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月欣
(中國營養學會)
倡導牛奶消費勢在必行
文/楊月欣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營養學界致力于推動乳制品消費已經30 多年,目前,我國人均每日奶類(主要指牛奶)消費量為40 余克,數量還很低,我們需要把牛奶消費量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農業部聯合中國奶業協會發起的“中國小康牛奶行動”意義深遠,不但體現了民族奶業的自信,更重要的是引導了一個習慣、一種文化,能培養孩子,甚至是帶動家長、全社會養成喝牛奶的好習慣,真正推動“健康中國-營養先行”。
為什么要推動牛奶消費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我國居民每人每天飲奶300 克或相當量的乳制品,但實際消費量遠遠達不到,盡管我們大力普及營養消費知識,但結果不盡如意。
牛奶是天然營養食物,是平衡膳食中的重要食物品類,它有三點區別于其它食品的特性:一是優質蛋白質的提供者。牛奶不但天然、營養豐富,而且環保、可持續,這一點是其它食物難以比擬的。無論成人還是兒童,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一定要占到所攝入蛋白質的一半以上,牛奶就是非常好的食物,飲用300 克牛奶就能達到標準攝入量的15%~20%。二是B族維生素、鋅、硒的提供者。B族維生素、鋅、硒具有提高智力,調整神經的作用,飲用300 克牛奶就能達到標準攝入量的10%~32%。三是鈣的提供者。牛奶中的鈣含量是非常豐富的,100 克牛奶中含有100毫克鈣,我們國民鈣的攝入量是非常低的,如果能攝入300 克牛奶,鈣的攝入量就能達到標準攝入量的1/3,這是個特別可觀的數字。所以說,牛奶是非常好的營養寶礦。表1是300 克牛奶中所含有的主要營養素含量占成人標準攝入量的百分比。
乳制品和健康的關系經常會遭受質疑,曾有謠言說喝牛奶會致癌。中國營養學會組織了大量專家開展研究,得出了兩個重要結論(表2)。
第一,全脂奶及其制品的攝入與乳腺癌的發生無關,而且增加低脂奶的攝入量可降低乳腺癌的發病風險。所以牛奶致癌是是非顛倒,純屬謠言。
第二,牛奶的攝入可促進成人骨骼的健康,與增加骨密度成正相關。但對于兒童的骨骼發育尚沒有發現這個相關性,主要原因是兒童正處在生長發育期,他們生長的速度會大于外界干擾的速度。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兒童青少年時期有充足的鈣攝入,成年后就會降低得骨質疏松的風險,一些成年人跌倒后會發生骨折,主要是由于鈣攝入量嚴重不足導致的。

表1 300 克牛奶中的營養素含量占成人標準攝入量的百分比
我國居民鈣的攝入量是全世界最低的,平均每人每日鈣攝入量為366.1 毫克,而成人需要800 毫克鈣的攝入量,兒童需要1 000 毫克鈣的攝入量,實際攝入量才占推薦量的45%,差距相當大。
另外,不喝牛奶的人和喝牛奶的人的健康水平差距非常明顯。最新研究發現,鈣缺乏是導致很多疾病發生的主要誘因,鈣攝入量減少會使人體的免疫調節水平和代謝功能變差,使肥胖人數增多。喝牛奶不但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還會加強骨密度,增加鈣、維生素B12等的攝入量。
中國營養學界30 多年來一直堅持推薦每人每日300 克牛奶或相當量的乳制品攝入量,這個標準并不高。通過各國成人乳制品的攝入量推薦表(表3)可以看出,我們國家推薦量近乎是最少的,僅高于南非的250 毫升、日本的200 毫升,而澳洲、歐洲等國家的建議攝入量都在500 毫升以上,基本為500~700 毫升,由此可見我國居民牛奶攝入量之低。

