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黃沙港小學 宋云云
巧借情境,開啟靈動英語課堂
江蘇省鹽城市黃沙港小學 宋云云
本文以情境化模式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為探述要點,闡述其運用意義、策略及注意點,旨在幫助學生在接近真實的語言學習情境中自由、快樂地學習和使用英語。注重情境的生動活潑和人文和諧,有利于學生在自由探索、積極表達中獲得深度感知體驗。探討情境課堂運用,對豐富教學過程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起到一定的推動促進作用,激活學生英語參學激情與潛能,建構富有靈動性的課堂。
小學英語;情境;和諧;人文;協作導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的環境中主動探學英語,幫助他們在接近真實的語言學習情境中獲得深度認知感悟是英語課程標準的重要內容。由此可見,基于優化課堂教學環境背景下的英語教學,更加注重突出情境性引導,讓學生在富有開放性和生活化的學習環境中主動探索求解。情境課堂運用,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學習激情和潛能,便于他們主動調整學習策略;另一方面,有效活化課堂教學過程,給學生提供更為開放、自由化的學習環境氛圍,讓學生能有的放矢地探知,生成敏銳語感和綜合語用技能。
引
特級教師李吉林教師認為,讓學生在情境化課堂中閱讀和交流,讓他們在設身處地地探索中接受豐富語言文化知識,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小學生的學習認知差異與心理年齡特征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多設身處地地為他們創設環境與氛圍,讓他們在身臨其境的過程中感受和運用英語。創設情境課堂,對豐富教學資源與過程,呈現生動活潑的課堂有著正面的遷移推動作用:(1)活化教材資源,便于學生在具有開放性和生活化的學習環境氛圍中主動摘錄篩選相應素材;(2)讓課堂更有動感,便于學生在大膽探索交流中生成敏銳語感和豐富思維;(3)突出主體課堂理念,讓學生能真正地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角不斷彰顯其自身的活力,利于他們在實踐運用中強化感悟體驗。
“解放學生,讓他們在更多自由的空間中主動探索和求知”是教師的首要職責,也是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需求。給學生創設自由表達、自由思考與自由互動的情境,讓他們能真正從心底表達自己的心聲,便于他們在實踐中獲得更多的豐富靈感與語感。
自由情境創設,讓學生走出過度依賴教師講學的境地,如,在六年級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Story time表達中,針對童話故事特征,可以請學生以情景劇展演的形式主動表達文本內容,讓他們有更多的自由表達權。很多同學以小組為單位,明確了編劇、導演、演員、道具、化妝等不同的角色,圍繞“The King is a foolish man”表達主題,將教室布置成皇宮、街道、試衣間等不同的場所,將皇帝、裁縫、隨從、群眾、小孩等不同的角色一一融入其中。很多同學在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中主動發揮想象,通過滑稽的動作、幽默的語言、夸張的肖像等主動呈現教材文本內容,讓他們能夠有更多自我嘗試和實踐運用的機會,幫助他們主動探學英語。
創設自由情境,使學生在栩栩如生的環境中大膽表現,便于他們在自由表述的過程中找到更多方法和經驗,積淀深厚的語言感知。教師多融入學生的互動交流,多給他們相應的指導,幫助他們在主動梳理知識結構體系的過程中收獲更多的知識,形成有效的認知體系。
鼓勵學生在民主的環境中各抒己見,讓他們在備受關注、信任和尊重的過程中主動表現自我,更利于其強化認知感悟,獲得深刻認知。民主情境,就是在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主角的基礎上,讓他們能享受到更多一視同仁的關照,讓他們能夠在充分感受到真實的人文關懷 中找到更多的學習素材和方法。
