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金沙小學 陳鳳婷
巧用小組合作,提高小學英語課堂言語互動的實效性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金沙小學 陳鳳婷
在小學英語課堂的研究中,言語互動是二語習得的一個重要領域。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生生之間互動情況雖有了大大的改善,但仍有許多教師因課堂言語互動意識薄弱而導致課堂言語互動不夠全面。教師的言語壟斷、學生“洗耳恭聽”的現象時常會在課堂出現。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借力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并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參與言語互動的興趣,豐富言語互動的內容、提高言語互動的質量,從而全面提高課堂言語互動實效性,為小學英語課堂注入活力,最終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小組合作;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言語互動;實效性
語言(Language)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交流互動是語言的本質屬性(黃碧華 2011)。言語(Parloe)是人們掌握和使用語言的活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離不開言語互動。課堂中師生、生生之間言語互動的實效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近年來,國家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掀起新的一輪改革熱潮。課堂上師生、生生之間的言語互動的情況有了大大的改善,但是學生興趣低下、言語互動內容單薄、言語互動層次淺顯等問題也不容忽視。這些問題的出現或多或少與教師自身薄弱的語言功底有關,致使課堂言語互動實效性較低,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無助于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發展。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其學習活動大致可以分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師互動和全員互動。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有助于提高小學英語課堂言語互動的實效性呢?下面,筆者將結合教學實際展開討論,探討小組合作學習如何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有效言語互動,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小組合作,即小組合作學習(又稱合作學習),于20世紀70年代率先興起于美國,并且已被廣泛應用于中小學教學實踐。合作學習的主要代表斯萊文教授認為:“合作學習是指使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并依托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獎勵或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 美國明尼明達大學合作學習中心的約翰遜兄弟倆認為:“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上運用小組,使學生共同活動以最大程度地促進他們自己以及他人的學習。”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上組中互助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王坦 2002)。
近年來,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已被廣大小學英語教師所認可并采用。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在當前素質教育前提下是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之一,它可以活躍課堂學習氣氛,改變學生在課堂處于被動的局面,發揮其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等等。
英語作為一門世界通用語言,已經成為國際交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作為一門工具學科,英語課堂教學當然離不開聽、說、讀、寫,任何課堂活動的設計最終都為了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這四項綜合語言技能。小學英語課堂本應是師生間進行平等交往、對話、溝通和探究學問的互動的舞臺,教師與學生都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師生共同完成課堂教學的目標和任務。然而,在小學,英語課時少,任務繁重,要在40分鐘課堂內達成教學目標,很多教師往往壟斷課堂,采取“滿堂灌”的做法。為了提高課堂言語互動質量,教師應調整自己的角色,從課堂“主導者”慢慢向“引導者”轉移,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提高課堂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符合《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所提出的要求: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與合作。實踐證明,運用小組合作學習,能把原來課堂上學生的被動學習變成學生的積極參與,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順應時代的發展。然而,通過對國內文獻搜索不難發現,近年來對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及課堂模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讀、寫”方面,“聽、說”方面甚少。這或多或少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及與語言環境的局限性有關。長久以來,教師往往只強調對學生的筆頭訓練,而忽視對學生的口語訓練。因此,很多學生只會“紙上談兵”,不愿張口。久而久之,學生就陷入“啞巴英語”的窘境。欲想改變此狀況,教師應嘗試不同的教學策略,創造機會,在課堂教學中努力提高師生間、生生間言語互動的實效性。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可以分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師互動和全員互動,有助于教學活動中各動態因素的多邊互動。鑒于此,教師可以嘗試借力小組合作,全面提高小學英語課堂言語互動的實效性。
互動是兩個或更多的人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傳遞信息并對雙方產生影響的過程。課堂互動就是指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中在教師的啟發下引導學生去發現;師生密切配合,在和諧,愉快的情景中實現教學相長。小組合作學習由于其實效性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年來最重要、最成功的教學改革。教師如何借力小組合作學習來提高課堂言語互動的實效性呢?下面將結合廣州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欲想提高言語互動的實效性,教師需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參與言語互動的興趣,讓學生從“要我說”轉變到“我要說”。那如何借助小組合作來提高學生參與言語互動的興趣呢?請看下面的教學實例。
例如,教師在講授廣州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Module 2 Animals Unit 3 What animal is it (Fun with language)時,可嘗試設計“誰是謎語大王”游戲活動。活動步驟如下:
第一步:教師示范,讓全班學生猜測自己的動物朋友:I have an animal friend. What is it? Guess! 接著,全班學生一邊詢問一邊猜測:What colour is it?Does it have...? Can it...? What can it do? Is it a...? 教師給予回答。
第二步:教師將學生分為4人小組,組內學生互相猜測各自的動物朋友,然后選出最難猜的那個動物朋友。
第三步:教師讓每一小組中那個最難猜測動物朋友的學生上臺,其他小組猜測他的動物朋友,教師也參與其中進行猜測。
第四步:評選出猜出謎底的學生為“謎語大王”。
縱觀整個游戲活動過程,全體學生參與到“謎語大王”的活動中,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顯著。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高漲,人人都參與語言實踐。即使是學困生,也能體驗到英語知識的樂趣。在師生間、生生間、小組間的言語互動中,課堂目標語言(What colour is it?/ Does it have...?/ Can it...?/ What can it do?/Is it a/an...?)得到了運用和鞏固。
試想,如果教師僅僅讓個別學生猜測自己的動物朋友,不去調動大多數學生的興趣,那么,參與言語互動的學生可能僅是班級中幾個學優生而已,其他學生都是旁觀者和旁聽者,很少獲得參與的機會。此時的課堂成了教師或幾個優等生唱戲的舞臺,教學效果明顯不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嘗試多用小組合作學習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言語互動的興趣。
言語互動是小學英語課堂上主要的教學途徑之一。目前,雖然大多數教師這種意識有了明顯的增強,他們在課堂中也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開展言語互動。然而,由于互動內容比較單一,學生在課堂上大多是“洗耳恭聽”,參與課堂言語互動熱情低,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效果。請看下面的教學片段:
T:Hello, S1.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S1: I want to be a teacher.
