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應霞
(西北師范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70)
我國消費信貸發展問題
萬應霞
(西北師范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70)
消費信貸是指為了生活需要,金融或商業機構以貨物、貨幣等形式向有一定支付能力的消費者提供信用,消費者在將來的某個時期償還的一種信貸行為。消費信貸在現代市場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經濟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近些年我國的消費信貸有一定突破性的發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分析消費信貸的發展現狀并提出促進消費信貸發展的一些建議。
消費信貸;發展現狀;阻礙因素;促進對策
消費信貸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用信貸手段促進商品銷售的有效方式,是貨幣信用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國消費信貸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但真正迅速發展卻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我國消費信貸處于試點試探階段,消費信貸發展緩慢,信貸規模小,品種少。但是在1997受到金融危機嚴重的外部沖擊之后,我國的出口規模減少、投資消費嚴重不足,這種嚴峻的經濟問題已經影響到了就業。因此,我國政府支持和鼓勵開展消費信貸業務。
我國消費信貸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但是真正的發展卻是在20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是重要的分水嶺,也是促進消費信貸發展的因素。1997之前,消費信貸僅限于住房、汽車還有助學貸款等一些有限領域的貸款。但是在這之后,消費信貸不論是從貸款金額還是貸款種類都得到了突破性的發展。1997年底,我國消費信貸規模僅有172億元,1999年全國貸款總額達到1396億元,到2006年更是達到了2.4萬億元。在信貸規模擴大的同時,信貸結構也日益變化和完善,消費信貸品種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已經從最初的單純消費信貸發展到10多個信貸品種: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助學貸款、醫療貸款、旅游貸款、大件耐用消費品貸款等。
從消費信貸的發展來看,我國消費信貸的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0年到1997年,我國消費信貸處于初始起步階段。我國金融機構開始消費金融的起始點是1990年建設銀行在廣東省個人住房消費貸款業務,這是由于在我國住房制度不斷改革的過程中,為了讓中國居民能夠早日購買住房國家開始推動的住房貸款。在此之后,工行也推出了相關的業務,并且成立了房地產信貸部門,開始發展消費信貸業務。但是這個階段的消費信貸主要集中在住房貸款上面,相關的政策鼓勵特別少,所以發展的特別緩慢。
第二階段:1998年到2003年,我國消費信貸處于快速發展階段。1997年正是金融危機而且我國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時期,從1998年開始,全國都停止了單位分房,住房制度改革又進入了新的階段。1998和1999兩年許多關于個人消費貸款的文件相繼發布,標志著住房、汽車、耐用消費品等多種消費信貸業務逐漸趨于成熟,市場經濟初步形成。從1998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的信貸從依托行政管理逐漸轉向市場化調控,在防范信貸風險的前提下提倡各個商業銀行創辦不同種類的消費信貸業務,促進了消費信貸多元化發展。
第三階段:2003年到2009年,我國消費信貸調整發展階段。2003年之后我國的經濟發展出現奇怪的變幻莫測的現象,宏觀經濟的變化形式也是比以前的發展更為復雜。從2003年開始到2006年之間,國家開始頒布限制房地產市場中的投機投資需求的政策,提升了貸款的利率而且增加了貸款的限制條件。與此同時汽車貸款市場由于違約率的上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國的消費信貸在這個階段處于低谷期,增長率從2003年的49.49下降到2006年的9.37%。2007年由于我國貨幣政策從“穩健”轉向了“從緊”,促進了消費信貸的增長,所以我國的消費信貸又有了一定的反彈,增長率又達到了36.06%。除此之外,這一期間出現許多房地產的投機者是促進消費信貸增長的另一原因。到了2008年,房價開始下降這使得在2007年反彈的消費信貸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回落至2008年的13.36%。2008年我國有過四次降息,就是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并且刺激消費,于是在2009年消費信貸的增速達到了48.37%。
第四階段:2009年至今,我國提出消費金融,步入消費金融成長階段。消費金融的提出可謂是消費信貸的創新,消費金融產品比傳統消費信貸產品的融資額度更小,貸款流程更便捷,產品及服務更靈活。2009年7月,在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之后,消費金融在我國四個城市中開始試點,到2013年9月銀監會擴大了試點范圍,新增十個城市,并允許民間資金的介入。在這之后,許多消費金融公司紛紛成立,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工商銀行成立了個人消費中心,集中辦理信用貸款和線上消費類貸款;各路電商的消費信貸產品也互相競爭的十分激烈,比如京東白條和螞蟻花唄。我國消費信貸的線上線下共同發展,加快了消費信貸的發展速度,使得我國的消費信貸現在處于一個快速發展階段。
(一)消費者的傳統消費觀念
