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成:蔥白連須30克,生姜20克,蘇葉10克。
功效:疏風散寒。
主治:適用于發熱惡寒無汗者。
用法:煎湯溫服,每日1劑,覆被取汗。
經驗:方中蔥白宣通上下陽氣,發汗解表;生姜散寒解表和胃;蘇葉發散風寒,理氣消滯。本方治療風寒輕證。
組成:金銀花30克,薄荷6克,葛根10克,桑葉10克,蘇葉6克。
功效:疏風解熱。
主治:適用于發熱、惡風或微惡寒,無汗或微汗者。
用法:水煎服,待汗出。
經驗:金銀花疏散風熱;桑葉清宣肺熱而止咳嗽;葛根解肌透熱;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蘇葉發表散寒,理氣寬中。
組成:鮮梨汁、鮮姜汁、鮮蘿卜汁各適量,竹瀝50克,川貝母50克,蜂蜜500克。
功效:潤肺止咳平喘。
主治:肺燥咳喘。主要特征是干咳少痰,或痰黏滯不易出,唇舌易干,舌紅苔干,這在老年患者中尤為多見。
用法:川貝母研為細末。將蜂蜜煮沸,放入梨汁、姜汁、鮮蘿卜汁,煮沸后,稍燉,倒入盆內,加竹瀝、川貝母末攪勻后即成。每服2~3匙,水和服。
經驗:冬季咳喘不已者,特別是老年人,服用此方,2~3劑即可緩解。
(國醫大師張燦玾)
組成:鮮藕250克,蜂蜜250克;或鮮藕2份,蜂蜜1份。
功效:清熱涼血,補虛潤燥。
主治: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久病、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等。
用法:鮮藕與蜂蜜同煮,待藕煮爛,吃藕喝湯。
經驗:飲食治療對慢性疾患確有幫助。當痰濁不盛,又無外感夾雜之時,以本方煮食,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久病、支氣管擴張等患者頗有裨益。至于用量,一般視患者的食欲及大便秘結與否而定。食欲尚可、喜食甜食、大便干結者,每次鮮藕250克,蜂蜜250克,同煮后2~3日吃完;食欲欠佳、大便不干者,則用鮮藕2份、蜂蜜1份;肺結核患者,長期用抗結核藥,可以百部、葎草加入同煮;慢性支氣管炎、咳嗽不已者,可根據病情,酌加佛耳草、麻黃(后下)、枇杷葉等藥與水同煎。但有外感未解、寒熱喉癢,或舌苔白膩、胸悶有痰濕證候者,不宜服。本方清熱涼血、補虛潤燥,對改善久咳致喘效甚佳。
(國醫大師徐景藩)
組成:浙貝母10克,瓜蔞皮10克,天竺黃10克,竹瀝10克。
功效:清熱化痰止咳。
主治:熱痰,色黃、黏稠、難咳、腥臭。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經驗:痰觸氣管則咳,痰阻氣管則喘,同時痰液潴留,郁久化熱,又易耗氣傷陰,加重咳嗽,故治咳要治痰。臨床上,除干咳無痰、頻咳不止、影響休息者應以止咳為主外,凡因痰致咳,痰出咳止者,則須以治痰為主。本方為治痰止咳的常用方劑之一,治痰止咳亦要分清寒痰、熱痰、燥痰及濕痰,寒痰要溫,熱痰應清,燥痰宜潤,濕痰宜化,寒散、熱清、燥除、濕化、痰消則咳嗽自止。
(國醫大師郭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