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守慶
堅守生態屏障在綠水青山冰天雪地中“掘金挖銀”
胡守慶
圖強林業局是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下屬的一家大型森工企業,總面積50.5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92%。開發建設近40年來,共為國家提供商品材1000余萬立方米,上繳利稅4億多元,是全國100家大型森工企業之一。2014年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后,面對“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的問題,我局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為指針,依靠“綠水青山”和“極北極冷”的資源稟賦,在大興安嶺地委發展“六大產業”的戰略部署下,以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以特色種養、生態旅游、造林碳匯等為抓手,優化和創新產業驅動,把握發展關鍵環節,努力探索經濟轉型、產業發展的新路徑。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特別是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將生態文明建設列為“十三五”規劃的十個任務目標之一,國有林區生態建設的重任更具歷史使命。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后,我局開展“興安系列”保護森林資源專項行動,組織人員深入山場,開展停伐試點專項檢查和明察暗訪,采取有效管護措施,堅守生態紅線,并通過落實責任、強化宣傳和嚴控火源等有力措施,保持了無重特大森林火災發生的好成績,保障了森林資源的安全。同時,停伐以來,進行中幼林撫育76萬畝,補植補造7萬畝,全民義務植樹7.2萬株,森林質量得以改善,林木蓄積不斷增加,森林面積、森林蓄積和森林質量實現三增長,達到了林區木材戰略儲備的基本目的。2014年,圖強林業局晉升為省級“生態林業局”;2015年,常青自然保護區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一是碳匯造林項目開發取得新突破。全面停伐后,國有林區結束了獨木支撐的經濟發展方式,發展需重新定位,林企要在經濟轉型中謀求新的思路。隨著國內七省市碳交易試點的穩步推進和國家統一碳市場建設的提速,我國即將迎來全面的碳約束時代,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排放權已經成為一種具有金融價值的稀缺商品。國家相繼出臺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核證指南》以及《關于推進林業碳匯交易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政策為林區發展獲得國家政策支持以及在碳市場獲得生態補助資金提供了路徑和方法。我局緊緊抓住這一有利契機,立足豐富的森林資源優勢,把握發展機遇,于2014年8月在大興安嶺地區進行碳匯造林項目先期試點。2016年,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發改委于2016年4月5日下發了項目備案通知書,計入碳量820萬噸。6月15日,我局以2015年40萬噸碳量為質押授信,正式獲得大興安嶺農村商業銀行林業碳匯質押貸款1000萬元,是全國第一筆最高額林業碳匯質押貸款。目前,我局造林碳匯項目正在進行DOE(中國農科院)核證,其核證報告經國家發改委專家論證后即可簽發上市交易。根據核證結果,我局被計入碳量又有所增加。雖然林業CCER(中國核證減排)目前還面臨前期運作成本高和時間跨度長等問題,但國家對碳匯產業高度重視,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為我局在今后的綠色金融市場中獲益提供了政策支撐。
二是生態旅游實現跨越式發展。圖強西鄰中國北極旅游名城漠河縣,北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南接內蒙古滿歸林業局,擁有“中國地理最北點”等豐富的旅游資源,具有發展旅游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局把生態旅游作為富民強企的重要產業來抓,以尋北尋美為魂,以純凈山水冰雪為根,以異域特色、民俗風情、康健養生和休閑體驗為主要賣點,依托自然風景獨特和交通便利優勢,全景化布局、全要素配置、全員互動參與,通過招商引資和自籌投資等形式,累計投入資金3億余元,相繼打造了龍江第一灣、九曲十八灣、北極泉森林旅游度假風景區等聞名全國的景區景點,已初步構建“一點帶兩線”的旅游空間布局,正逐步成為中國北極旅游的新目的地。