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禮趙東吳憲洲
高職“雙證書”制度推進研究與實踐
——以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王宏禮趙東吳憲洲
本文從高等職業教育實施“雙證書”制度現狀出發,對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以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實施“雙證書”制度實踐為例,從校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課證融通、校企共同鑒定考核、校企共建實訓基地以及教師下現場鍛煉等方面的實踐提出了院校實踐的措施,同時從政策層面提出了制度建議。
高職教育 “雙證書”制度 推進 研究 實踐
“雙證書”是指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專門技術人才的制度。《國務院關于 〈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 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大力開發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認真實行先培訓后就業,先培訓后上崗的制度;使城鄉新增勞動力上崗前都能受到必需的職業訓練,在全社會實行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
“雙證書”制度是對傳統高職教育的規范和調整,推行該制度是社會人才市場的要求,也是高等職業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實現培養目標的要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均對積極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提出了明確要求。
高等職業教育實施“雙證書”制度的現狀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高職院校普遍實施“雙證書”制度,將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率作為衡量“雙證書”制度推進的標準;第二,學歷證書由教育部門審核頒發,職業資格證書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考核頒發;第三,畢業生獲證等級一般為初級工或中級工;第四,企業認可畢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因行業企業的差異,認可度不同。
1.課程標準不能適應職業標準,職業標準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教材、教學方式、評價標準等還不能很好地適應職業教育法提出的,“職業教育應同職業分類和職業等級標準相適應的要求”,沒有把“職業標準”融合到“課程標準”中去,把職業資格培訓引入到專業課的教學中去。由于新技術新工藝的不斷應用,職業標準未能及時修訂,造成職業標準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2.企業對證書認可度不高
企業對在校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認可度不高。首先,企業并不以職業資格證書作為上崗的依據,企業在招聘時不會刻意考慮應聘者是否具有職業資格證書。其次,大多數企業不以職業資格證書作為定職加薪的依據,在鐵路企業中,只有鐵路局將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作為定職和加薪的依據。第三,企業普遍認為在校獲得的職業資格證書含金量較低,這些畢業生到企業后還必須接受再培訓,重新鑒定考核,重新獲證方能上崗。
3.教學條件和師資能力不能完全適應“雙證書”的要求
職業院校的實訓條件與企業生產不匹配,實訓項目不是真實的工作任務。與此同時,很多院校的“雙師”教師嚴重缺乏,實踐教學環節得不到鞏固和加強,學生職業技能水平得不到提高,阻礙了“雙證書”制度的順利實施。
4.“證出多門”現象比較嚴重
職業資格證書的“證出多門”或多頭認證與管理,使得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實施過程出現諸多弊端,如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犧牲鑒定質量、證書管理不力等,這都嚴重影響了證書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從1998年開始實行“雙證書”制度,以校企合作為基石,多措并舉,畢業生“雙證書”獲得率連年保持在 93%以上。
1.校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各專業學生畢業應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
高等職業教育要更好地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按照職業分類和職業標準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制訂出能充分反映行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保證人才培養質量。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方案制(修)訂原則意見》明確提出,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修)訂必須要有企業專家參與,共同分析職業崗位(群),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共同開發課程標準,課程內容對接職業標準,明確學生應考取的職業資格證書。為全面貫徹“雙證書”制度,在《人才培養方案制(修)訂原則意見》中明確將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列入人才培養方案,并賦予 2 學分,變成在校期間必修課。同時,各專業進一步明晰了專業定位和就業面向,結合就業面向崗位的職業資格要求,明確規定了學生應考取的職業資格證書及對應課程。此舉,對探索職業資格證書和課程教學內容對接,提高學生考證的針對性和取證率有重要意義,避免學生盲目取證,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考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結合新出臺的《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5)》,以及國家關于職業資格證書的調整和學院專業結構調整,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積極申報了鐵路客運員、信號工、接觸網工、制圖員、貨運員、機修鉗工、電焊工等 7個工種的初級、中級鑒定資格,可開展鑒定項目達到 45個,基本覆蓋了學院所有專業,滿足了學生考證需求。
