它潛在地讓人具有了民主的主體性和政治能動性。這就是公民學習的主體化。作為一種學習過程,民主實驗不是關于知識、技能和傾向的獲得,作為實驗,它影響了他們在這一民主實驗中獲得的經驗和行為[11]7。在這種民主實驗中的討論中,主體性被喚醒了,公共性被建構出來了。

(2)城市公共空間建設與維護的地方參與

城市公共空間里的審美批判不是康德的隔離式審美批判,而是一種介入式審美批判。基于藝術的鑒賞美的標準是一種靜觀式的審美批判,不適合城市公共空間的審美[27]31。城市的公共性體現在公民的可介入性,即市民的自由出入。介入式審美批判強調公民參與。因此,作為審美批判的主體化公民學習最終走向一種社會行動,或者說一種地方性的審美參與。

從地方開始,就是從自己的家園開始,從鄰里開始,維護自己家園和鄰里的美麗,這是公民參與“地方”的真正價值所在。“地方往往是公民參與的直接發源地。地方治理的責任在于向本地公民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為公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和生活環境”[19]21。因為作為公共服務的直接享有者和體驗者,他們對地方的情況非常熟悉,同時,也需要在個體問題轉換為公共問題中獲得生產公共性的堅實基礎。

公民學習是一種公共空間里的民主實驗。這種實驗既有語言層面的公共討論,但最終體現在學習者的公共參與上。公民參與是一種社會教育實踐。公民參與培養了公民的審美批判能力,“能夠形成充分知情的積極公民,促進溝通,幫助地方政府理解當地的基本問題”[19]73。公民參與的強調,突出了需要重視與社會管理密切相關的社會問題,如弱勢群體的被剝奪感、社會排斥、貧困、環境污染、自然生態環境退化、能源危機、社會沖突等,而這些棘手的社會問題需要地方政府和民間社會的支持才能解決。例如,不少市民要組織起來維護、爭取足夠的城市公共空間,如綠地、公園等,這也是市民自己的社會權利。公民的地方參與,最終生產出城市公共空間。

[1]亨利·列斐伏爾.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C]//薛毅.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讀本:第三卷.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德波拉·史蒂文森.城市與城市文化[M].李東航,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3]吳志強,李德華.城市規劃原理[M].第4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4]莫斯可.傳播政治經濟學[M].胡正榮,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5]希特.公民身份——世界史、政治學與教育學中的公民理想[M].郭臺輝,余慧元,譯.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

[6]張汝倫.作為政治的教化[J].哲學研究,2012,(6):77-84.

[7]ARISTOTLE.ThePoliticsofAristotle[M]. BARKER E tr.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46.

[8]張季云.雅典戲劇與城邦政治及公民教化[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6.

[9]解光云.述論古典時期雅典城市的公共空間[J].安徽史學,2005,(3):5-11.

[10]曾文婕.走進“學習為本”的教育時代——寫在《德洛爾報告》發表20周年之際[J].比較教育研究,2016,(12):1-7.

[11]BIESTA G, DE BIE M, WILDEMEERSCH D.Civiclearning,democraticcitizenshipandthepublicsphere[M].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2014.

[12]陸揚.日常生活審美化批判[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13]韋爾施.重構美學[M].陸揚,張巖冰,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

[14]徐恒醇.生態美學[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5]邁克·費瑟斯通.消費文化與后現代主義[M].劉精明,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16]時潔芳,李聰.誰的空間?怎樣的藝術?——中國城市更新語境下的公共空間和公共藝術再思考[J].公共藝術,2014,(5):22-29.

[17]趙園.世事蒼茫[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18]張鴻雁.城市空間的社會與“城市文化資本”論——城市公共空間市民屬性研究[J].城市問題,2005,(5):2-8.

[19]孫柏瑛,杜英歌.地方治理中的有序公民參與[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20]施立峻.西方批判美學局限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

[21]BIESTA G J J.Goodeducationinanageofmeasurement:ethics,politics,democracy[M].London: Routledge,2016.

[22]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M].曹衛東,等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23]范昀.審美與正義——論盧梭的審美現代性批判[D].杭州:浙江大學,2008.

[24]MATTILA H. Aesthetic justice and urban planning: Who ought to have the right to design cities?[J].Geojournal,2002,(2-3):131-138.

[25]YOUNG I M.Justiceandthepoliticsofdifference[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26]揚·蓋爾.交往與空間(第四版)[M].何人可,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

[27]史蒂文·布拉薩.景觀美學[M].彭鋒,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羅銀科]

UrbanPublicSpace,CivicLearningandAestheticCriticism

ZHENG Fu-xing

(a. Faculty of Education, b. Research Centre for Multi-Culture,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6, China)

Urban public space is the important site of civic learning. The aestheticization occurs in the urban public space. It lies in the phenomenon of being after livablity, consumerism and aesthetic polarization. The aesthetic hegemony causes the lack of publicity in the urban public space, hence the aestheticcriticism become the important method of civic learning. The civic learning based on aesthetic criticism is a kind of subjectification which constructs learn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aesthetic justice, and a democratic practice process which it builds an equal, livable and pleasant public space.

Urban; public space;civic learning;aesthetic criticism

2017-02-0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美麗中國視野下的公民美育研究”(BEA140075)。

鄭富興(1974—),男,四川隆昌人,教育學博士,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領域為公民與道德教育、多元文化與比較教育、教育倫理學。

G410

:A

:1000-5315(2017)05-0101-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无码在线激情片|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中文字幕 91|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免费播放毛片| 就去色综合|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三区视频| 九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a网站| www.亚洲天堂| 青青青国产视频|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AV不卡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国产97色在线|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欧美日韩综合网| 欧美五月婷婷|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午夜日b视频| 国产丝袜91| 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国产av色站网站| 欧美天堂久久|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国产精品色婷婷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av三级| 久精品色妇丰满人妻|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色九九视频| 狠狠色综合网| 红杏AV在线无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日韩欧美|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自拍亚洲欧美精品| 91在线视频福利|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无码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狠狠| 在线国产91| 成人亚洲国产|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国产不卡网| 日本影院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看| 福利视频99|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欧美在线天堂|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制服| 午夜激情婷婷| 欧美色视频在线|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午夜欧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