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文化·技術:信息時代翻譯研究與教學研討會”簡訊
2017年4月8日至9日,由南京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外語教學》暨《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編輯部協辦的“語言·文化·技術:信息時代翻譯研究與教學研討會”在南京郵電大學舉行,來自全國120多所高校及語言服務行業的2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論壇。
南京郵電大學周南平副校長在開幕式上致辭。他指出,在經濟、文化加速全球化,數據爆炸,技術革新日新月異的今天,翻譯必將再一次被推至時代大舞臺的中央。翻譯對今日中國之重要性還在于:處于偉大復興進程中的中國需要走向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一個快速崛起的民族及其文化。我們有責任將東方智慧更好地介紹出去,把中國故事講得動聽、講得誘人。
《外語教學》與《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執行主編王和平教授在致辭中指出,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對于翻譯的影響持久、廣泛而深刻;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翻譯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翻譯人的使命光榮而艱巨。如何發揮翻譯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構建中國良好形象中的作用,進一步提高翻譯教學和人才培養的質量等,需要翻譯人共同探討和思考。他希望與會學者暢所欲言,進一步推動我國翻譯學科、翻譯教學與研究以及翻譯事業的快速發展。
開幕式后,浙江大學許鈞教授、清華大學王寧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王克非教授分別作了題為《關于外語學科翻譯成果認定的幾個問題》《作為跨文化闡釋的翻譯》以及《翻譯即選擇》的主旨發言,由南京大學劉云虹教授主持,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羅選民教授點評。中山大學王東風教授以《詩意與詩意的翻譯》為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黃忠廉教授以《中國文化外譯+互聯網主體優先規劃》為題、上海交通大學胡開寶教授以《<政府工作報告>英譯中的中國政府形象研究——一項基于語料庫的研究》為題分別作大會發言。
4月9日上午,南京大學魏向清教授、上海師范大學朱振武教授、天津外國語大學趙彥春教授、揚州大學周領順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馬會娟教授、華東政法大學屈文生教授、資深技術翻譯專家張建農、舜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單杰分別作了題為《從“中華思想文化術語”英譯看術語翻譯的實踐理性及基本原則》《文學翻譯的教與學:問題與對策》《音譯的尷尬——<莊子>英譯中專名的處理及譯學思考》《葛浩文譯“狗”——基于葛譯莫言10 本小說“鄉土語言”翻譯語料庫的考察》《國家機構贊助下的艾黎英譯詩歌研究》《法律翻譯與中西法律交流:翻譯研究與教學的一個面向》《翻譯技術給 MTI 帶來的挑戰與機會》《創新和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培養》的大會發言。
除了主旨發言外,與會學者4月8號下午在八個分會場進行交流討論,圍繞“翻譯與中國文化走出去”“跨文化交際與翻譯研究”“翻譯與語言服務人才培養”“信息技術與翻譯研究”“翻譯理論與應用研究”等主題進行了發言,并展開深入研討。其中,南開大學呂世生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黃勤教授主持的“翻譯與中國文化走出去”分會場尤其引人矚目,與會者就中華古今經典文化與文學如何成功走出國門,走上世界文化舞臺踴躍發言。天津外國語大學田海龍教授與西安外國語大學李琴教授主持的翻譯理論與應用研究分論壇、復旦大學康志峰教授與大連理工大學馬建軍教授主持的信息技術與翻譯研究分論壇等也進行了十分熱烈、深入的討論。研討會閉幕式由南京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王玉括教授、河北師范大學李正栓教授作總結發言。
本次大會取得了圓滿成功,與會者一致給予高度評價。正如羅選民教授所言,本次論壇異彩紛呈,是一次盛況空前的翻譯學界大會。
(南京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 吳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