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太倉市浮橋鎮九曲小學 李 莉
讀出英語語言之美
——淺析小學生英語朗讀拖腔拖調問題的解決策略
江蘇省太倉市浮橋鎮九曲小學 李 莉
由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教師將大部分時間放在文本內容梳理和重點詞句的講解上,課堂上留給學生朗讀的時間很少,學生普遍存在朗讀拖腔拖調的問題,為此,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從三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小學;朗讀;拖腔拖調;技巧
《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到,“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自然規范的語音、語調將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在小學階段,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學生都普遍存在朗讀拖腔拖調的問題,對話中人物的思想情感,難以被正確地表達出來,學生體會不到真實的情境,影響語言的實際運用。
那么,學生出現朗讀拖腔拖調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有效改善學生這一情況,讓學生正確運用語音語調,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展現英語語言之美呢?
隨著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發展,每學期的英語教材都有學生光盤配套使用,方便學生進行預復習工作。但是,在我校某年級的一項數據調查中顯示,約17%的學生能堅持每天使用英語光盤進行跟讀模仿,約23%的學生偶爾會利用,剩余60%的學生完全不使用。平時,教師布置的口頭預復習作業也基本不完成。課堂上,教師將大部分時間花在文本梳理和知識講解上,帶領學生朗讀的次數就一到兩次。學生除了有背誦作業或在學校課堂上會進行一定量的英語朗讀之外,其余時間不會再利用書本內容進行自主朗讀訓練。因此朗讀量達不到要求,勢必導致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生疏,字詞等不會讀形成朗讀障礙,學生邊讀邊思考單詞發音,詞尾拖音嚴重,從而出現朗讀拖腔拖調現象。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材中的語篇內容,大部分以對話形式呈現,源于生活,也為真實生活服務。學生不熟悉文本內容,融入不到情境中去,就不能去體會人物在對話當下產生的思想與情感,例如悲傷、快樂、憤怒、急躁……人物的語言都會以不同的語音語調來呈現。而學生在朗讀時只是單一的將句中的單詞一個個讀出來,缺少對語音語調高低、強弱和快慢的處理,使語言文字呆板枯燥,拖腔拖調更顯現無疑。
學生朗讀沒有方法,拖音明顯,讀不整齊,是因為學生不了解相關朗讀技巧,如單詞重音、句子重讀、連讀、爆破、弱讀、同化等,升降調與節奏的掌控也是為朗讀加分的關鍵。
每一門學科均有共通之處,但也有不同之處。英語和語文都注重朗讀,側重面卻不同。小學階段,語文學科的內容多以抒情散文和古詩詞為主,在朗讀的過程中通過慢讀來體會行文的意義,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中國文化的熏陶。而英語學科,多數為大白話的對話語篇,淺顯易懂,貼近生活,即學即用。小學生接觸語文朗讀的機會要比英語頻繁,因為缺乏英語交流的社會環境的影響,他們會用語文的朗讀形式來開展英語的朗讀活動,習慣使然,所以拖腔拖調的朗讀問題根深蒂固,屢糾屢犯。
模仿朗讀是指學生運用現有的錄音資源,反復跟讀。小學階段的英語教材錄音為我們提供了標準的語音語調。英語模仿錄音朗讀時要清晰大聲。在初始階段,模仿的句子不能過長,否則學生會有畏難情緒,打擊其模仿朗讀的積極性。如遇長句,可進行分段模仿,先少后多,循序漸進。不斷地模仿朗讀,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和口語表達能力,也能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印象。對文字內容熟悉,學生朗讀時就不會拖腔拖調了。
教師的口語是學生進行語言學習最直接的范本。學生往往會從模仿教師給出的課堂指令開始。如:Good morning/afternoon. Nice to meet you again.Are you ready for my lesson?等,倘若教師能時刻注意自身的語音問題,如到位的元音發音、清濁輔音、連讀、爆破、重讀技巧以及詞尾、句尾的拖音處理,同時又注重升降調的語調之美。學生在長時間的耳濡目染下,不斷向教師良好的語言習慣靠攏,在自我朗讀時就會擯棄拖腔拖調的壞習慣了。