表2 乳制品與健康關系的證據

表3 各國成人乳制品的每日攝入量推薦表
有人認為喝牛奶不符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所以大家不愿意喝牛奶,其實不然。甜飲料、快餐出現歷史也很短,但增長了30 倍、50 倍,而牛奶消費30 年增長卻非常緩慢,而且農村比城市更為緩慢。2011年,城鎮居民平均每日牛奶攝入量為45 g,另有調查顯示,我國城市人均每日牛奶攝入量為80 g。但無論是45 g還是80 g,都遠遠沒有達到推薦攝入量的標準。圖1為1989~2011年我國不同地區居民日均牛奶攝入量。

圖1 1989~2011年我國不同地區居民日均牛奶攝入量
為何牛奶攝入量停滯不前?根據我們的調查,主要發現有4 個原因:一是消費者對飲奶和營養知識匱乏,認為牛奶是營養品,只有老人兒童才需要喝,而成人不需要喝;二是飲奶習慣沒有養成。部分人認為牛奶是早晨喝的;還有部分人存在乳糖不耐受的現象,喝奶之后會感到不舒服,因此不習慣喝牛奶。三是牛奶品類較少,無法滿足需要,尤其是在農村。四是謠言打擊了消費者的信心。在社會上,關于牛奶含有激素、牛奶致癌的謠言一直存在,使很多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對牛奶比較忌憚。
對于如何推動我國乳制品的消費,應該做到如下幾件事情:一是科技創新。對于乳品企業來說,科技創新永遠是第一位,應不斷增加新品種,推廣更多更好的產品,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二是培養飲奶習慣。對于協會、學會或科技界來說,營養教育和飲奶習慣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于兒童,在兒童時期培養一個好習慣,往往會延續一生。因此,從兒童抓起,將會有力促進我國奶業的可持續性發展。三是引領飲奶文化。飲奶是一種文化,學校、機關食堂、餐飲業應該做好文化引領的標桿,每天提供牛奶。四是培養健康理念。讓更多的營養師和更多的營養專家加入我們的行動,如組織營養知識競賽等,帶頭引導飲奶健康的理念。

圖2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餐盤圖
2016年,衛計委發布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在“中國居民膳食餐盤圖”上專門放了一杯奶(圖2),就是讓大家每天都記著喝奶是必需的,讓喝牛奶像一日三餐那樣有必要,像每天吃蔬菜、水果、谷物一樣的必需。從2015年開始,我們每年推出“全民營養周活動”,2017年將在5月14~20日開展,我們希望把喝牛奶當做一個主題,用五年的時間,為人均日攝入300 克牛奶而努力奮斗。
(本刊編輯根據作者在“中國小康牛奶行動”啟動儀式上的報告錄音整理,已經本人審核)
“中國小康牛奶行動”在北京成功啟動
【本刊訊】(記者 王礞礞)2017年2月21日,農業部聯合中國奶業協會在北京啟動了以“振興民族奶業 服務小康社會”為主題的“中國小康牛奶行動”。該行動是落實農業部振興奶業“五大行動”的切實舉措,包括開展牛奶公益宣傳、D20企業牛奶助學公益行動、奶業品牌創建等一系列活動,該行動旨在講好中國奶業故事,傳遞中國奶業聲音,擴大國產乳品品牌影響力,培養消費群體,激發消費信心和活力,助力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參加此次啟動儀式的人員主要有農業部相關司局,各省(區、市)畜牧獸醫主管部門、D20企業和中國奶業協會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及媒體等200 余人。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劉成果致辭,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通報“中國小康牛奶行動”方案,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作了“健康中國,營養先行,中國小康牛奶行動贊”的報告,給大家分享了我國牛奶消費情況和推動牛奶消費的建議,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鄧榮臻發布了D20企業牛奶助學公益行動計劃。
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和名譽會長劉成果一起為“中國小康牛奶行動”LOGO揭幕。在“中國小康牛奶行動”的重頭戲——牛奶助學公益行動中,D20聯盟企業積極開展和參與為貧困地區學校捐贈牛奶,經初步統計,已經選定21 個產品參與活動,捐贈純牛奶達到106 萬提、奶粉5 584 箱,價值5 560 萬元,將惠及11 萬學子。
楊月欣,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食物營養評價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