T: Good.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S2?
S2: I want to be a painter.
T: OK.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S3?
S3: I want to be a nurse.
...
這是廣州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 Module 6 Occupations Unit 11 I want to be a painter 第二課時的課前復習環節。從表面上看,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十分流暢,學生回答也正確。其實師生之間言語互動的內容僅局限于某人愛好的淺顯層次,互動方式也僅局限于教師與個別學生之間的機械回答。在同樣的課前復習環節,請看教師巧妙借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提高師生間的言語互動實例:
T: Hello, boys and girls. Last lesson we talked about occupations.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Ss: I want to be a doctor/ nurse...(學生爭先恐后)
T: Wow, you do have your ideal jobs(理想的職業). What about your teammates’ ideal jobs? You can discuss it in your group. Then I will check which is the most popular job(最受歡迎的職業)in our class.
...(小組內討論ideal jobs)
T:Hello, boys and girls. Please stop here. Now,who wants to tell me the most popular job in your group?
S1: It’s teacher.
T: That’s a good job. Why?
S1: Because we are good at English. We want to help children learn.
T: Oh, you’re so nice. Thank you, S1. What about the other groups?
...
T: Well, can you tell me now which job is the most popular in our class?
Ss:...
同樣的復習內容,同樣的教學環節,第二個教學實例中的教師充分利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話題,并從中了解同學們的理想職業以及最受學生歡迎的職業。這樣一來,言語互動方式既有教師與全班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有教師與個別學生之間的互動,還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豐富言語互動的內容,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言語互動的實效性。
作為一門語言課、實踐課和工具課,英語教學只有通過大量的聽說讀寫的實踐,才能形成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目前,在小學英語課堂里,雖然師生、生生言語互動的意識在不斷增強,互動的頻率也有所提高,但是真正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促進學生深度思考或具有真正信息交流的言語互動較少(李慧芳 2011)。不少教師設置的問題只需用 Yes或 No 予以回答,或者只要用課本上的原句子予以回答。表面上,教師在與學生進行言語互動,實際上是用提問的方式在灌輸知識(秦益鋒 2016)。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基于課堂教學內容,鼓勵學生主動提問,真正做到信息交流的言語互動。那么,該如何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來鼓勵學生提問呢?例如:
教師在講授廣州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Module 3 Past experiences Unit 8 A trip to Hong Kong時,可以嘗試說:Boys and girls,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Unit 8 A trip to Hong Kong. Look at the title,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is passage? 并發動學生們先在組內進行討論。學生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并在小組內形成自己的問題:Who went to Hong Kong?/ How did they go to Hong Kong?/ When did they go to Hong Kong?/ How did they feel?等。隨后,學生們帶著疑問進入課文的學習。
顯然,教師通過鼓勵組內討論并提出問題,都可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言語互動的效果。
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言語互動的作用不可忽視。有效的言語互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為小學英語課堂注入活力。教師要立足于學生實際,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巧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設計多樣性的言語互動活動,從而提高學生參與言語互動的興趣,豐富言語互動的內容,提高言語互動的質量,最終提高言語互動的有效性。
黃碧華. 2011. 如何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J]. 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
教育部. 2011.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李慧芳. 2011. 小學英語課堂言語互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
秦益鋒. 2016. 把握小學英語課堂言語互動的”度”[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王坦. 2002. 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M]. 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