中國傳統的消費觀念有兩個明顯的特點,其一,量入為出排斥享樂主義;其二,不愿意借錢消費的自給自足消費。這種崇尚節儉、自給自足的消費觀念從根本上影響著我國消費信貸的發展。在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我國一直有一個“高儲蓄現象”,這種現象在發達國家來看一直是中國的一個謎。如今,對外開放和交流已經越來越頻繁,而且受到高水平教育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在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加之現在對于未來一切的不確定性的影響,人有一部分人不能接受“提前消費”的觀念。
(二)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
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并不完善,我國居民在進行消費信貸決策時,社會保障制度并不完善,養老、醫療等方面保障性并不大這些因素會影響他們的投資意愿。進一步,大部分的消費者都是風險厭惡型的,未來的不確定性使得許多消費者不能夠像發達國家的消費者一樣提前消費,他們會更加傾向于預防性儲蓄或者只進行必要的消費開支。
(三)政策與法律的不健全
我國現有的消費信貸的規范性文件層次較低,都是以行業規范的目的出現的,比如,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汽車消費貸款管理辦法》,1999年的《開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的指導意見》。自此之后,我國再也沒有出臺過相關的規范性的調節消費信貸的相關法律,但是,我國的消費信貸已經有了很大程度上的發展,以前的一些關于消費信貸的法律已經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滿足現行的消費信貸關系。
(四)互聯網消費的風險
互聯網消費是最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互聯網消費信貸業務的信用環境還比較落后,違約率的控制比商業銀行傳統的信貸業務要困難的多,法律保障也不夠完善,生活中常常有因為互聯網信貸被騙的案例出現,這樣的信貸環境使得大多數的消費者不敢輕易嘗試。大學生是互聯網信貸的主要組成部分,調查發現超過80%的大學生有使用過互聯網信貸,但是使用過的大學生中有64%的同學對于消費信貸的安全性持懷疑態度。
(一)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樹立現代消費觀,并且提高消費者消費信貸能力
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配套設施供應水平較弱,消費商品的質量問題等等都影響了消費者的預期風險,他們認為只有自己手中持有存款才是最有保障的生活?;谶@種傳統的消費觀念要給予一定的引導,讓他們改變現有的消費觀念、改善居民心理預期。可以通過業內專業人士大力宣揚消費信貸的優勢與好處,并切切實實為滿足消費者的信貸需求做好各項工作。與此同時,要提高消費者的信貸能力,從收入來看,想要提高消費信貸的能力就有增加消費者的收入,讓消費者擁有更多的資金,我國居民貧富差距較大,且地域優勢較明顯,東部經濟明顯優于中西部,減少貧富差距、優化資產分配制度,促進經濟轉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收入水平,提高消費者的信貸能力。
(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可以改變居民的心理預期,促進消費信貸的發展,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收入沒有大幅度的增加,居民更多的行為是選擇儲蓄而不是消費,這樣就會影響消費信貸的發展。首先,在我國目前經濟的大環境需要進一步完善失業保險制度。積極發展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等社會保障制度事業??梢詫l展商業保險與構建社會保障體系相結合,使得保險成為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補充。其次,要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一些法律法規,規范社會保障制度的服務工作,提高社會保障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三)建設我國消費信貸的法律環境
加強消費信貸的立法工作,為我國消費信貸提供法律上的支持。目前,需要一個全國性的法律,對消費信貸的主體、對象、程序、方式以及消費信貸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做出一個明確的規定,美國的《消費信貸法》就是很好的參考。在消費者的評級以及擔保方面也要做出一定的規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個人信用評級體系以及完整的擔保法律,這樣可以使消費者有一定的安全感,能夠更好的接納消費信貸市場。
(四)完善我國互聯網消費信貸的風險控制體系
近些年互聯網是一個急速發展的媒介,不論是什么行業一旦與互聯網巧妙連接并將取得快速的發展。消費信貸想要打通互聯網這一條路徑那么就要建立完善的互聯網環境。首先,必須要實現所有互聯網用戶的實名制認證,以保證所有信息的透明。其次,需要建立關于互聯網信貸的一些法律法規,包括互聯網信貸的評級方法、信貸中涉及的一些條款比如金額、利息、期限的規定還要對還款以及違約做出一些規定,最好是能夠頒布有關于這一方面的一些法律,對于消費者以及提供互聯網信貸的機構作出一些限制。
[1]董衡一,《我國消費信貸發展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6(6)。
[2]高蓉蓉,《行為經濟學視角下的消費信貸決策行為及其風險分析》,[J]經濟論壇,2014(11)。
[3]袁博,李永剛,張逸龍,《互聯網金融發展對中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1)。
[4]胡建光,《我國居民消費金融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1990-2009年》,[J]甘肅金融,2011(1)。
[5]龍游洋,《我國消費信貸的現狀及問題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08(8)。
萬應霞(1995-),女,漢族,甘肅白銀人,本科,西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