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年++江莉花
【摘要】自我國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社會創新創業活力開始全面迸發,如今的創新創業浪潮已經全面席卷了社會的各個領域,這其中高校作為培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陣地,必須重視對創新創業教育人才的培養。所以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研究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特征和其培養途徑,不僅有助于提高我國的高等教育的質量,更加有助于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創新創業 教育 本質特征 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218-02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特征
由于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相較于國外具有起步晚,發展慢的特點,所以,從現階段來看,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還處于一種摸索期,尤其是作為創新創業教育主要陣地的高校,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還不夠全面,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之處。基于上述的教育現狀,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特征探究很有必要,有助于從理論基礎上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活動給予正確指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創新精神與創業技能作為二十一世紀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之一,而我國也順應隨時代潮流逐漸開始重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方案中引進創新創業教育不僅符合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的創新發展需求,也是加快實現創新型國家的有效途徑之一。
在探討創新創業教育之前有必要對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特征進行研究,明白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具有整體性的實踐性較強的教育方式。創新創業教育被引進之處,有許多學者將其理解為兩種涵義的簡單合并,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包含的是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創新教育的重點在于創新思維和意識的開發,而創業教育的重點則是實踐能力的開發與培養。[1]正是由于以前對于創新創業教育認識上的局限性,許多學者并沒有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個整體概念來研究和把握,所以也就無法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特征有一個明晰的認識。
對創新創業教育本質特征的科學認識有利于深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特征不在于主動或是被動地創造就業的機會,而是要在創新意識和思維的引領下指導創業活動的順利開展。創業并不單純的是就業的另一種模式,而是用一種創造的形式表現。首先,大學生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將創新型的知識應用于不同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產品,實現自身創業目的,例如各種科技成果的轉化等。其次,大學生通過創新創業教育獲得新的創意思維,引用到各行業,形成新的產業管理方式或是產業形態。不僅如此,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還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大學生在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就已經開始為自己邁入復雜的社會環境做準備了。
二、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分析
雖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之下各行業的創新創業活動已經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但是我們仍舊不能盲目地跟風,而是要在冷靜地思考之后,理智地開展這一活動。年輕而富有朝氣的大學生,社會實踐經驗還不足,在創新創業活動中很容易遭遇挫折,為了有效地幫助其進行創新創業,有必要對我國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途徑進行系統的分析。
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途徑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從不同的層面都有所凸顯。
首先,學校教育理念的落后是造成培養途徑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許多學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與畢業就業指導混為一談,這顯然偏離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從而造成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出現偏差。[2]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不重視,也是造成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環節薄弱的重要原因。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實現途徑之一,所以實踐環節的薄弱不利于創新創業教育目標的實現。一些高校可能由于受到資金以及平臺的限制無法給學生提供較高層次的創新創業教育條件,這樣也就不能規劃出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途徑。同時,與實踐脫節的純理論性質的創新創業教育課堂更是不符合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性要求。
其次,大學生個體素質的差異化增加了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難度。因為大學生個體素質上呈現出的不是整齊劃一的特點,差異化明顯是當代大學生素質的顯著特征,這就為高校制定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途徑增加了很大的難度。有些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非常強,但是其管理意識薄弱,團隊合作意識淡薄,這就很容易導致其在創業中后期出現創業團隊管理上的瓶頸。也有學生的專業技能不夠優秀,但是管理能力較強,需要與他人合作才能完成創新創業而活動,所以,個體素質的差異化就決定了創新創業教育中需要具有針對性,而不是完全按照一種教育標準來執行。
三、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途徑
以現有的高校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案為基礎,從學校與學生雙重角度出發,科學合理地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健全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是實現我國大學身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途徑。
學校轉變固有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從根本上改變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打破現有的“紙上談兵”式的教育方式,才符合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要求。創新創業課程的講授固然重要,但是缺乏實踐性,高校要積極地開展各種創新創業競賽活動,通過展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成果,來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3]越來越多的高校采用邀請創業成功者來校進行講座的方式來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雖然這種間接獲得創新創業經驗的途徑比較便捷,但是必須要防止學生出現“左耳進右耳出”。一個良好的創新創業平臺的建立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成功的重要載體,所以學校應該積極地為學生搭建各種高層次地實踐平臺,拓寬創新創業教育的途徑。
作為學生應該學會從自身出發,針對自己的優劣勢,揚長避短,在打好理論基礎之上學會靈活運用,激發自己的潛能,這樣才能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在創新創業的浪潮中揚帆遠航。
參考文獻:
[1]劉坤,李繼懷.創新創業教育本質內涵的演變及其深化策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01:117-120.
[2]康麗勇.教育現代化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研究[J].未來與發展,2016,09:83-86.
[1]陳昊.在線教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有效性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