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梅+陳廣玲+陳建野
1.思想引領
思想引領以學生的理想追求、興趣愛好為起點,以啟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重點,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導向,引導學生逐步建立可靠的思想基礎和道德基礎。
在教育內容上,要突出針對性。根據不同的學生群體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重點、有針對性的教育。不同院系、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的思想水平、奮斗目標和人生追求各有差異,不能用同樣的標準要求所有學生,因此要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主體上,要突出全員性。思想引領是一項系統工程,基層院系需要動員一切力量,重點是要打造輔導員、班主任、導師、專業教師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的教育隊伍。
2.學業支持
(1)引導學生樹立科學合理的學業學習目標,這個目標與學生個人的核心價值觀以及興趣特長是密切相關的。受社會浮躁性與功利性的影響以及對專業的不了解,部分學生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更多考慮的是家長的意愿,而與進入大學后的個人意向不一致。因此,幫助學生及早了解自我、進行初步的職業探索、確立個人專業方向和學習目標非要重要。
(2)提供專業知識方面的學習支持,旨在引導學生傳承良好專業作風,培養濃厚的專業興趣。學生經過高考以及轉專業二次分流,專業方向明確后,學工系統、各系教師應聯合向學生深入介紹專業情況、學科特點以及發展定位等,指引各年級將院系多年培育出的良好院風和靈魂性的精華傳承下去,引導學生樹立為專業、為行業進而為社會貢獻自己力量的決心與信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3.成才輔導
(1)素質養成。引導學生逐漸培養一些伴隨終身的良好習慣或者是積累一些可伴隨終身的知識,使其在踏出大學校門之前具備基本的綜合素養,能夠全面應對生活和社會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院系工作體系可發揮輔導員的作用,根據個人特長、專業知識以及發展方向分工合作,輔導員每人專門負責本院系相應模塊工作的深入開展,主要是采用這種“專業+模塊”的工作模式來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有一定了解,并有的放矢地去擴展感興趣的知識點。
(2)跨領域技能的培養。主要是指搭建平臺,使學生在第二課堂逐漸培養持續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院系學工系統應結合院系實際對各類學生社團加以引導,使學生在各類活動中得到鍛煉;加強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開展專業技能培養和訓練;充分發揮校園文化活動對學生的影響力,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3)職業生涯輔導與就業指導。院系層次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輔導主要是:幫助學生認識、熟悉與運用職業規劃,了解專業與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協調好學業與職業發展的關系,實現自我價值的不斷提升與超越。其中,輔導員是大學生職業規劃的重要引導者,輔導員多視角、最直接、全方位的育人作用是高校其他任何人都無法代替的。
4.基礎保證
保證學生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保持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及校園政治穩定是包括學生、學校、政府和社會在內的所有方面向高校學生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院系基層學生工作體系是學生安全的直接負責與保證力量,一方面,應對特殊學生加強引導和關注;另一方面,應建立預防突發事件的長效機制。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高校學生工作的工作內容將不斷豐富,基層學生工作體系將得以充實和完善,高校學生工作者應堅持以學生為主,為培養全面發展、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姜 娜.“以人為本”理念下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探析[D].天津:天津大學,2010.
[2]熊曉梅.構建更加科學有效的高校學生工作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08(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