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偉
蘇州工業園區星海醫院康復科,江蘇蘇州 215000
針灸聯合丹紅注射液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分析
胡建偉
蘇州工業園區星海醫院康復科,江蘇蘇州 215000
目的針對腦梗死患者按照丹紅注射液協同針灸進行治療的實際效果加以觀察。方法在該院于2016年1月—2017年2月間所接收的腦梗死患者中隨機抽選100例,本著盲選原則選取組內50例患者,單使用丹紅注射液治療,為對照組,另50例患者則輔以針灸治療,為觀察組。針對療效間差異進行觀察。結果觀察組在該次治療中整體有效率高達96.00%(48/50),高于對照組82.00%(41/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腦神經功能評分情況同樣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腦梗死患者采用丹紅注射液與針灸聯合治療的方案實施治療,可有效提升臨床針對該部分患者診治效率,將患者腦神經損傷控制在最小,對于保障該部分患者預后生活質量同樣具備有顯著作用。
針灸;丹紅注射液;腦梗死;療效
心腦血管類病癥一直屬于臨床最為常見病癥類型,中老年群體為主要病發對象。在我國老年人口數量持續增加的情況下,心腦血管類患者數量也呈現出持續增加的趨勢。其中腦梗死為病發率極高的心腦血管類病癥之一。該類患者主要表現為腦動脈收縮,出現血栓,進而導致患者腦組織缺血等癥狀,嚴重時更會導致患者腦組織出現死亡,危及到患者生命。該癥存在有極高的致殘率以及致死率[1]。在醫療技術持續完善下,該癥致死率得到有效控制,但患者預后依舊不理想。為進一步提升臨床針對該部分患者綜合診治效率,該次該院就針對丹紅注射液連同針灸在該部分患者治療中綜合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在該院于2016年1月—2017年2月間所接收的腦梗死患者中隨機抽選100例,本著盲選原則選取組內50例患者,單使用丹紅注射液治療,為對照組,另50例患者則輔以針灸治療,為觀察組。分析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可知,觀察組主要由男性27例,女性23例構成,年齡于 56~75 歲間,均值為(62.25±1.85),而對照組則涉及到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齡于53~78歲間,均值為(63.95±1.77)。綜合對上述各方面數據對比可知,兩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在病癥穩定后均接受常規治療,主要包括使用抗血小板凝集藥物進行治療,并確?;颊咴诨謴推陂g,血壓處于穩定狀態,且在恢復期間需指導患者盡量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類食物的攝入量。在此基礎上,對照組使用丹紅注射液(國藥準字Z20026866)治療,取20 mL與注射用生理鹽水250 mL進行混合滴注,進行1次/d。觀察組則需要在此治療的層面上實施針灸治療。針對上肢功能障礙患者,需要對曲池、外關、合谷等穴位進行針灸,而針對下肢功能性障礙患者則需要對足三里、環跳、昆侖以及解溪進行針灸,而針對有面部功能障礙患者,則需要對太陽穴、四白、陽白以及地倉進行針灸。該次針灸治療中選用30號針,結合不同穴位以及患者實際情況對刺入深度、角度等進行控制。每次刺入后,留針時間控制在30 min左右,維持10 min左右捻針1次,每周進行5次治療,持續進行8周治療。
結合兩組患者在治療后恢復情況以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對治療效果進行綜合評定。若患者在治療后肢體功能障礙得到有效改善,且神經功能評分相比治療前,下降90%以上,則視為顯效。若治療后肢體功能障礙存在有一定程度改善,神經功能損傷評分相比治療前,下降在60%以上,則為有效。若患者肢體功能障礙未得到任何改善,且神經功能損傷評分不存在明顯變化,則為無效[2-3]。
針對兩組患者綜合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情況進行比較[4]。
該次研究中與兩組患者有關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并按照平均值±標準差(s)對計量資料進行表示,以t檢驗,而計數資料則以[n(%)]表示,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在該次治療中整體有效率高達96.00%(48/50),主要存在有顯效患者30例,有效患者18例,高于對照組82.00%(41/50),存在有顯效患者21例,有效患者20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治療前 NIHSS評分為(26.85±1.85)分,對照組為(27.04±1.77)分,對比可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觀察組 NIHSS 評分為(75.69±1.99)分,對照組為(51.25±1.67)分,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13.584)。
腦梗死屬于臨床最為常見腦血管病病類型,其存在有極高的致死率,若救治不及時,很容易導致患者喪失生命。受到腦部血管閉塞的影響,患者腦組織功能將受到一定程度損傷,嚴重時更可能導致腦組織因缺血、缺氧而出現死亡。在治療方案持續完善的情況下,臨床對于該類患者致死率得到有效控制,但患者預后生活質量依舊不理想。結合臨床實際可知,多數患者會伴隨后功能喪失的情況,其中以肢體功能喪失,語言功能喪失等最為常見,將對患者預后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更會導致其出現巨大心理壓力,進而導致其生活質量持續降低。為此,采用何種方式對該部分患者預后生活質量進行改善更為臨床以及社會所關注[5]。
丹紅注射液為臨床用于腦梗死患者后續治療的常用藥物,其在活血化瘀的層面上具備有顯著功效。其藥物成分以丹參、紅花為主,其能對患者閉塞血管進行有效擴張,并能達到改善患者血液粘稠度的作用,進而針對患者腦部缺血、缺氧癥狀進行改善。基于其在活血化瘀、舒筋活絡方面的功效,其已作為臨床對腦梗死患者治療中常用藥物。為達到促進患者受損功能迅速恢復的目的。中醫認為腦梗死(中風)主要因氣血運行不暢通,患者血氣不足而導致。針灸屬于中醫治療中最為傳統且使用率較高治療方案,在對穴位進行刺激的情況下,可起到通經活絡的作用,傳導經氣。在針灸的作用下,能達到補益氣血的作用。通過對損傷部分對應穴位進行針灸治療,能起到對周身血液循環改善的作用,對于增加腦部血流供應,促進受損肢體功能恢復等均存在有積極意義[6]。
通過該次研究可知,按照丹紅注射液與針灸聯合治療的觀察組在整體治療有效率以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上均存在有顯著優勢,由此可見該治療方案的有效性,能幫助該部分患者受損功能得到恢復,對于提升其預后生活質量同樣具備有積極意義。
[1]王秋紅,杜栩名,杜雅蘭.針灸聯合丹參注射液治療腦梗塞的臨床效果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6,15(S1):282-283.
[2]張建.丹紅注射液聯合地塞米松治療腔隙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24(5):47-48.
[3]郭強,趙歡,雷星星等.丹紅注射液聯合常規療法治療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J].中醫雜志,2016,18(2):131-135.
[4]王新偉.針灸聯合康復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24(5):235-236.
[5]張宏軍,董瑩發.丹紅注射液聯合法舒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80例臨床療效分析[J].甘肅科技,2014,18(20):131-132.
[6]李琦.丹紅注射液與西藥聯合治療腦梗死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10):171-172.
R246
A
1004-6569(2017)07(a)-0183-02
2017-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