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海峰 劉玉東 郭占坤
“紅色引擎”推動轉型振興
——寶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黨建工作側記
■ 李海峰 劉玉東 郭占坤
成立短短十數年的時間,寶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闊步前行,從一個小型煤焦企業發展成為民營上市公司:2003年6月,注冊成立七臺河寶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沖進黑龍江省企業50強、民營企業納稅50強;2011年3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目前總市值170億元左右;2016年6月,更名為寶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堅定信心向新材料產業轉型發展。目前,公司下設20個生產廠、9個全資子公司、3家科研機構、控股4家公司、參股4家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19億元,上繳稅費超過31億元,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近萬個。
成績來之不易,背后更離不開黨的建設這一“紅色引擎”的助推。多年來,在各級黨委的關心支持下,公司堅持把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把黨的組織和政治優勢不斷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助推企業轉型發展,實現了黨建工作與企業健康發展“雙贏”。
隨著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員工人數不斷增多,凝聚人心和力量成為擺在公司面前的一道難題。“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按照“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黨的活動就開展到哪里”的思路,公司通過建立黨建聯系點、派駐黨建指導員等方式,將黨旗牢牢插在寶泰隆這塊陣地上。
在七臺河市委的幫助指導下,公司聘請了專職黨委副書記,確定了黨建工作要“有利于企業生產經營、有利于增強企業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員工素質、有利于企業健康發展”的思路,充分發揮黨建“紅色引擎”的作用,以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增強企業向心力,在實踐中嘗到了做好黨建工作所帶來的“甜頭”。
2010年起,寶泰隆黨委每年“七一”都表彰一批優秀黨員,并在表彰年度內為他們月漲工資300元,連續3年受到表彰的黨員將固定每月增長300元工資。幾年來,共表彰黨員80名,2名黨員獲得了固定工資。通過激勵,黨員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公司最險重的工作,都是黨委請纓、黨員牽頭落實。在生產中,通過設置黨員安全生產“監督員”,連續多年實現安全生產無重大事故;通過建立黨員關鍵時刻“突擊隊”,先后承擔急難險重任務30多次,為公司節資增效4000余萬元;通過發揮黨員關愛企業“帶頭人”作用,累計完成大小技改項目1000余項、獲得專利127項。
“雙向培養”是寶泰隆黨委的又一典型做法,通過建立“把生產經營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生產經營骨干”的“雙向培養”機制,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動力。在“雙向培養”中,有30名黨員獲得中級技術職稱、68名黨員成為崗位能手,75名技術骨干被培養成為黨員,22名年輕黨員被提拔為部門或廠級領導,占同級行政負責人總數的35%。
黨員成為公司的中流砥柱和助推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目前,公司黨員發展到233名,500余名員工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寶泰隆黨委也先后榮獲全國非公企業“雙強百佳”黨組織、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2010年以來,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及繼后的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焦炭主業產能過剩,公司發展陷入困境。面對煤焦市場持續低迷,在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下,如何提振經濟、走出困境,成為擺在公司發展面前的重大課題。
黨的十八大給出了發展路徑,提出要“強化需求導向,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健康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七臺河市也成為了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市、國家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發展發表兩次重要講話,對黑龍江全面振興發展寄予厚望,提出“五頭五尾”“三長三短”的重要論述,不但為黑龍江的振興發展指明了方向,更為寶泰隆公司開出了轉型發展的“藥方”。
七臺河市委、市政府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區域經濟轉型發展把脈支招,通過主要領導包保,落實各級優惠扶持政策,助推企業走出困境。堅持把產業園區作為招商引資、服務項目、轉型升級的主陣地。
2014年,公司投資30.6億元,建設焦炭制穩定輕烴項目,改原有加工冶金焦為生產化工焦,合成穩定輕烴。同年,公司又與龍煤礦業集團公司共同出資26.9億元,建設煤制芳烴項目。這些項目示范引領焦化行業走出困境,擺脫對鋼鐵行業的依賴,真正實現向煤基清潔能源產品升級。
2015年,公司著手開展石墨烯制備技術研究,使制備技術從“公斤級”發展到“噸級”,攻克了層數可控技術難關。2016年1月,公司自主研發的3.6噸石墨烯中試裝置通過調試。2017年1月,150噸石墨烯項目成功投產(100噸化學法、50噸物理法)。同時,5萬噸/年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已引進新的戰略投資伙伴,正在注冊新公司;新建孵化器1.6萬平方米,已引進4戶域外企業完成簽約。
黨的十九大吹響了新時代繼續奮斗的號角,對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論述,“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決策為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標志著民營經濟將迎來新的歷史機遇和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目前,公司正在與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科研院所深入開展石墨烯及下游應用技術研發,計劃將電熱轉化膜、遠紅外電熱壁畫、導電纖維等20余項石墨烯下游應用發明專利技術轉化,實現全產業鏈布局。“十三五”期間,寶泰隆將結合其特有的密林石墨資源、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基礎、稀有工業氣體、現代化污水處理廠,依托量產石墨烯、針狀焦等資源優勢,借助七臺河高新區新材料產業園,爭取利用3~5年時間,建成世界一流、東北最好的清潔能源新材料企業,同時助推七臺河市在2~3年內成為國內一流石墨烯應用平臺、特色產業基地,石墨新材料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
新時代有新使命,需要有新的擔當和作為。寶泰隆公司有信心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繼續發揮好“紅色引擎”作用,把企業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在全面振興發展新征程上譜寫新篇章。
(作者李海峰系中共七臺河市新興區委辦公室副主任;劉玉東系中共七臺河市新興區“兩新”組織工委副書記;郭占坤系中共七臺河市新興區缸窯溝社區工委副書記)
責任編輯/杜金瑩dujinying@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