2.課程評價方式與職業技能鑒定方式融通
課程評價方式與職業技能鑒定方式融通是推進“雙證書”制度的有力抓手。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土木類專業中率先實行課證融通的評價方式,針對性地選擇了土木工程材料試驗與檢測、工程測量基礎應用、土工試驗與檢測 3 門課程分別對接土木工程材料試驗工(中級)、工程測量工(中級)、土工試驗工(中級)進行了課程考核與職業資格鑒定結合試點,實現了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推動了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提高了教學效果。將職業標準融入課程標準,課程學習結束后,學生參加職業技能鑒定,鑒定成績就是該門課程的成績,成績通過者,同時獲得對應的中級職業資格證書。
3.校企共同鑒定考核
在鐵路線路工、客運員、助理值班員、貨運員、信號工、機車電工、接觸網工等 7 項鐵路特殊工種鑒定中,邀請西安鐵路局鑒定站考評員擔任實操考試評委,考評員全部來自企業一線,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企業操作規范進行鑒定。鑒定通過的學生證書由西安鐵路局職業技能鑒定站核發,鐵路總公司所轄 18個鐵路局均認可,作為技術工人定職加薪的依據,增加了學生就業的競爭力,為畢業生后續發展鋪平了道路。同時,學院積極改進鑒定工作模式,一方面將制圖員、線路工、客運員等 8個工種理論考試采用上機考試,規范了理論考試管理;另一方面,有針對性的強化考前培訓環節,通用工種培訓 8 課時、建設行業工種培訓 40 課時、西安鐵路局聯合鑒定工種培訓 40 課時,加強培訓期間的教學管理,學生考試通過率得到提高。
4.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
建設足夠規模的校內實訓基地是實現雙證融通的物質條件。學院十分重視實訓基地建設,先后投入 4800 萬元,建成了國內首座校園時速 200km/h 的高速鐵路隧道實訓基地、集各種類型鐵路為一體的高速鐵路實訓工區、高速鐵路接觸網實訓基地、鐵道通信信號實訓基地、工程測量演練場、建筑施工實訓基地等一批在國內有影響力的生產性實訓基地。每一個基地建設都有企業參與,保證了實訓基地的“生產性”,高標準的基地不僅保證了學生技能訓練需要,還為企業進行技能大賽提供了場地。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航空港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將學院的實訓基地作為企業工程測量工、電工、試驗工、鐵路信號工等工種的技能大賽賽場。
5.教師下現場鍛煉,建設“雙師”教師隊伍
“雙師”教師隊伍建設是實施“雙證書”制度的關鍵條件。學院在教學和科研任務十分艱巨的情況下,每年仍然派出一定數量的專業教師下企業現場鍛煉,規定所有專業課教師每五年至少下現場鍛煉半年,同時鼓勵教師考取各類職業資格證書。共有154名教師取得技能鑒定考評員資格,37名教師取得了巖土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等證書。教師積極參與企業技術應用研究,為企業解決難題,教師在研究中提升能力,學院教師作為企業 BIM 建模師、盾構機操作工培訓師多次為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進行員工培訓。
6.完善工作制度,優化技能鑒定管理
制定《日常鑒定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報名、培訓、考試組織、成績管理、證書管理、費用管理等各環節的工作要求,理清了技能鑒定站和各系部的工作職責,規范了技能鑒定工作流程。同時,還開發“陜鐵院職業技能鑒定站”微信公眾平臺,包括各專業技能證書推薦、技能證書要求、鑒定流程等知識介紹和在線報名及成績、證書查詢等功能,及時發布鑒定和培訓通知,定期推送相關文件政策,引導學生積極報考。
1.完善相關立法
加大職業教育相關領域的立法力度,建立國家統一的相互銜接的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歷文憑體系認證體系。具體立法應包括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性質、內涵、就業準入、職業標準、職業技能鑒定、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歷證書的互通互認、激勵措施、責任追究、實施證書制度相關主體的權利與義務、經費來源等重要內容。
2.嚴格執行就業準入制度,建立完善的工資收入與資格證書對應體系
嚴格執行就業準入制度,用人單位招聘人才時,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持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同時建立完善的工資收入與職業資格等級對應體系,確保制度順利執行。
總之,高職教育的“雙證書”制度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實施涉及教育觀念、教育體制、用人機制、職業技能鑒定及其管理機制,影響因素較多、難度較大,需要政府的眾多部門和社會的各行各業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實現。
[1]朱萍:《高職院校加強雙證書管理的有效途徑及對策》,《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5年第7期。
[2]姜自蓮、劉薇、張世憑:《高職院校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問題與對策》,《教育與職業》2015年第6期。
[3]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年3月1日。
[4]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2014年5月 13日。
[5]易潔:《高職院校實施“雙證書”制度的現狀調查及診斷分析》,《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
[6]李作強:《高 職院校實 施 “雙 證書”制度的 探 索與思考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
作者單位: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渭南
G718.5
A
本文為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高專‘雙證書’制度推進及職業資格鑒定工作研究與實踐”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為 15Z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