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占玲
金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創傷外科,甘肅金昌 737100
踝關節扭傷護理體會
樊占玲
金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創傷外科,甘肅金昌 737100
目的探討并分析踝關節扭傷實施有效護理的應用與體會。方法選取該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骨科收治的80例踝關節扭傷患者,回顧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對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中醫護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護理,總結該次護理效果。結果80例患者完全治愈51例,顯效29例,護理總有效率達到100%;最短治愈時間3.5 d,最長治愈時間10.5 d,患者平均治療時間(5.5±1.5)d。結論對踝關節扭傷患者進行有效治療的基礎上實施臨床護理,可提高患者的治愈效率,加快康復時間,值得在臨床中推廣與應用。
踝關節扭傷;護理;體會
踝關節是人體的負重關節,屬于屈伸關節,由距骨、脛骨、腓骨共同組成,各項關節結合緊密。踝關節扭傷是骨科臨床最為常見的病癥之一,通常人們也被稱為“崴腳”,通常都是由于外傷所致,很多患者是由于摔倒、跌撞或者高空墜落等問題所引起,特別容易發生在青壯年人群或者是喜愛運動的群體,會給患者的基本生活帶來負面影響[1]。當發生踝關節扭傷后,在損傷早期,表現為關節疼痛,活動時加劇,并表現出明顯的踝關節局部腫脹及皮下瘀斑,使得關節活動受限;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醫治,或者是在第一時間處理不當,可能會影響患者的踝關節功能。該次研究為探討并分析踝關節扭傷實施有效護理的應用與體會,以期為踝關節扭傷患者的醫治與康復提供參考,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間該院骨科收治的80例踝關節扭傷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骨科收治的80例踝關節扭傷患者,回顧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踝關節扭傷患者年齡處于 19~77 歲,平均年齡(46.2±13.5)歲,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損傷原因:高處墜落墜落23例,跌倒26例,創傷摔倒21例,其他10例;左踝扭傷39例,右踝扭傷41例;就診時間:1 h以內前來就診的患者共8例,2~12 h前來就診的患者22例,12~24 h前來就診的患者共35例,1 d以后前來就診的患者共15例。臨床表現:患者踝部扭傷后,會出現局部疼痛、腫脹、皮下瘀斑,部分患者伴有跛行合并明顯局部壓痛。
①若患者為內翻扭傷,進行足內翻時,患者外踝前下方出現劇痛;若患者為外翻扭傷,進行足外翻時,患者內踝前下方出現劇痛。②行X線顯示未見明顯骨折與脫位、排除三踝骨折且伴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③排除患有心、肝、腎臟等功能不全患者;排除免疫功能有明顯缺陷患者。④排除已經接受其他治療方法的患者[2]。
1.3.1 常規護理 囑咐踝關節扭傷患者注意休息,必要時加以固定,限制膝關節活動;并做好患者的局部保暖措施,免受風寒侵襲;并觀察患者踝部疼痛、腫脹及活動受限程度,必要時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脈搏、血壓以及神色變化,若有明顯異常,及時報告醫生[3]。
1.3.2 中醫護理 指導患者用涼毛巾敷貼扭傷處,盡可能的減少踝關節活動,減輕疼痛感。對無淤腫的輕傷患者在就治后第2天指導患者應用化瘀通踝湯熏洗患處,化瘀通踝湯方劑構成:黃柏30 g、元胡12 g、血竭12 g、雞血藤 12 g、白芷 9 g、木香 9 g、羌活 9 g、獨活9 g,1次/d;踝關節扭傷時間較長患者增加藥物用量,在熏洗時,注意調節水溫和距離,進行局部熏洗,避免燙傷,消腫后可配合輕手法按摩,加強舒筋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疼痛減輕后,開始循序漸進的進行功能鍛煉,恢復踝關節功能。
1.3.3 健康教育 發生踝關節扭傷后,由于踝部活動受限,需要向患者宣傳踝關節損傷的預防措施,比如在進行劇烈活動時做好熱身活動,活動時保持姿勢正確,避免過度疲勞,并注意量力而行。同時,糾正患者的不良行動方式,避免反復扭傷形成的習慣性關節扭傷。
