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珊
一、引言
在培養研究生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重要環節。中共中央、國務院2004年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要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各個方面,要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2010年《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也提到,要努力拓展新形勢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加強科研機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關乎研究生學術道德和人格品質的培養,也對保持廣大教學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當今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家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長。科研機構作為專門從事專業領域研究的機構,尤其注重與相關領域的國際組織開展合作,包括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
在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的背景下,科研機構的研究生作為較高層次的人才,對學術和科研的追求是他們的專業工作,同時在學習、科研和生活中他們有大量機會接觸國外資源,可以為開展全球化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科研機構中享有盛譽。因此,提高研究生教育國際化水平是國家、科研機構和研究生群體的共同要求。
二、問題和挑戰
1.科研機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諸多挑戰
第一,對科研機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有了更高要求。高等教育國際化要求研究生在熟練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意識,在多元教育文化環境中,應具有堅定的政治信念。研究生處于教育的高層階段,是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滲透的重點,部分研究生入學前已有一定經歷,自覺性較強,但對政治活動缺乏熱情。因此有必要幫助他們認清人類歷史走向和社會主義發展前景,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這就要求科研機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處理好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際觀念培養的關系。既要幫助研究生形成“反滲透”的意識,又要注重培養研究生國際合作和競爭的能力。
第二,對科研機構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更高要求。研究生來源多樣,思想道德狀態并沒有真正成熟,利益驅動和物質誘惑很容易使其動搖意志。國際化過程中,研究生不可避免地接觸到西方教育模式,由此容易對中國模式產生抵觸情緒??蒲袡C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處理好借鑒西方先進經驗和根據我國國情為我所用的關系。既要鼓勵研究生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也要引導其不妄自菲薄,應從我國實際出發,樹立民族自信,理性思考。
第三,研究生群體特點會加大思想政治教育難度??蒲袡C構的研究生的思想主流積極向上,一般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從事科研、教學工作愿望強烈。但是,研究生群體中也存在著政治意識薄弱、科研誠信缺失等問題。部分研究生反映出來的問題是社會問題的一方面。在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研究生有多種渠道接觸各色人等,其中不可避免會有金錢、物質交往。另外,隨著社會發展,就業單位對學歷的要求有所提高,越來越多的應屆生和在職人員報考研究生,這就造成部分研究生不是為了學業而來,而是希望以一紙文憑獲得經濟等方面的回報,這種風氣在群體中也會產生一定影響,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第四,科研機構具有自身的特點, 因此會加大思想政治教育難度。國家部委和地方直屬科研機構因體制、規模、條件不同,其研究生培養大體分為獨立培養和聯合培養兩種模式??蒲袡C構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具有特殊優勢,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卻存在諸多問題。
2.科研機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1)沒有正確的思想認識。目前存在兩種觀念誤區:一是認為科研機構研究生各方面素質較高,學習的主要任務是從事科學研究,不需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將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按照本科生模式生搬硬套,沒有考慮到科研機構研究生群體的特殊性。管理部門思想政治教育意識不強,雖然對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有較高要求,但是沒有與之相對應的投入和重視。例如,在對研究生的綜合評價或獎學金評比中,學習成績和科研能力(論文發表和課題主持情況)具有量化的標準,但是思想政治水平一般作為基本條件,沒有強制性的量化標準。導師群體中存在忽視思想政治教育的現象,有的導師認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科研機構、輔導員的責任,與他們無關。
(2)制度上不夠完善??蒲袡C構研究生培養方式、目的等與高校有相當大的差異,各個科研機構的具體情況也不相同,有的設立了獨立的研究生管理機構,有的與大學及其他科研機構合作。國家相關部門針對科研機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數量不多,內容不夠具體,沒有有效的監管措施和評估手段,更無法充分考慮到高校與科研機構之間的不同情況。與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科研機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體制有待進一步探索和完善。
(3)管理上沒有充分保障。科研機構研究生管理體系沒有完全規范化運作,不利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受制于經費和人員限制,科研機構很少聘任專門負責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專職輔導員,一般由行政人員兼任。然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本科生的更為復雜,他們會面臨更加社會化、個人化的問題,與科研、行政業務管理的關系更加密切,需要及時與他們溝通,從而進行正確引導。
三、對策與建議
1. 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課程
按照教育部規定,科研機構依托高校或自行開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如中國科學院大學將“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列為公共必修課:前者為博士課程,要求學生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和掌握,提高運用這一科學理論體系分析和理解當代中國和世界重大問題的能力。這類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指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
在課程教學中需注意,雖然系統化的內容有利于教育者開展理論教育,但是也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化,較難靈活應對研究生多變的群體需求和社會實際,因此,教育者應當根據環境和受眾情況適當調整和補充授課內容和方式,以便更好地達到教育目的。
2. 創新宣傳組織專題活動
科研機構一般設有黨支部、團委, 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專題活動。例如,中國社科院通過學生會、學生社團等學生組織,搭建思想引領、人文素養、社團活動、實踐育人、學術視野、志愿服務六大平臺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還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與黨建工作專題網站——篤志網,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黨建工作的學習宣傳和培訓交流平臺。
開展以上活動的好處是將思想政治教育生動化,同時可以探索更多形式的宣傳渠道。例如,可發揮微博、微信等快速傳播平臺的作用,及時追蹤熱點,引導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看待、分析新生事物和社會事件,發揮黨委、團委的思想引領作用。
3. 明確導師責任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導師負有對研究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責任”,要“充分發揮導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責任人的作用”。導師應充分發揮作用,不僅“傳道受業解惑”,也要端正態度,為人師表。通過報告會、座談、實踐等活動言傳身教,使學生把誠實守信等道德品質內化為自身的道德行動。因此,科研機構應向導師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主要包括:了解掌握所帶研究生的思想狀況,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在教學和科研中培養良好的學風,要求其嚴格遵守學術規范,恪守學術誠信。
4. 加強隊伍建設
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輔導員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重要力量,是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織者和實踐者,因此,科研機構輔導員須端正工作態度,從研究生的思想實際出發,加強理論學習,爭取實現因材施教。另外,科研機構和主管部門應進一步重視輔導員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針對國際化過程中產生的新情況、新問題做好規劃,完善相關制度,勇于創新。另外,明確導師與輔導員各自的職責所在,協調好他們之間的責任關系,加大條件保障,為其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四、結語
科研機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國家相關部門、機構管理人員和具體執行人員須提高思想重視程度,加強改革創新,不斷適應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顧海良.鑄就民族振興的堅實基礎——學習《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J].求是,2004(22).
[2]曾 藝.教育部思政司召開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會[J].中國研究生,2012(1).
[3]張 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與創新研究[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16-19.
[4]中國工程院“創新人才”項目“我國工程研究院所研究生教育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課題組,王淀佐,孫傳堯.我國工程研究院所研究生教育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1-9.
[5]楊 紅,孫 炘,劉 穎.對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問題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5(3):16-19.
[6]徐 剛.綜合改革背景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7]謝加書.華中科技大學基于導師負責制下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4.
[8]徐露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7.
[9]羅 琦.科研院所研究生心理狀況分析及心理教育對策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