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楠
摘要:藝術設計“六位一體”的評價方法的改革,對于高職教育的科學發展具有現實意義。此改革能促進藝術設計教學更加符合高職教育的特征與要求,切實提高了藝術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藝術設計;“六位一體”;評價方法;改革
一、藝術設計“六位一體”評價的目標
突破傳統課程教學觀念的束縛,摒棄學科型教學模式和評價標準的窠臼,根據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借鑒國內外教改經驗,以全新的藝術設計教育教學觀念為指導,以人力資源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構建和實施適應高等職業教育規律、具有鮮明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的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模式和評價標準,為高等職業教育藝術設計課程究竟該怎么評價,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提出一般性的標準和規范,并使其具有普遍的應用和推廣價值。
二、建立和實施職業能力培訓的課程教學評價標準的意義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指出:職業院校應逐步建立有別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人才評價的標準和制度。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也指出:職業學院應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課程教育評價標準是衡量課程教育效果、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標桿”,對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起著重要的影響、制約和導向作用。因此,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光在課程教學模式上做文章是不行的,課程教育模式改革以后,還必須建立和實施與之配套的體現相同教學質量觀的課程教學評價標準,這樣才能相得益彰。
基于高等職業教育的特征,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教學的質量應當主要體現在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方面,建立和實施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充分發揮其重要的導向和指導作用,才能促進教師逐漸擺脫學科型課程教學觀念和慣性思維的束縛,樹立正確的職業教育課程教學質量觀;才能彰顯高等職業教育特征,客觀評價教師課程教學的能力、水平和效果;才能科學規范教師教學行為,促使其不斷提高職業教育能力;才能不斷促進藝術設計教學效果的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藝術設計“六位一體”課程教學模式的評價方法
高職藝術設計課程教學評價必須重點突出六個要素。所謂“六位”,即用以組織和實施課程教學的緊密聯系的以下六個核心要素。
(一)職業能力需求分析
高職藝術設計的指導思想是使學生獲得相應職業領域的能力,即職業能力。職業能力是一個綜合的概念,不同于心理學上的能力概念,其基本素質是職業操作技能,但又不僅僅是指職業操作技能,還包括其他為完成職業任務、勝任崗位資格所需要的相關素材,如職業價值取向、職業精神(敬業精神、創業精神)、職業信念、職業道德、誠信品質、團隊協作、交流溝通、學會學習等方面的素養。職業能力需求分析就是在職業活動調研的基礎上,剖析、確認具體職業崗位究竟需要哪些職業能力(包括基本職業技能和相關素質)。高職藝術設計課程教學必須要進行職業能力需求分析,這是教學以人力資源市場需求即一定技術領域的職業需求為導向的要求,是使教學與職業實際緊密結合的前提和基礎,而且,它必須建立在職業活動調研之上,而不能只根據教科書或教師的經驗來進行。
(二)職業能力目標
職業能力目標即課程教學想要達到的職業能力標準。職業能力目標是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目標實際上包括職業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兩大要素。之所以不籠統地提課程目標,是因為職業教育必須將職業能力目標放在首要的地位。
(三)職業能力訓練項目
職業能力訓練項目是為實現課程職業能力目標,根據職業能力訓練的需要,有學生在課程教學中完成的與職業活動有直接關系的具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的任務或課題。
(四)職業活動素材
職業活動素材是指根據職業能力訓練項目的需要,在項目訓練中所使用的、符合職業活動實際的情境、工具和資料(材料)。如場地、環境、工具、圖紙、軟件、實例、案例、習題、初始資料或材料等。
(五)“教、學、做”一體化
“教、學、做”一體化指在課程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知識傳授和職業能力訓練應相互交融,結合為一個有機的統一體,相互之間不能割裂、不能分離、不能脫節。對于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教學來說,根據職業崗位作業流程和實際活動進行職業能力訓練,是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有效途徑,其結合點或說統一體即職業能力訓練項目,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都能有機地融入項目訓練之中。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中,第一要義是要讓學生“做”,即讓學生為主體,在教師指導下“做”項目。
(六)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指學生課程成績的考核,以平時能力訓練項目和課程綜合訓練項目的完成情況和學習過程中的主觀性表現考核為主,并引入能力證據,構建一個符合課程特點的、綜合化的開放性的考核體系。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職業知識體系的構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漸進、日積月累地養成,有其客觀的由量到質的漸變過程。因此,職業能力的提高,除表現在職業操作技能的日臻熟練之外,還表現在相關素質的日益提高方面,而這兩方面都體現在日常職業能力項目的訓練之中,有著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關系,并需要日常經常性的鞭策與鼓勵。
四、藝術設計“六位一體”課程教學評價方法的創新
藝術設計“六位一體”課程教學評價方法應完全擺脫傳統學科型課程教學的思維定勢,以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將“職業能力需求分析、職業能力目標、職業能力訓練項目、職業能力訓練素材、‘教、學、做結合、形成性考核”作為藝術設計課程教學組織和教學評價的六個核心要素,理解其內涵,并在此基礎上實施“六位一體”的全新理念和模式。
在藝術設計“六位一體”研究框架中,有機融入了職業導向、模塊教學、案例教學、項目驅動等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使之成為一個彰顯藝術設計職業特色的相輔相成的完整體系。
高等職業教育藝術設計課程一堂課究竟該怎么上,要探索一般性的標準和規范,為解決高等職業院校藝術設計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的關鍵問題,“六位一體”課程教學評價提出了建設性的理論指導和實踐示范。
藝術設計“六位一體”課程教學評價方法創新采用理論研究和教學實驗齊頭并進、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技術路線,使其成果更具堅實的實踐基礎,更具系統性、應用型,因而更具普遍的應用和借鑒價值。
綜上所述,通過新的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模式和評價標準的實施,提高了藝術設計教學質量;有效地促使藝術設計課程教學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增強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有效地促使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和質量觀,努力提高職業教育教學水平;有效地促使學校加強實習實訓條件建設;有效地促使高等職業教育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不斷創新和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