1.3.4 心理護理 踝關節損傷患者內心焦慮,由專科護理進行心理護理,減輕患者的焦慮、擔憂情緒,讓患者在接受治療護理時放松心情,減輕肌肉緊張、情緒緊張及疼痛的感覺,根據患者的情緒變化,對患者實施有效心理護理,幫助患者盡快適應新角色,同時進行相應的飲食護理,促進患者康復。
觀察患者踝關節扭傷的治愈時間,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評定該次護理效果:完全治愈:踝關節扭傷患者的腫痛完全消失,日常活動正常,踝關節功能恢復。顯效:踝關節扭傷患者經治療后腫脹、跛行消失,疼痛基本消失,其他各項臨床癥狀有好轉,踝關節功能稍有改善。無效:踝關節扭傷患者僅腫脹略減,疼痛與跛行無改善,其他也無明顯好轉[4]。護理總有效率=(完全治愈+顯效)/總例數×100%。
80例患者完全治愈51例,顯效29例,護理總有效率達到100%;最短治愈時間3.5 d,最長治愈時間10.5 d,患者平均治療時間(5.5±1.5)d。
踝關節扭傷是臨床骨科中最常見的損傷類型,踝關節扭傷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尤其是以青壯年較為多發。踝關節作為人體最重要的負重關節之一,踝關節受到的負重壓力大約是體質量的2~5倍,因此,踝關節也比較容易出現扭傷、骨折等,主要癥狀為氣滯血瘀,淤血存在越久就越難治愈,多因踝關節在突然受到過度的內翻或外翻暴力引起的[5]。經常會在行走或跑步時踏在不平的地面上,上下樓梯、走樓梯等不慎踩空,使得踝關節活動過度或外翻產生踝部扭傷。踝關節扭傷早期由于創傷反應致使氣血瘀滯、脈絡不同,產生劇烈的局部疼痛、脈絡受損,然后迅速腫脹、出現瘀斑。出現踝部扭傷后,會出現明顯活動受限,并伴有疼痛,需要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如果失治、物治或治療不徹底,在扭傷后病程超過2周,會出現局部氣血阻滯、機體衛外功能下降,導致韌帶松弛,關節不穩定,導致足部關節面反復摩擦撞擊,引發軟骨損傷,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關節功能,致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影響[6]。隨著社會生活節奏加快,踝關節扭傷患者也日益增多,骨科臨床也越來越重視踝關節扭傷的醫治與輔助護理,通過合理治療措施和護理,促進踝關節扭傷患者的早日康復[7]。在該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并分析踝關節扭傷實施有效護理的應用效果,選取2016—2017年該院收治的80例骨科踝關節扭傷患者展開討論,并總結護理應用體會,通過常規護理、中醫護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護理等有效護理措施,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達到100%,平均治愈時間(5.5±1.5)d,可為踝關節扭傷患者治療提供更多參考信息。
綜上所述,對踝關節扭傷患者進行有效治療的基礎上實施臨床護理,可提高患者的治愈效率,加快康復時間,值得在臨床中推廣與應用。
[1]馬韻溪,陳季堅,李錦梅.急性踝關節扭傷的中西醫護理體會[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5(11):85-86.
[2]向澍.踝關節扭傷后期中醫治療研究進展[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6(2):64-67.
[3]桂小琪,張春蘭.消腫散外敷配合熏蒸治療踝關節扭傷的護理體會[J].光明中醫,2014(3):613-614.
[4]陳曦,李禾花,謝富明.踝關節扭傷62例護理體會[J].河北中醫,2009(6):916-917.
[5]殷韶健.中醫閉合手法復位治療伸直型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A2):147-148.
[6]楊曉峰,李海.急性踝關節扭傷的非手術療法治療進展[J].中外醫療,2015(19):197-198.
[7]吳漩森,王月義.中醫閉合手法復位聯合中藥熏洗治療踝部骨折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5,33(10):2511-2513.
R765.21
A
1004-6569(2017)07(a)-0136-02
樊占玲(1972-),女,遼寧阜新人,大專,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創傷外科。
2017-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