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建國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魏建國
法治,是國家振興、民族復興的基石。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依法治國已經成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社會主義法治思想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黨肩負著領導立法、支持司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的任務,需要更好地發揮法治在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中的規范和引領作用,以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將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協調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提供一個強有力的組織基礎。只有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形成強大合力,才能確保基本方略和重大舉措落到實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就是為了統籌領導方方面面的工作,科學、有序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為法治中國建設提供組織保障。隨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不斷深入,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能發揮更加基礎性的作用。有這樣一個強有力的領導小組,可以更好地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過程,可以統一全國人民在依法治國方面的認識、思想和意志,不斷形成和深化依法治國的實踐基礎。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還可以與時俱進地出臺一系列關系法治中國建設的重大決策,不斷發現推進依法治國中出現的新情況,及時解決新問題,提出新舉措,這將對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具有深遠的影響。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的成立,讓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有了頂層領導,將有利于充分發揮立法、執法、司法機關各自的作用和積極性,讓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合力變得越來越強。對于我省來說,按照中央部署,我省通過成立領導小組可以從省情實際出發,將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整體納入到法治黑龍江建設的軌道,實行法治政府建設與創新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相結合。可以預見,在領導小組的帶動下,能夠在新時代不斷深化法治黑龍江建設,努力營造優良的法治環境,為全面深化改革,走出黑龍江全面振興新路子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講話中提出法治中國的重要論斷。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式確認了這一概念,并作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重大部署。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法治中國建設的初步思路,科學系統地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工作布局和重點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這是對立法工作的總體要求。遵循憲法進行立法是立法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是全面依法治國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首要環節,也是執法、司法、守法的根本基礎。為了更好地依法立法,最核心的是要依憲立法,立法只有符合憲法精神,才能使立法工作有序有度,實現維護法治統一的目標。其次,要貫徹黨的方針政策,使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統一起來,形成全社會一體遵循的行為準則;再次,立法要嚴格按照《立法法》規定的原則、權限、程序進行,規范立法行為,提高立法質量,實現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的目的。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則能為公共秩序和社會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厲行法治的內在要求是明確政府權力邊界,政府必須依法行政,嚴格依法行政能為優化發展環境奠定基礎,為公民的合法權益提供保障,堅持用制度規范和約束公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依法設定權力、規范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公正司法的基礎則是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通過明確責任,強化問責可以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同時建立有整體性的配套制度,將司法改革向縱深推進。對于我省來說,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法治黑龍江建設需要在立法層面建立健全立法項目論證制度,進一步明確法律顧問職責和聘請條件,充分尊重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在立法中的審議意見,同時科學選擇立法項目、科學運用立法方式,不斷提升立法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水平。在執法層面逐步建立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不斷完善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行為,切實防范“執法任性”,健全執法體制、規范執法行為的諸多努力必將帶來行政執法的持續改進,讓人民群眾從具體執法案件和執法活動中,愈加強烈地感受到公平正義。通過逐步落實司法責任制,要讓法官、檢察官對案件質量終身負責。此外,還要在全省全面實施立案登記制改革,開展解決“執行難”專項行動,徹底解決“立案難、訴訟難、執行難”的頑疾,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帶頭尊法守法用法,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社會主義法治的真諦,在于每個人,特別是黨員干部的真誠信仰和忠實踐行。牢固樹立法治信仰和法治觀念,是依法治國的內在動力,更是法治中國的精神支撐。
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守法用法是實現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常態化的根本保障。只有牢固樹立法治理念,恪守法治精神,才能確保公權力在行使時不偏離法治軌道,所作出的政策舉措符合群眾意愿。尤其是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應該成為各級領導干部的一個必備的能力和素質。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全面依法治國有條不紊地推進,讓各級領導干部更加自覺地踐行法治不動搖,進而提升黨委政府的公信力,促進全社會法治氛圍的形成。同時,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需要全體公民能從內心尊崇、敬畏、信仰法律,黨的十九大報告重點指出提升全民族的法治素養要和尊法緊緊聯系在一起,真正形成尊崇法律、敬仰法律的風氣。因此,更加需要全方位無死角地進行普法宣傳教育,進而為法治中國建設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通過廣泛的普法宣傳教育,能有效增強法律服務的主動性和針對性,讓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為全社會的基本遵循,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讓法治真正成為一種全民的信仰。黨的十九大報告還著重強調了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法治文化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要求,通過發揮法治文化的滲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更好地實現良法善治。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需要不斷拓展法治文化宣傳的空間,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司法機關通過借助新媒體增強了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聯系,讓人民群眾通過網絡立體直觀地感受法治場景,讓人民群眾能身臨其境感受法治進步,創造出更加有效的普及法律知識、傳播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的新載體。同時,隨著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不斷深入,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特別是對于我省來說,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等優秀精神資源中蘊含著豐富的法治文化基因,通過弘揚黑龍江省優秀精神資源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用良好的道德風尚引領全省上下自覺守法、維護法律權威,在全省更加鮮明地樹立起尊法守法光榮、學法用法得益的法治文化導向。
法治興則國家興、民族興。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也邁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法治發展和建設呈現出一系列新的階段、新的任務和新的特征,通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將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強法治中國建設,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起磅礴力量。
本文系黑龍江大學省長特別委托項目“龍江法治精神與法治文化建設研究”(編號16XWZ001)及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基地項目“城市化與法治文化建設的協同性研究”(編號HDJDZ20160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黑龍江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賈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