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華
受訪專家:廣東省名中醫 邱健行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名中醫邱健行教授是一位養生達人,雖有76歲高齡,卻耳聰目明、思維清晰、反應靈敏、精神矍鑠,每天堅持出診、打太極劍,陪伴小孫子一起練習武術……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要多走路,無須吃素。心胸開闊,勿火勿惱。遠離陋習,愛好良好。堅持不懈,長壽可保。
他將自己的養生之道歸納為三十二字要訣:簡單地說,邱健行認為養生最核心的是“三養”:養心、養脾胃和養腎。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神補重在養心。”
邱健行說:“百歲健康老人的生活方式多種多樣,可謂五花八門,但共同特點是心胸開闊、心地善良。”調養精神是養生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藥。如果不懂得調養精神,單靠飲食營養、藥物滋補,難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清靜養心
靜心能使人長壽,可通過各種“入靜保健法”來做到。另外,也可以培養各種興趣愛好,如練書法、繪畫、養花、下棋、聽音樂、跳舞等,讓自己靜下來,控制情緒。
據了解,邱老1962年就喜歡上了太極劍,一練就是50多年。邱老說,練習太極劍在強身健體的同時還有利于陶冶性情、驅除煩惱與憂慮,能使自己達到靜心的目的。為了放松心情,邱健行還在居室頂層培植上百種中藥,還美其名曰“百草園”。
心態良好
“七情太過生百病”,如何保持良好心態呢?邱健行說,保持良好心態最重要的一條為知足常樂、童心未泯,跟孩子一樣容易滿足與快樂。
脾胃是后天之本。邱健行認為,養生要注意養脾胃,欲想脾胃健旺,關鍵在于重視平衡飲食與適量運動。
飲食有節
過饑過飽、食無定時均易損傷脾胃,脾胃一傷則諸病叢生。每天一日三餐,七八分飽即可。
雜食不偏
進食五谷雜糧、有精有粗。邱老提倡飲食清淡,但無須素食。邱老還認為,飲食養生關鍵是食物宜多元化、合理搭配,“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不過咸甜
不要吃太多甜食,也不要吃得太咸,過甜過咸都會損害健康。
動以養脾
邱健行說,適當鍛煉,則精力充沛、四肢有力。邱教授認為,散步、打太極拳、練八段錦等都是很好的運動,但運動關鍵在于持之以恒,一個星期至少要有三次運動。他自己每天晚上差不多花上一個小時做運動,先是練習太極劍,然后再去澆花,幾十年如一日,天天如此。
腎為先天之本,腎與人的長壽有著密切的關系。歷代醫家認為,養腎可令人長壽,而且能更耐疲勞。
人過四十,就應著重補腎養陰。邱老說,養腎藥物宜選擇藥性平和的,最好是有食療功效的藥物,如枸杞子、山萸肉、靈芝等。用這些藥材做藥膳食用,可以起到養腎、抗衰老的作用。
揉耳養腎
揉按耳郭對腎氣不足引起的失眠、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有一定的療效。邱健行教授每天都按摩耳郭,他認為,這個養生方法簡單易學,而且養腎的效果明顯。
腰部是脊柱左右凹陷處,按摩腰部能防治腰腿痛、慢性痔瘡、脫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