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蕾
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的智力因素探究
孫蕾
近年來學界對大學英語課堂活動的改革研究與日俱增,大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語言創造力的培養也提上議事日程。 本文基于斯滕伯格教授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論,通過對學生的分析性、創造性和實踐性智力的培養,揭示其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指導意義。 文章運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得出此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不但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而且激發了 90 后學生參與課堂的自信心、主動性和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從而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英語教學。
成功智力理論 成功智力型教學模式 大學英語教學 學生成績
隨著 1999年我國實行的高校擴招和社會的全面發展,應試教育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高等教育在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及側重點方面的改革勢在必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指出:作為高等教育有機組成部分的大學英語教學應以英語語言知識及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與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結合多種教學模式和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其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使學生在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進行有效交流,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1]。因此,能夠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及創造力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也成為了第一要義,大學英語的素質教育更要突出學生創造性與實踐性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習得語言知識的同時獲取成功的快樂。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滕伯格在 1996年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論”[2]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論視角,與我國大學英語素質教育教學目的不謀而合。秉承人人皆有成功的潛能,人人都能獲取成功的理念,成功智力也被稱為“智力三元論”[3],它由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和實踐性智力這三種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組成。為了強調在問題解決中認知過程的重要性[4],他認為智力應包含三部分:成分、經驗和情境,它們代表了智力操作的不同方面。該理論從智力心理學角度重新詮釋了素質教育的宗旨,即通過對學生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的培養,并通過實踐性智力付諸實踐,最終取得成功。
斯滕博格認為分析性智力是成功智力的首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通過分析和評價各種思想、解決問題和制定決策的能力,與智商測試中的學業智力較為相似。作為第一位將創造力納入智力范疇的人,斯滕伯格認為:創造力不僅是形成思想的能力,更是使創造性、分析性和實踐性能力得以均衡運用的過程。創造力是一種通過已知給定的內容產生新奇有趣的思想的能力,通過已知的東西創造出更具價值的能力。實踐性智力是將日常生活中的思想、結果和經驗通過行之有效的方法得以實施的能力,是一種挑選和塑造環境的能力[5],此能力與學業成績并不等同,甚至剛好相反。
成功智力理論是以學生為本的具有人文精神的理論,它著重于培養學生的成功智力,尤其在提高大學生創新及實踐素質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指導和借鑒意義。將成功智力理念引入大學英語教學會更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主動性,使其在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和實踐性智力三方面協調互動,從而不斷提高其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因此,將成功智力理論與大學英語教學結合用,以彌補教學中的不足已是大勢所趨。
1.實驗對象:筆者從西安工業大學2012級非英語專業的英語教學班級中抽取了6個班共383名學生作為實驗對象,其中3個班為實驗班,另外3個班為對照班。實驗班人數共187人,對照班人數共196人。
2.實驗材料:本次教學實驗使用的讀寫教材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版),教程的內容均以主題為線索,主題的取材涵蓋文化交流、道德情感、信息技術、科學教育、社會焦點等各個方面,符合運用多元智能理論的基本需求。另外,教程組織結構上也確保了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3.實驗過程:3名教師從2012年9月持續到2013年6月為期,在一學年的教學活動中擔任了實驗班的英語教學,并采用基于成功智力理論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對實驗班授課,而對照班則按照傳統課堂教學形式授課。
4.數據采集:實驗前收集實驗班和對照班的高考英語成績作為前測數據。在第一學期結束時選擇期末成績作為實驗中比對數據,通過為期 1年的教學實驗,最終收集 6個班的大學英語四級的成績作為后測數據,進行分析比較。
實驗中所對比的高考英語成績和 CET-4 成績的信度和效度都較高,數據來源可靠有效。

表1 實驗班和對照班前測、中測成績比對
如圖所示,表1中顯示實驗班與對照班的兩次考試成績的均分。前測顯示出實驗班與對照班在實驗開始前的差異并不明顯(-0.3);通過一學期的實驗教學,我們欣喜地發現兩個班成績的差異(10.22)。
是否基于成功智力理論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確實比傳統教學占據優勢呢?研究者通過又一學期的實驗教學來驗證之前的假設是否成立。(見表2)

表2 實驗班和對照班后測成績比對
由此可見,實驗班和對照班成績對比較顯著,實證研究具有可行性。通過與學生的訪談和調查發現: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成功智力型教學模式下的學生獲取更多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他們更愿意將所學到的英語知識付諸實踐。基于成功智力理論的理工科大學英語教學活動課堂模式與傳統課堂模式在語言技能培養、提高學習動機和成績方面的差異,該模式能優化大學英語教學并拓寬其思路,證實該理論與大學英語教學相結合的且在實際教學情境中可使用的新教學模式和策略。成功智力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營造出一種積極的英語學習氛圍,學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記憶者,而成為課堂活動和英語學習的主人,他們充滿熱情、勇氣、動力和興趣。動力是成功的內在推動力[6]。上述結果表明,此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每個學生都或多或少地從他的老師和小組同伴那里獲取了信心。此外,實驗班的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更加活躍、自信、合作,從而他們的學習成績也進一步得到了提升,變得更加具有成就感。
傳統智力觀已無法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單一的評價形式無法檢驗學生的未來是否成功,成功智力強調的培養學生創造性智力和實踐性智力為全面評價學生提供了有力條件。本實證研究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教學啟示,通過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激發了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及成就感。上述結果也證實將成功智力理論與大學英語教學整合,可以提高學習者學習英語的信心、興趣和英語成績,從而全面掌握并使用英語。因此,從長遠角度來看,該教學模式對英語教與學都會產生積極影響。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Sternberg,R.J. “Giftednes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In:Colangelo N,Davis GA (eds)Handbook of gifted education.Allyn and Bacon,Boston,2003:88–99.
[3]Sternberg,R.J. “The Theory of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Inter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5(39)Num.2:189-200.
[4]Sternberg,R.J. “The development of adaptive competence:Why cultural psychology is necessary and not just nice ”Developmental Review,2014(34):208-224.
[5]Sternberg,R.J.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and Practical Intelligence:a Case Study in Kenya ” Intelligence,2001,(29):401-418.
[6]AyS,e Esra Aslan, “Berke Kirikkanat.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Familiar Concept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106):308-316.
作者單位:西安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陜西西安
陜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項目號:SGH1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