民主情境創設,使學生帶著激情投入到課堂,如,在四年級下冊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的“故事時間”的教學中,結合“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I like ....”等句型,不妨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實際,圍繞自己喜歡的科目,就“How to learn favourite subject?”主動出謀劃策,讓他們能夠從中找到更多的有意義的方法。有的同學認為學習應該注意日結月累,讓語言文化知識在不斷沉淀的過程中獲得更多豐富的養料。有的同學說,應該保持積極向上和不畏艱難的激情,多勇于探索,在實踐中不斷激活自身的學習內生動力。有的同學說,要多參與學校的學習生活,多向教師和同學請教,等等。教師則可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主動給他們提供相應的指導,展現人文關懷。
從學生實際學習和認知差異出發,讓他們在主動建言獻策的過程中不斷開闊視野和思維,更利于其強化認知感悟。多給學生相應的策略指導,幫助他們在主動查漏補缺的過程中不斷修正和提高,增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多給他們自我建言的機會,讓他們在享受快樂表達過程中深化感悟體驗。
課堂應該是學生快樂學習和平等互動的樂園,是學生大膽求知和深化合作的平臺。多給學生創設平等的學習情境,不僅能在凸顯其英語學習主體能動性的基礎上增強趣味性,更能使得課堂教學富有生本主義色彩。平等情境創設,讓學生能夠有更寬闊的盡情施展自己才藝的舞臺。
平等情境創設,讓各種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生都能主動融入課堂,如,在四年級上冊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的Story time時,結合“The character about salad”的表達主題,不妨建議學生就“水果沙拉的構成”與“怎樣制作水果沙拉”進行主動模擬嘗試,讓他們能夠根據課程學習內容進行自由表達。針對學生的不同理解,可建議他們運用“廚藝大比拼”的形式,以小組為團隊,讓學生分別帶上自己最喜歡的水果和相應的沙拉,鼓勵他們根據故事教學內容進行相互切磋和交流。很多同學在現場制作的過程中能運用英語進行簡單介紹,儼然成了大廚師。有的小組模擬央視的“天天飲食”欄目,就各自的選材、切塊、組合等進行互動展示,展現了其生活“小能手”的角色。
突出平等情境,讓學生從各自喜歡的學習方式中探尋更多豐富的內容,能有效激活他們大膽探索的激情和熱情。尊重學生的差異,鼓勵他們在大膽展示和積極交流中深化感知,定能使課程教學富有情趣性和特色性。多給學生相應的策略指導,多融入他們的互動過程,在他們欲言又止和想說又停的時候送上提示,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定能使得他們愛上英語。
(1)找準學生的“興趣點”。圍繞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多創設相似的情境氛圍,讓他們在身臨其境的探索過程中不斷強化認知,激活自身的學習內生動力。
(2)摸清教材的“重要點”。依據教材體系,從學生容易忽視的認知盲點中創設相似的情境,指導學生在靈活運用中增強整體綜合運用能力。
(3)關注互動的“生成點”。指導學生在語言表達過程中多靈活運用課程知識,幫助他們在深入探知的過程中挖掘豐富潛能,生成有價值的信息。
(4)搜集更多的“開放點”。主動運用更多的表達要素,引導學生在富有生活化的學習環境中大膽探索,定能使得課堂教學富有生機和活力,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綜合運用力。
總而言之,情境課堂創設,讓學生在開放、和諧的探知環境中主動探索,便于他們在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中有所收獲。注重生本主義教育指導下的人文關懷,讓學生在自由探知、民主表達和和平等溝通的過程中主動嘗試,能使課堂教學更富生機和活力。情境課堂創設,能使學生獲得更多豐富思維的靈感,便于他們在主動嘗試運用中激活學習的內生動力,滿足他們的探究好奇的欲望。情境課堂不僅是建構靈動課堂的必然需要,更是提升英語教學效果的必不可少的基石。
教育部. 2011.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梁小娜. 2014. 營造英語情境課堂[J]. 東方文化周刊(8).
王芹. 2015. 例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J]. 教育觀察·中下旬刊(1):84-85.
鄒樂怡. 2015. 情境營造空間中英語語言的獨白——談情境教學在英語課堂中的展開[J]. 新課程導學(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