朗讀技巧包括:句子分段處理,句子升降調,單詞的弱讀、重讀、連讀、爆破等。
(1)句子分段處理
小學生缺乏對句子結構和語法結構的分析能力,看到較長的英文句子在朗讀時不知道在何處作停頓,因此朗讀時會秩序不整齊,拖腔拖調。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長句進行劃分,一般根據句子主謂賓成分劃分,或在and/or之前停頓。
(2)句子升降調的處理
在小學階段,學生接觸到的英語句型主要有陳述句、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一般疑問句要使用升調朗讀。如:Is he looking for some juice?↗升調則落在這句話的最后一個單詞juice上,且單詞中元音音標/ju:/的音升調尤為明顯。如果句中有相同類目的單詞或短語并列出現時,要將除最后一項以外的其他內容讀為升調,如:There are some apple juice↗, orange juice↗ and grape juice↘ in the fridge.而特殊疑問句以及大部分陳述句都以降調為主。
(3)單詞的弱讀、重讀、連讀、爆破等的處理
在英語句子中,一般情況下,不影響句子內容的助動詞、介詞、連詞、冠詞等會明顯地弱讀。如:What do you like?中的do you會被弱讀成/d?ju:/。Go along this street, and turn right at the traf fi c lights.介詞at在此句中弱讀為/?t/。
重讀一般用于說話者因個人情感想要強調的內容之處,所強調的內容為動詞、名詞、疑問詞、數詞等一些實詞。如:My mother is cooking breakfast in the kitchen.則強調煮早飯的人是my mother。若My mother is cooking breakfast in the kitchen.則強調媽媽在廚房所做的事情是cook breakfast。
小學英語的教學非常注重語境的創設,教師通過圖片、影像以及故事情節的設計,將文本內容變得直觀形象、生動活潑。學生能盡快融入語境中,體驗說話者的心情、語氣、語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對語句的理解更為深刻,帶著情感朗讀起來就更加生活化,不會拖腔拖調。例如,在新譯林版五年級下冊Unit 1 Cinderella一課中,通過對繼母的兩個女兒的形象鋪墊,學生能體會出兩個姐姐對Cinderella說話時態度的惡劣:“Cinderella, come and help me!”“Cinderella,where are my gloves?”通過情感的影響,學生在朗讀時自然不會拖腔拖調。
(1)讀溜歌謠,強化節奏意識。小學生非常喜歡歌曲、童謠,這些內容讀起來朗朗上口,韻律節奏感強,學生的肢體也會跟隨強烈的節奏感搖擺起來。在這些歌曲和童謠中,也有一些連讀、爆破等朗讀技巧的運用,學生在歡快的學習氛圍中練習了發音,學會了對節奏的把控,也提高了他們朗讀的積極性。
(2)情景表演,深化情感體驗。在情景中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加以理解,并進行角色表演,給學生提供英語交流的機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句子含義,學生能夠參與課堂,在表演過程中發揮想象,提高學習自主性。學生通過情景體驗,能更好地理解語句運用的場合、說話神態和語音語調的變化,朗讀起來就會自然流利,生動形象了。
(3)課外閱讀,豐富朗讀內容。反復朗讀教材內容,學生會覺得缺乏新意。教師可提供或引導學生搜集課外的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材料,進行分析,再由學生自主朗讀,鍛煉學生運用朗讀技巧進行朗讀的能力。
學好語音是學好英語的基礎。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的朗讀訓練與技巧指導,不能縱容學生養成拖腔拖調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多提供朗讀的機會,堅持訓練,一定會有成效,讓學生通過朗讀最直接的展示英語語言的魅力。
陳燕玉. 2017. 如何激發農村小學生英語朗讀的興趣[A]. 教育教學研究:教師發展研究(2017年版第一輯)
楊愛英. 2015. 小學生英語朗讀能力的培養[A]. 《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 2015年7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
葉麗艷. 2015. 提高小學生英語朗讀水平之策[J]. 科技創新導報(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