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靈波++陸海琴++丁衛明++余半坡
【摘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陷入缺考率高、續考率低被動局面,為此,眾多院校推出了“學歷+技能”的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模式是指學生除了有機會獲得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文憑外,還可以有機會獲經教育部電子注冊的相關成人高等教育學歷文憑,同時學生也可以參加相關專業的國家職業技能資格證培訓和考試。
【關鍵詞】學歷+技能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236-01
近些年來,為滿足高考落榜生的校園學習夢,眾多高校開辦了自考脫產助學班,自考脫產助學班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與全日制大學正規教育有機結合的一種學歷教育形式。自考學生大多由應往屆高中畢業生構成,該群體的特點是缺乏實踐經驗,自學能力和自制能力較差。為克服此弊端,眾多院校推出了“學歷+技能”的培養模式[1]。這種培養模式是指學生除了有機會獲得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文憑外,還可以有機會獲經教育部電子注冊的相關成人高等教育學歷文憑,同時學生也可以參加相關專業的國家職業技能資格證培訓和考試。
一、高校自考脫產助學班中開展“學歷+技能”培養模式的必要性
1.“學歷+技能”培養模式是促進學生就業的良好途徑
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已從“賣方市場”轉入“買方市場”,就業形勢嚴峻,而對只有低于百分之二十比例最終能拿到大學文憑的自考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在自考助學單位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考核,使自考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取得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有利于畢業生順利就業,縮短上崗后的適應期。
2.“學歷+技能”培養模式是推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
目前我國大量企業正從勞動密集型逐步轉變成技術密集型企業,需要大量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學歷+技能”正好適應了企業的這種需求。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接受良好的職業技能培訓,獲得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職業能力,并取得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提高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大大縮短就業上崗后的適應期,同時還能培養創新實踐能力和創業敬業精神,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二、高校自考脫產助學班學生的學歷教育
1.招生時把好源頭關
保質保量的生源是開辦自考助學班的第一步,首先,高校在創辦全日制自考助學班時,要開放思維,做好充分的宣傳,只有生源的量達到合適規模了,后期的專業開設,教學管理,黨建團學管理才能同步跟進。同時,優質的生源也為后期的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其次,高校在招來全日制自考助學生后,一定要做好后期的保障工作,以防生源流失。對于招生時做的承諾,一定要如實兌現,對于自考生,要盡量做到與普本生一視同仁,切不可因為是自考生就忽視怠慢。在宿舍條件,團學黨建等工作上,盡量跟學校普本生同步,使自考生有種與學校融為一體的感覺。
2.教學時把好質量關
高校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環節設計,教材的選用上不能照搬普本計劃,應該根據自考生的特點、專業特色、市場需求,有目的的調整教學計劃,使得課程設置和教學環節能更好的適合自考生培養。甚至也可以通過校企合作辦學的模式,按照“訂單式教學”共同培養人才,及時調整專業結構和培養目標,避免教學和生產相脫節,為企業培養合格的人才,促進學生就業。
3.在成績認定中把握好標準關
對高校自考助學生要樹立良好的考紀考風,考試作弊問題一直是學校教育的重災區[2],部分投機取巧的學生,課堂上不認真學習,課后不鞏固知識疑點,考前更做不到系統的對該課程知識進行有效的歸納總結,只想著考堂上舞弊。監考老師一定要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對此惡習陋習要嚴抓,嚴懲。同時,要豐富考試形式,一卷定分數的考核形式并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潛能。任課教師在授課時就可以豐富課堂形式,可以適當的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課后小論文寫作,以及戶外實踐,同時把這些表現以一定的分數折算成期末考試成績,對于計算機操作、機械類的課程,可以采取機房或是實驗室現場操作考核[3],做到真正的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高校自考助學學生的技能考證
1.自考助學專業與職業資格證書掛鉤
目前我校成教學院開設的自考助學專業與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間的關系是,質量工程師掛鉤產品質量工程專業,秘書掛鉤公共關系專業,口譯員掛鉤英語專業,食品檢驗工掛鉤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會計師掛鉤會計專業,現代物流師掛鉤物流專業。具體的做法是將職業技能鑒定的內容和考試大綱與自考助學專業的教學計劃進行銜接。
2.自考助學的實踐課考核與職業技能鑒定的技能操作相銜接
自考助學的教學計劃包括兩部分,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而職業技能鑒定的內容也是分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兩部分,學校除了提供師資和實驗設備配套職業技能鑒定的技能操作考核,還需在自考助學的實踐課考核與職業技能鑒定的技能操作考核間制定一個統一標準。
3.自考助學專業課程結構與職業資格標準相銜接
現有的教學課程弊端是它的學術性和理論性課程比例較重,實踐性課程比重很小,很難真正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所以在課程結構方面,需要進行“理論夠用,突出技能”的改革,刪減部分理論闡述較深且與生產實際結合的不夠緊密的課程,將必備的專業知識融入了專業課程并加大實踐性教學環節,課程設計定位應從“專業方向”轉向“職業定向”,把生產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較多的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樂傳永,馬啟鵬,廬美芬.成人高等教育“學歷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中國成人教育》,2012(12).
[2]張泰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作弊問題研究[J].邵陽學院學報,2011(3).
[3]王章豹,劉光復,吳玉程.強化工科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0(4):1-5.
基金項目:中國計量學院校級教改項目(“學歷”+“技能”培養模式在我校自考助學中應用與研究)項目編號:HEX201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