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西方文化存在著眾多的差異。不同的民族處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又有各自不同的經濟基礎與風俗習慣。藝術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反映,因人而異,因地域、民族而異。本文在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礎上,用比較分析的方法,以刺繡的分析為例,對中西方的民族藝術和傳統文化進行對比,以繼承和發展為宗旨,從刺繡的角度分析其民族性,從文化的精神層面挖掘其內在的差異性依據。
關鍵詞:刺繡;民族性;文化差異
一、刺繡藝術的民族性
(一)民族藝術的多元性
不同的民族有著其自身不同的經濟基礎與風俗習慣,處在各自不同的生活環境中,它們有著各自不同的文化,包括生活方式,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等,在彼此之間形成了很多的差異,正是這種差異形成了世界民族藝術的多元化局面。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建筑藝術、服飾藝術、飲食藝術等,都是一個民族的人們通過勞動、生活所自然產生的具有本民族風格的藝術。不同地區的文化具有不同地域的獨特屬性,但每一種藝術是不可能獨立存在的,它必定和多種藝術門類并存,從而形成符合這個民族習性的藝術。
(二)民族藝術的世界性
民族藝術的世界性體現在各民族藝術之間相互影響和相互融合。它們在不同的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狀態,不同的風格。對于不同的民族藝術來說,時間和新舊程度是不一樣的。與你是新的,與我卻是舊的。與你古代的,與我卻是現代的。各民族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的,各個民族的藝術或多或少地受到其它藝術的影響,一個民族的藝術要向前發展,不僅是本民族自身絕對的、純客觀的東西,還要借鑒其它民族藝術中好的東西。因此,藝術的發展絕對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須是在相互交流和相互學習的過程中發展的。在交流中彼此融合,越發豐富多彩。
二、中西方地域文化差異性
(一)中西方的文化特征
中西方文化進行比較,存在著眾多差異。其中文化內容差異最突出的是中國的文化是多元的而西方的文化則是一元化的。錢穆曾說過,“西方文化主要在物,可謂是科學文化。中國文化文化主要是對人對心,可稱之為藝術文化。”可見中西方的文化確實有其區別。在194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后,英國人將刺繡藝術帶到美國。所謂美國文化,基本上是英國、德國、荷蘭、法國等歐洲等國家的風格文化藝術,而本土的文化反而很少受到重視。中國是56個少數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各區域都有著自己不同的文化和風俗,甚至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所以中國的文化相對于美國來說更加的多元化。中國的刺繡文化在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征。在中國,著名的刺繡就有蘇繡、蜀繡、湘繡、粵繡等,也稱之為四大名繡。
(二)中西方民族性差異對刺繡的影響
刺繡是印第安人的主要傳統手工藝,有棉線刺繡、絨繡、珠繡、羽毛管刺繡、發繡、補花等。在美國,靠北部的森林地區,最古老的印第安人的刺繡屬羽毛管刺繡。他們大多以捕魚為生。在當地的人們除了捕魚之外,鳥禽也是主要的食物之一。因此,鳥獸身上的羽毛管自然成為了制作刺繡的原材料。珠繡則是在分布在美國南部最為著名的刺繡,這與地理位置和環境特征是息息相關的。南部地區離海近,所以大多就地取材。所制作的珠繡中,有貝殼珠,珊瑚珠,也有果核珠和粘土珠等。珠繡的品種繁多,人們大多在慶典節日上穿著帶有珠繡的飾品,服飾上修修滿珠繡圖案,光彩奪目。
中國刺繡是中國優秀的民族性傳統工藝之一。刺繡與養蠶、繅絲是分不開的。所以,刺繡又稱為絲繡。中國刺繡擁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是世界上發現與使用蠶絲最早的國家,人們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了養蠶。所以中國的刺繡原料都以針線為主,刺繡品的圖案豐富,色彩清晰。在中國,刺繡文化多采用象征手法,早期的民間刺繡紋樣都從刺繡工藝的角度反映了傳統圖案的精神品格。最早的刺繡圖形是天子褒服十二章。這種手法代表著古代刺繡圖形的設計思想,歷代傳承,不斷拓展、完善,最終形成了“凡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創作原則。
三、中美文化在刺繡中的表現
(一)美國印第安人的刺繡文化
藝術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反映。美國印第安人的刺繡充分反映了他們的生活方式、經濟、宗教、信仰和思想觀點等。他們所創造的傳統刺繡,特別是珠繡,羽毛管繡,在世界藝壇中可謂獨樹一幟,具有獨特的技法和民族藝術的風格,是一份寶貴的藝術財富。如今,美國印第安人的地位有了提高,人口有所增加,即使受到白人的侵略,他們也頑強的保守著自己傳統的生活方式和藝術文化。印第安人在刺繡上使用的色彩是和他們的自然環境、生活習俗、思想觀念以及宗教信仰等密切聯系的。比如他們很少用紅色,紅色象征著戰爭和流血。黃色是印第安人的主要谷物,是玉米的色彩,寓意著五谷豐登;綠色似乎溫暖的色彩,象征著萬物復蘇;藍色則代表平靜、溫柔。在平原地區,以農業為主,崇尚太陽神,祈求五谷豐登,草木繁盛,所以大都喜愛白、黃、綠等,居住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大都以游牧和狩獵為主,性格粗礦,所以就更偏愛黑色。
(二)中國民族傳統的刺繡文化
中國的刺繡用品涉及到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說刺繡是“中國農耕文化的產物、承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與民族精華”可謂恰如其分。傳統刺繡展現其獨特魅力,刺繡也輻射各族人民的喜愛。通常也要做出相應的更改,以確保民族服飾刺繡圖案的完美表現。中國的民俗節日豐富多彩,一年12個月基本月月都有不同的傳統民俗節日,各地的人們也在用各自的方式在歡慶著這些節日,大多節慶活動中也少不了精美的刺繡工藝。居住在山寨的喜用花卉、鳥獸構圖,以綠、藍二色為主;居住在溪河邊的多取材于魚蝦、人物之類,以紅、黃二色為主;還有涼亭、佛塔、寺廟和各式各樣的幾個圖形。中國刺繡是在中國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在特定的文化、思想、的孕育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中國刺繡具有歷史積淀的文化精神,這決定了它不單是形體。民族刺繡是一種帶有自發性、業余性和自娛性的藝術創造。在漫長的歷史中,它也自然形成了它獨特的審美造型和獨特風格。
四、結語
藝術是為了表達感情和交流而產生的。在藝術的世界里,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和優勢,這使得我們對自己的民族、對自己的文化的傳承具有了藝術價值。本文主要將美國和中國的刺繡進行比較,對比中西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性。由于不同的民族之間的風俗習慣和生活環境造就了不同的刺繡文化的歷史形態。彼此之間的這種差異性形成了世界民族百花齊放的多元化格局,才使得世界藝術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鄭珊珊.刺繡[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1.
[2]李宏復.中國刺繡文化解讀[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
[3]徐炳勛.美洲印第安人與中國北方民族文化.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曾楊(1992.01-),女,漢,武漢紡織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