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寶珠
深化政治巡視推動黨內政治生態實現根本好轉
■ 李寶珠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政治巡視,堅持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不動搖。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就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覺悟,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忠誠履行黨章賦予的監督職責,堅持問題導向,深化政治巡視,發揮利劍作用,實現黨內政治生態根本好轉。
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化政治巡視就要強化政治建設“首位”意識,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黨的政治建設的統領地位,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來抓,把講政治的要求貫穿于全面從嚴治黨全過程,保證黨員領導干部時時、處處、事事講政治。
一是嚴明政治紀律。加強對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和黨章黨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著力發現無視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我行我素、無所顧忌,違反“五個必須”要求、搞“七個有之”等活動的問題,堅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持“四個服從”,確保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在基層真落實、不走樣、不打折。
二是保持政治定力。加強對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監督檢查,著力發現少數黨員領導干部理想信念弱化、精神極度空虛、思想消極頹廢、價值觀發生偏差等問題,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經受住各種誘惑和考驗,鑄牢理想信念宗旨之魂,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公仆本色。
三是提升政治能力。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能力的監督檢查,著力發現政治站位不高、全局大局觀念不強、缺乏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問題,督促黨員領導干部注意加強政治歷練、積累政治經驗,增強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自覺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動,使自己的政治能力與擔任的領導職責相匹配。
四是強化政治擔當。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政治操守、政治品格的監督檢查,著力發現那些不問政治是非、不講政治原則,在大是大非面前無動于衷、置身事外,見風使舵、投機鉆營,遇到重大政治事件和敏感問題沒有態度,甚至故意耍滑頭、當“墻頭草”等問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面前,堅持原則、敢于擔當、敢于亮劍、敢于碰硬、敢于攻堅、敢戰能勝,關鍵時刻能夠站得出來、頂得上去。
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這個要求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深化政治巡視就要壓緊壓實黨建責任,堅持重點發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堅強戰斗堡壘。
一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加強對落實“三會一課”等基本組織生活制度的監督檢查,著力發現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突出政治功能,打基礎、補短板,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擴大黨內基層民主,推進黨務公開。加強帶頭人隊伍建設,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增強黨的意識、黨員意識。
二是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加強對執行民主集中制各項制度情況的監督檢查,著力發現發揚民主不夠、正確集中不夠、維護團結不夠、開展批評不夠的問題。堅持集體領導制度,反對各自為政,維護領導班子團結。
三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加強對執行《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情況的監督檢查,力求把問題揭擺開來,不搞藏著掖著,牢牢抓住不放,狠抓整改落實。要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不斷培厚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壤。
四是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加強對執行選人用人規定情況的監督檢查,著力發現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廉潔關,匡正選人用人風氣。嚴格落實好干部標準,真正把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養起來、及時發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確保精準科學選人用人,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當前,一些黨員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深化政治巡視就要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保持戰略定力,持之以恒正風肅紀,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一是不折不扣落實“兩個責任”。加強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等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各級黨組(黨委)和領導干部切實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始終保持擔當斗爭精神,保持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切實把管黨治黨的螺絲擰得更緊,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
二是堅定不移糾治“四風”。加強對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力問題的監督檢查,堅持、鞏固、深化作風建設成果,決不許“四風”反彈回潮,堅決打贏作風建設持久戰,形成持續震懾。要不斷增強對人民群眾的感情,提高做群眾工作的本領,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利益。加強紀律教育、強化紀律執行,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自覺踐行“三嚴三實”,推動黨風政風全面好轉,帶動民風社風向善向上。
三是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加強對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認真貫徹落實省委《關于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辦法(試行)》,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立足抓早抓小、動輒則咎,治“病樹”、正“歪樹”、拔“爛樹”,維護好“森林”。堅持開展經常性、針對性、主動性的紀律教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黨員干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十九大報告深刻闡述了對當前反腐問題的清醒認識,指出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深化政治巡視就要把反腐旗幟高高舉起,緊盯黨風廉政建設和突出的腐敗問題,堅持巡視無禁區、無例外、全覆蓋,堅持零容忍、重遏制、長震懾,充分發揮巡視工作標本兼治的戰略作用,鞏固減存量、遏增量成果。
一是盯住重點人員。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各級一把手的監督檢查,緊扣“六項紀律”,突出高壓態勢下仍然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而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要把政治腐敗和經濟腐敗相互交織作為重中之重,用巡視監督利劍警醒黨員領導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二是盯住重點崗位。加強對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的重點崗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監督檢查,落實黨內監督各項制度,發揮巡視監督與民主監督相結合的優勢,強化黨的自我監督和群眾監督。把監督工作往深里抓、實里做,確保監督沒有死角、不留空白。
三是盯住重點事項。加強對資金管理、資產處置、資源配置、資本運作和工程項目等方面的監督檢查,以關注重點事項帶動基層建設強起來。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強對落實精準扶貧政策措施、扶貧民生款物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嚴厲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四是盯住重點問題。加強對行政審批權、行政執法權、干部人事權和資產經營權等方面的監督檢查,著力發現搞權錢交易、以權謀私、利益輸送的問題,強化對領導干部權力的監督制約,以解決重點問題推進基層管黨治黨嚴起來。深化標本兼治,形成不敢腐的持續威懾,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籠子,增強不想腐的思想自覺,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作者系中共黑龍江省委第一巡視組正處級巡視員)
責任編輯/趙嘉賓zhaojiabi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