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德福
一、引言
對高校學生來說,思想政治課是提高其思想層次、樹立其正確價值觀的平臺。思想政治課的開展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們能夠持有正確的價值觀,以便在走向社會后,真正以個人的正確價值觀為導向,在社會主義建設當中實現自我價值。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高校學生作為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其在理論、道路、制度方面是否自信,是否持有正確的價值觀,將會對社會主義建設產生重大影響。思想政治課本身就是要幫助學生以正確價值觀來武裝自己,撥開學生面前的迷霧,使其積極走向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但要確?!叭齻€自信”教育產生實效,主要依賴于教師的教學,因而本文主要以強化高校思想政治課的“三個自信”教育為出發點,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對策,為高校思想政治課強化“三個自信”教育提供借鑒。
二、“三個自信”教育概要及其價值目標
“三個自信”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三個自信”的提出,號召全國人民要對我國社會制度、道路以及理論有自信,并且以社會主義作為信仰。“三個自信”是中國共產黨在當前環境下提出的理論,也是社會主義在這一發展過程中的理論升華,體現了當前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課要幫助學生糾正個人不正確的價值取向,使其持有契合國家、社會發展的正確價值取向。高校有必要將“三個自信”納入思想政治課中,并將其作為該課程的核心內容之一,通過思想政治課,將“三個自信”思想傳達給學生。因此,在思想政治課中,對學生進行“三個自信”教育不僅僅要讓學生深刻認識、認同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以及制度,更要讓學生以“三個自信”為信仰,從而使學生在進入社會后能規范言行,不僅要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要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的建設大潮之中。
自中國共產黨提出“三個自信”、號召人們學習“三個自信”以來,“三個自信”已被提高到另一個高度?!叭齻€自信”不斷深入高校中,成為高校必學的內容,成為人們必備的思想武器。大學時期是學生的關鍵學習時期,這一時期學生不僅要在學識方面有所積累,積極提升個人能力,還要在思想方面改正錯誤認知,以便形成正確的思想。在思想政治課中“三個自信”的教育價值目標可以分為很多個層面,最淺顯的層面即對“三個自信”基礎知識有 充分了解,積累有關“三個自信”的相關知識;較深的層面是培養學生在“三個自信”方面的實踐能力;最深的層面則是“三個自信”的價值目標。這一層是最深的一層,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真正了解和認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制度,并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也就是說,“三個自信”的教育是需要學生不斷深入學習的,只有不斷深化“三個自信”,才能讓學生真正認可“三個自信”。
三、強化高校思想政治課“三個自信”教育實效性對策
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項系統、長期的工作,只有全面強化思想政治課“三個自信”教育,才能夠去影響學生,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全面強化思想政治課“三個自信”教育,才能夠真正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使其即使學完思想政治課,也能夠積極關注社會不同發展階段中新的理論、新的價值取向,并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教育本身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與教育緊密相關的包括教師、課程、教材、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那么在思想政治課“三個自信”教育時,對教師、教材等進行全面強化是十分必要的工作。
1.強化“三個自信”基礎教材
“三個自信”是經過提煉的,在教學中,如果沒有有益的教材,學生難以理解馬克思主義,難以認同“三個自信”。因此,教材方面的強化對教師來說是個考驗。只有真正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才能夠讓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的發展過程、規律等,進而真正理解社會主義、認可社會主義。教材本身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基本材料,如果僅僅使用這些教材,則很難真正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熱情。為真正提高“三個自信”教育實效,在教材方面,要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遵循課內要求去講解,還要引入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教學。教師教學不受限于教材, 那么學生思維以及學習深度就可以得 到擴展,這將有利于學生在思想政治課中提高思想覺悟,提高對社會主義的認識。
2.轉變“三個自信”教學理念
由于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成長環境和經歷,認知方面也有較大的差異,加上互聯網中各種思想對學生認知方面的影響也很大,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說僅僅依靠教師拿著書本講解,是不夠的。因此,教師要注意轉變傳統教學觀念。一方面,要堅持把“三個自信”作為思想政治課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課本身的教學目標就是要讓學生持有與社會發展契合的價值觀,那么在教學中,教學的核心必須明確,才能保證教學方向的正確性,達到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探索,利用互聯網將課外知識尤其是一些時事等引入課堂中。總的來說,傳統教學理念的轉變主要是指教師正確看待互聯網和現實對學生的影響,這有助于采用更加適當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三個自信”的領悟。
