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飛
一、當代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分析
1.思想道德概念
通常意義上的修養是指道德品質修養以及思想意識修養。本文探討的思想道德修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部分:關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思想修養、道德修養,關于意識形態領域的政治修養等。就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培養模式而言,思想道德修養重點包括職業道德修養和心理素質修養以及學習成才修養等。
2.當代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現狀
大多數高職大學生比較關心社會時事新聞和熱點事件,比較具有正義感和奉獻精神。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上經常就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如摔倒的老人要不要扶等,對社會上的負面新聞他們往往義憤填膺,對獻血和社會公益活動等他們也往往積極地參加。依據權威部門2006年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方面的調查數據,有百分之八十九的大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及世界觀。同時大學生也比較注重個人的全面發展。在市場經濟以及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就業形勢也越發嚴峻,學生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業務素質以及英語和計算機等水平,卻忽略了思想道德建設?,F代商品經濟及西方文化的沖擊催生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以及極端個人主義的出現。近來社會上頻頻出現女大學生裸貸的新聞,在某種程度上表現了如今大學生對于物質的追求和享受,部分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以自我為中心,社會責任感不夠強。社會出現多起大學生自殺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部分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欠佳。在學習生活中和同學發生摩擦或者學習中有壓力時缺乏有效的排解方式,自我調節以及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導致精神狀態比較低迷,部分高校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沉迷于娛樂,政治觀念不夠強烈。高校政治理論的重要課程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以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學生對待這兩門課程往往比較隨意,不夠重視。
二、新世紀背景下關于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強化路徑
1.加強“兩課”的教育和學習
所謂“兩課”指的是思想品德課與政治理論課。通過這兩門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高職院校要重視“兩課”教育。就自身技能而言,為了適應以后的工作需要,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專業學習能力;就內在修養而言,學生必須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團隊合作能力以及人文修養,前者可以通過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專業的教授獲得,而后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起來的,需要進行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兩課”課程的講解以及學生自己的努力。
和所有課程的教學規律一樣,“兩課”課堂也有它自己的教學基本要求,教學大綱要求的知識點依然是教學重點,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學習意愿有效地安排教學內容。如有的課程學生在中學階段已經接觸過了,教師就可以把教學重點放在對這部分知識的延伸上,引導學生進行知識與現實的聯系,而不是一味對枯燥的知識點概念進行闡述。同時可以建立靈活的教學體系,就馬克思主義理論內容與思想品德教育設立一門專業的選修課,形成一套集必修課、選修課以及實踐課于一體的“兩課”教學內容的完整的教學體系,擴大學生們的選擇面。
另外,還要提高“兩課”教師的專業素質。政治理論是具體現實生活在學科體系上的反映,所以“兩課”教師在教學之余要時時關注社會熱點事件,發現其中的焦點問題且將之提煉出來作為案例來引導學生們進行學習。除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兩課”的教學也極為重視學生心理素質以及思想素質的狀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們的心理活動,努力走進他們的心理世界,認真傾聽他們對于學習生活的心聲,同時,利用課堂知識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只有走進學生學習生活之中,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訴求,從而更好地安排教學內容,體現“兩課”教學的現實意義。
2.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在對高職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時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思想道德教育。高職大學生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具有專業職業素質的社會主義新型建設者與勞動者,對高職大學生進行職業素質教育是在高校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在培養社會主義應用型人才上,專業技能與專業素質的培養固然是首要工作,但是較高的職業道德與職業素質是一名合格的工作者應該首先具備的?,F階段,高職大學生的學習愿望比較強烈,但是很容易受當前浮躁的社會風氣的影響,畢業大學生在工作中往往缺乏踏實的勁頭,這山望著那山高,跟風跳槽。
因此,在高職院校教育中要加強學生們的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學生們做好職業規劃,并了解市場要求以及作為社會職業人士要遵守的職業操守。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的教學是培養職業人士的主體工作,而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教育則是基石,所以在高職大學生的培養模式中既要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也要加強職業道德的提升,從而使學生們更好地適應以后的職業生活。
3.注重形成性考核體系的建立
在素質教育與開放教育模式下,學校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既有形成性考核也包括終結性考核。其中形成性考核的設置目標是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促使學習目標的達成。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只滿足于書面作業的完成,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和監督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所以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相關思想教育課中,要科學合理地設置考核方式,促進形成性考核可操作性與靈活性的提升,成立一套完整的集課程講解、學生學習與實踐、課后作業于一體的形成性考核方式。
注重課堂實踐的開展,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教學實踐,主要有社會實踐、實地考察、生產實習、企業參觀等實踐形式,切實加深學生們對于知識的理解與體會,同時在考核目標上對實踐活動專門制定一套切實的行之有效的考核體系,以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評價與認可。在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在網上或者微信上對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進行檢查和指導。
三、結束語
在現代高職教育逐漸發展壯大的背景下,為了給社會輸送能夠迅速上崗的集專業技能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于一 體的人才,高職院校必須注重學生思 想道德修養的提升,多角度、全方位地 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兩課”的課堂 效率,努力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形成性考核體系,促使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 剛,萬祥春.新世紀加強高職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方法[J].科技信息,2008(15).
[2]鄭立華.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徑探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