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在初中化學復習中尋找更好的復習策略,運用“五何”設計思想開展了問題設計有效性的實踐探究,認為明確復習目標,把握復習內容,聯系生活實際,有針對性、層次性、開放性地設計問題對復習課是有效的。
【關鍵詞】“五何”設計思想 問題設計有效性 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0-0172-01
一、問題的提出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提出:“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恰當的問題設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思維品質。但目前的初中化學復習教學中有一些認識上的偏差,認為“復習課就是梳理知識點,背筆記”,“復習課就是教師講題,學生作題”“復習課就是不斷測試,查缺補漏,積累做題量”等等,學生覺得復習課枯燥無味,因此要求教師在初中化學復習中尋找更好的復習方法,讓學生覺得復習是一種有趣而有挑戰性的學習。我近幾年研究初中化學“五何”設計思想學習策略,在初中化學復習教學中運用“五何”設計思想開展問題設計有效性的實踐探索,建構有效學習的高效課堂,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五何”設計思想與問題設計有效性
在麥卡錫的4MAT模式中,曾采用“四何”問題分類法,即“是何、為何、如何、若何”。我國將“由何”概念引入問題歸類之中,形成了“五何”問題設計思想。“五何”設計思想是以知識為核心,問題為主線,問題解決為目的設計思想。問題設計有效性是指從教學有效性的角度審視、約束和規范問題設計,使問題設計更趨于合理、科學,增強問題設計的效度,從而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需求。有效的問題設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內動力,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它也是聯系教師、學生和教材的紐帶,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深入思考、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
三、運用“五何”設計思想開展問題設計有效性的實踐策略
在初中化學復習課中,有效性的問題設計,問題目的要與教學目標相對應,問題在功能價值上要具有思想性、應用性、開放性,要根據復習內容,按知識結構和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循序漸進地進行問題設計。復習時,教師要始終思考“什么樣的問題能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能讓學生領悟到知識背后隱含的思想方法觀點”。問題設計有效性策略直接決定和控制著復習課的全過程是否有效,而“五何”設計思想可以充當問題設計建構的框架,在問題設計過程中引導思維發展的方向。學生按照這種策略可以從不同視角多角度發散性地思考問題,多策略地解決問題。
1.明確復習目標,有針對性設計問題
明確的復習目標是教學活動具有針對性的鮮明標志。在初中化學復習課的教學活動中,不同學生對學習目標的達成度往往不同,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目標達成心中有數,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有利于促進復習的有效進行, 提升學生的思維速度。
如復習二氧化碳的有關內容,復習目標是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室制法、用途,可以設計為:①打開可樂瓶蓋,為什么有氣泡產生?是什么氣體? ②CO2有哪些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實驗室制法如何?用途有哪些? ③怎樣用實驗的方法驗證CO2能與水、氫氧化鈣反應? ④干冰滅火利用了CO2什么性質?⑤能用實驗室制取CO2的發生裝置制取氧氣嗎? 從問題設計過程來看,有針對性地情景導入,提出復習的物質是CO2,接著問題設計為CO2的性質、制法、用途,為了突破重點設計了問題③④,最后還進行了延伸設計了問題⑤。運用“五何”思想通過有針對性問題設計把復習目標明確無誤地傳達給學生,既可以有效地防止課堂復習偏離目標軌道,又很好地調動了學生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活動的方向性、針對性、有效性。
2.把握復習內容,有層次性設計問題
初中化學復習的內容具有系統性,要根據復習內容的需要,對學生的水平有清楚的了解和正確的估計,問題設計要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環環相扣,體現知識的嚴密性,科學性,條理型,給學生以清晰的層次感,有效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向縱深發展。
例如復習質量守恒定律,復習內容包括質量守恒定律的具體內容、微觀解釋、實驗探究等。問題設計為:①拉瓦錫的實驗中氧化汞分解前后物質總質量為什么沒有變化?②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是什么?③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原因?④怎樣用實驗探究質量守恒定律?⑤鎂條在空氣中燃燒質量變多是否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在問題設計時,首先利用科學史實創設情景提出問題①,接下來問題②直接設計為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問題③運用微粒的觀點對質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釋是復習的重難點,問題④通過實驗的方法探究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關系是復習的另一個重難點。問題⑤使學生清楚認識到質量守恒定律的客觀存在。像這樣運用“五何”思想通過有層次的問題設計,體現了與學生認知規律一致性,降低了復習難度,使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從中獲得一定的成功體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參與程度,深入地引導學生進入真正有效的思維活動。
3.聯系生活實際,有開放性設計問題
聯系實際,貼近生活,與已有知識有關聯的問題才是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要盡可能挖掘教材中與生活緊密聯系的知識點,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問題設計。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設計有開放性就給學生提供了較多展示自己新穎獨特解決問題的可能,在獲得多種解答問題的方法的過程中,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獨創性,從促進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例如復習溶液及相關知識,問題設計為:①以蔗糖溶于水為例說明溶液是怎樣形成的?②牛奶和泥水是溶液嗎?它們和溶液有什么區別?③可樂、雪碧是溶液嗎?溶液一定是無色的嗎? ④哪些方法可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⑤物質溶解過程伴隨哪些能量變化?運用“五何”設計思想,聯系實際,設計開放性問題的復習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合作的機會,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造了條件,使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身邊,體現了“化學源于生活”的理念,有效拓展了學生思維的廣度。
在初中化學復習課中,運用“五何”設計思想,明確復習目標,把握復習內容,聯系生活實際,有針對性、層次性和開放性地設計問題,能夠避免復習課“多講題、多做題”的錯誤思想,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有效地提升了思維的速度、深度和廣度。但是在課堂復習實踐過程中并不是每次都全面地用到“五何”設計思想,也不是孤立分開,誰先誰后,而是根據內容和學情的需要適時適度地有機結合,相互滲透。
參考文獻:
[1]D·鮑里奇.《有效教學方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李炳亭.《高效課堂22條》,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5.
[3]王雪梅.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6.
作者簡介:
陳曉萍(1967.8-),女(漢族),甘肅人,云南昆明安寧市和平學校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化學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