3.注重以“三個自信”指導社會生活,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高校思想政治課中,如果在教學中缺乏學以致用的環節,則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知識無用論”的錯誤思想。因此,“三個自信”的教學不僅僅是要讓學生掌握“三個自信”的基本理論,更要求學生將理論轉變為實際。而如何轉變是廣大師生都需要考慮和采取行動的事情。從教師的角度來說,“三個自信”在將理論轉變為實際過程中起到引導、指導作用。這就要求教師理解“三個自信”的具體內容,并能夠結合個人的經驗、經歷、學識等,積極引導學生將“三個自信”用于指導社會生活,使“三個自信”發揮出效果,從而加深對“三個自信”的理解。從學生角度來說,學生不僅要正確認識、認可“三個自信”,還要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從中認識“三 個自信”的真正內涵。學生經過書面 理解、現實實踐后,能夠更加深刻地 了解“三個自信”的具體內容,并能夠以“三個自信”為信仰和目標指導自己的行動。
4.構建“三個自信”評價體系
強化高校思想政治課“三個自信”教育成果,必須擁有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學生在接觸思想政治課前即應了解這一評價體系的存在,并能夠在高校學習中以評價體系為基本目標開展學習活動。但是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有很大區別,思想政治課主要是在精神方面促進學生成長,如果單純像其他學科一樣,僅有一個單一的考核評價方法,將不利于學生提高對評價體系的重視。因而從思想政治課的特點來看,“三個自信”教育的評價體系僅僅是用考卷考核是不夠的,還要從學生是否實際參與和“三個自信”有關的實踐活動來考查。例如,可以引導學生精讀馬列主義書籍,并在期末考試中考核學生有無閱讀馬列主義書籍,觀察學生有無參加公益活動,是否及時關注時政熱點等。
5.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師素質
教師在思想政治課的“三個自信”教育中,其言行、理論、教學方法以及理念等都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師處于眾多學生的關注之下,如果綜合素質不夠高,容易使學生產生偏見、產生矛盾。而且教師教學方法不當、教學理念不新,在教學中只會古板地研習舊的知識,會使學生厭倦思想政治課。因此,提高教師的個人素質是很有必要的。提高教師個人素質主要從三方面進行:首先,教師要積極學習新的知識,培養個人內涵,從而在學生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其次,學校應該出資為教師開展專項培訓;最后,從學生角度來說,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情況最為了解,而學校要讓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這一評價是學生對教師的看法,由此教師可以了解自己存在的問題,從而因材施教。
6.豐富“三個自信”教學載體
社會的發展,使“三個自信”的教育教學載體不斷豐富,但是如果對這些載體的開發和運用不夠,那么這些載體也不能發揮出應有的教學效果。因此,對于載體的應用應該深入探討,以分析各種載體如何使用。一般情況下,可選定適當的載體,并以“三個自信”為主題進行設計。例如,在課堂上可以多媒體為載體,以提高學生對“三個自信”學習內容的興趣;在課后,載體可以為校園廣播、校板報、校園廣告板等,從視覺、聽覺等多個方面利用各種媒體來提高“三個自信”教育的實效性。除此以外,高校還可以利用計算機構建“三個自信”的網絡教學平臺、微信平臺、微博平臺等,與時俱進,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空間。
四、總結
“三個自信”教育是由中國共產黨提出來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特有的,而高校學生是未來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建設社會主義的主力,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道路以及制度方面是否認同,是否自信,將會影響到他們的言行是否正確和規范。高校思想政治課承擔著培養高校學生的愛國精神、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重擔,高校應高度重視“三個自信”教育,積極探索強化高校思想政治課中“三個自信”的教學對策,從而做到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王為全,孫 旭. 以“三個自信”教育為核心,推動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創新[J].長春大學學報,2014(4):561-564.
[2]蘇 龍,楊少華.以改革創新精神建立“三個自信”視閾下高校思政課教學評價體系[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6):61-62.
[3]張學濤,丁 戎.高校思政課教師如何堅定“三個自信”[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5,38(4):121-124.
[4]紀志耿.“三個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挑戰與應對[J].學理論,2016(4):230-231.
[5]周長美,張 萌,范 微,等.“三個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必要性[J].科教導刊(下旬刊),2016(5).
[6]孫明慧,周 博.“三個自信”視閾下高校思政課教學評價提升探析[J].未來與發展,2016(9):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