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妙軍
遼寧省興城市92853部隊,遼寧興城 125109
當前,人類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食源性疾病備受關注,且已經成為了全球最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食品安全惡性事件屢見不鮮,同時新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大規模出現,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食源性疾病均未得到嚴密的控制,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健康。食源性疾病常發于軍隊,且難以控制其發病,防控工作十分嚴峻。為了掌握興城市92853部隊食源性疾病流行現狀和發病規律,為防止對策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重點分析了2016年間該部隊食源性疾病監測數據,現將調查過程匯報如下。
該研究全部監測資料均來源于興城市92853部隊衛生科于2016年間食源性疾病檢測數據。
使用Excel軟件指定食源性疾病暴發數據庫,錄入暴發事件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歸類統計季節、月份、致病因素、致病食品、引發因素等。
2.1.1 基本情況 2016年興城市92853部隊共爆發10起食源性疾病,累積發病200例,住院治療50例,無死亡病例。相比于2015年,該部隊食源性疾病起數減少了40%,發病人數也降低了17.54%,住院人數降低了50.66%。
2.1.2 食源性疾病時間分布 2016年期間共檢查出200例食源性疾病中,其中1月8例,2月9例,3月11例,4月10例,5月20例,6月50例,7月40例,8月38例,9月7例,10月3例,11月4例,12月0例。分析數據得知,從5月份開始,興城市92853部隊食源性疾病人數逐漸增加,6月份最多,因此夏季則是食源性疾病高發時期。
2.1.3 食源性疾病診斷類型分布 分析動物性食品造成的食源性疾病中,肉和肉制品起數最多(88.00%),其次為水產品(10.55)、蛋和蛋制品(1.45%);植物食品造成食源性疾病中,果蔬類所占比例最大(78.32%),其次為谷類(18.33%)、豆類(4.25%);其他食品中調味品所占比例最大(65.35%)。
2.2.1 診斷類型 細菌性食源性疾病患者為122例,所占比例為61.1%,病毒性患者為6例,比例為3.0%,化學性患者為4例,占2.0%,真菌性患者為3例,占1.5%,不明原因者有65例,占32.4%。
2.2.2 臨床癥狀 有發熱癥狀者為41例,占20.5%,腹瀉者為137例,占68.5%,腹痛者為136例,占68.00%,嘔吐者為53例,占26.50%。各種癥狀的發生率為:腹瀉>腹痛>嘔吐>發熱。
當前食源性疾病暴發對人類生命和健康危害大,使得個人和社會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和心理壓力,因此政府和相關機構尤為注重。食源性疾病和其他傳染病疫情不斷出現,對軍隊官兵健康影響大,已經發展成為了社會公共衛生問題,使得軍隊醫療衛生機構面臨著嚴峻的傳染病防控挑戰。有效防控各種食源性疾病在部隊中的發生的傳播,是保護報道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增強展動力的重大保障[1]。基于此,該研究提出如下幾點防控對策:
①提升思想認識。要切實增強食品衛生安全觀念,將食品衛生安全放在首位,將食品衛生安全當成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將愛衛會與營連衛生預防領導小組作用體現出來,在組織層面上保證食品衛生安全。要利用“蘇丹紅”“三聚氰胺”“廋肉精”等食品衛生安全事件案例,抓好食品衛生安全警示教育,確保全體官兵意識到部隊食品衛生安全存在的問題,提升自己的責任感與緊迫感,為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②宣傳食品衛生安全常識。在衛生常識教育過程中,要增加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內容,選擇廣播、網絡、板報等方法,為官兵普及科學飲食知識,促使其增強食品衛生安全防范意識,同時也讓飲食保障人自覺落實食品衛生安全標準與制度。
①健全食品衛生安全基礎設施。要將食堂建設標準落到實處,確保衛生設施配套、功能間布局科學,并不斷優化操作流程,改善官兵就餐環境。要從部隊具體情況出發,配置一定數量快速檢測檢驗設備,保證可以將食品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質檢測出來。這樣才能將科學依據提供給現場衛生監督,讓其更具針對性與時效性。
①建立信息共享制度。應和地方動物檢疫機構、食品衛生監督機構等加強聯系,盡快建立起軍地食品衛生安全信息溝通渠道,全面掌握駐地重大動物疫情與食品衛生安全信息,對部隊食品供應種類作出合理調整。要利用地方食品安全監測網和軍隊疫情直報系統等,完善食品衛生安全監管網絡,嚴格落實定期通報和通聯制度,有效共享食品衛生安全信息[2]。②建立應急處置制度。要提前制定好食品衛生安全應急處置預案,將人員、物資、技術等儲備工作做好,主要出現食品衛生安全事故,要保證快速反應和妥善處置。要加大應急處置程序、應急救援知識與技能等培訓力度,不斷提升應急處置能力。③建立部門聯動制度。要通過突擊、普查和抽查等方法,加大食品衛生檢查力度,將食品衛生安全信息與監督檢查狀況公布出來,提高全體官兵的重視程度,發動他們參與進來。要實行基層部隊食品衛生安全報道制度,生活服務中心、營連伙食單位與食品衛生監督人員要加強聯系,保證將食品衛生安全問題準確查找出來。
①加強經常性衛生監督。防疫軍醫要主動深入基層營連伙食單位,督促其將食品衛生安全制度落到實處,主要內容包括炊事人員衛生、健康體檢與衛生知識培訓情況,餐具消毒、食品留驗與驗收等制度落實情況,對于查找出的問題,必須責令相關人員盡快整改。②加強重大節日聚餐衛生監督[3]。這是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應做好食品采購與檢疫工作,對于重大節日食品的供應,應保證是正規食品進貨渠道,所有食品均要有衛生檢疫合格證,在源頭上避免出現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③加強執行任務期間衛生監督。執行任務時通常環境較差,衛生設施簡陋,在開展食品衛生監督工作時,應將側重點放在食品運輸、儲存和加工上。同時要做好防蠅、防鼠、消毒等防護措施,妥善處理垃圾,避免食用污染、有毒、腐敗變質食品造成食品安全問題。
[1]李旗,李芳,韓璐,等.病例對照研究和Logistic回歸分析在食源性疾病爆發事件中的應用[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6,22(7):14-16.
[2]趙桂華.食源性疾病的風險控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7(9):2-4.
[3]蔡培景.食源性疾病帶來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及控制對策[J].食品安全導刊,2017(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