近3年來,每年吸引游客數均在10萬人次以上,創產值數億元。旅游經濟指標快速增長,帶動了富余職工就業和第三產業發展,拉動社會綜合效益明顯,生態旅游業對局域經濟生產總值份額由2011年的2%上升到現在的7%,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正在成為現實。特別是2016年,進入我局游客突破20萬人次,門票收入超400萬元。隨著龍江第一灣景區道路、電力及通訊網絡建設被納入省“十三五”發展規劃,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將更加規范完善。在資金瓶頸上,面向社會采取以“PPP”“BOT”、招租等形式展開合作,在掌握管理權的前提下,廣泛吸納各方資金參與景區開發經營。利用新老媒體開展全方位宣傳。此外,依靠獨有的森林氧吧、綠色食品等資源優勢,北極泉景區、育英林場對“候鳥式”養生養老旅游產業進行了探索嘗試,“半蕪園”“林家鋪子”等“春落秋飛”式南方候鳥老人小屋已初具雛形。按照大興安嶺地區“大北極”全域旅游的總體戰略構想,我局要達到的目標是:重點開發龍江第一灣景區,3年內達到國家4A級景區標準,5年內晉升為5A,逐步進入我省乃至全國著名景區行列。
三是特色養殖和森林綠色食品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圖強林業局地處我國最北,緯度高,氣溫低,冬季長達8個月,無霜期僅有80天左右,冬季最低氣溫接近-50℃,冰雪產業優勢大。漫長而嚴寒的“冷資源”,給予了養殖珍貴毛皮動物的有利環境。以北極藍狐為代表,這里產出的皮張針齊絨密,色澤光亮,質量上乘。圖強的珍貴毛皮動物養殖業已有十余年發展史,停伐后,更是成為解決就業和百姓致富的重要產業。目前,我局珍貴毛皮動物養殖區總面積已超過100萬平方米,狐貉存欄12萬余只,年能銷售種狐1萬只,年產皮張10萬余張,僅狐貉養殖產業年產值已突破億元,圖強已經成為中國最北最大的藍狐養殖基地。為提高藍狐質量,我局每年出資和東北農業大學合作進行科研攻關,開展“高寒型大興安嶺北極藍狐”良種繁育聯合育種項目,為我國藍狐養殖優秀譜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在森林綠色食品產業方面,松杉靈芝作為珍貴的食藥用真菌,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地處北緯53度的圖強林業局因地域環境優勢盛產野生松杉靈芝,曾被中促會命名為“中國最北靈芝之鄉”。松杉靈芝人工繁育在國內尚屬空白的情況下,我們組織了一批科技力量開展松杉靈芝人工繁育課題攻關。經過幾年不懈努力,松杉靈芝人工繁育技術獲得成功,成為國內首創。我們把這項成功技術在全局推廣,作為職工創業增收的產業,鼓勵職工投入到人工培育松杉靈芝產業上。目前,共建有鋼構和木制大棚335棟,年可生產松杉靈芝222萬袋,生產棚室掛袋黑木耳菌528萬袋,香菇60萬袋。通過建立完善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運營機制,確定了基地帶種植戶的經營方式,實現了基地化生產、規模化發展、規范化經營的發展模式,食用菌產業年產值已超5000萬元,培養了一批鄉土專家,也造就了郭向東、白林金等遠近聞名的食用菌大王。同時,因地制宜發展野生漿果、北藥、苗木等產業,種植水飛薊、菊苣、板藍根等中藥材8000余畝,出產的大豆、小麥、馬鈴薯、木耳、平菇等10大類食品通過了國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的無公害產品認證,并注冊了綠色食品“裕興安”品牌商標。
四是水經濟成為綠色發展新動力。圖強水資源極其豐富,我們做足做活“水”字文章,獨有的“北極泉”牌礦泉水經國家權威部門認證后被定位為AA級綠色食品、偏硅酸性醫療礦泉水。“北極泉”礦泉水廠引進了意大利生產技術,實現消毒、吹瓶、灌裝、包裝等程序自動一體化,生產技術精湛,產品定位高端,在國內屬先進水平。目前,日產礦泉水120噸,年創產值5000余萬元,納稅300余萬元,其產品遠銷北京、上海等地。
生態沒有替代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既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要求。幾年來,圖強林業局把生態建設作為強局之本,夯實生態根基,守護一方綠色,在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中找到了發展優勢,為企業發展和職工致富構建了新的經濟支柱。現在,全局從事特色種養、旅游服務等產業的職工家庭有1200多戶,2600余人,人均年增收萬元以上。執著進取的圖強人,正在為改革轉型和創新發展中獲得新生不懈努力。
(作者系大興安嶺地區圖強林業局局長)
責任編輯/徐朝 xuzha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