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陳尚文
姜某是韓國一名高三學生,每天能量飲料不離手。太陽升起前去學校,繁星滿天的時候再回家。每天學校、補習班和家三點一線,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他和他的同學們每天都靠咖啡和能量飲料“活著”。
40多歲的金某是首爾某公司職員,夜班頻繁,每一周或兩周會去蒸桑拿、按摩,讓他在連續的加班工作與壓力中得以“喘息”。
據韓聯社15日報道,很多韓國人活得很累,感到前途渺茫、就業無望、養老無著、競爭激烈。像姜某和金某這樣有緩解學業、工作壓力需求的人越來越多,相關產業好景一片,特別是近期出現的韓國“親信干政”事件和“半島危機說”,韓國經濟、政治、安保不穩定,不分男女老少,想要舒壓的人越來越多。
據韓國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體力恢復類飲料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5.8%,能量飲料增長22.1%。相關人士分析稱,從去年年底起,韓國局勢不穩,導致國民疲勞積聚,令主打健康和改善疲勞的功能性飲料暢銷。
此外,咖啡的消費量也是逐年猛增。去年韓國咖啡市場較10年前增長近兩倍,達8.79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33億元)。韓國去年一年消費250.5億杯,平均每人喝了500杯咖啡。《首爾經濟》稱,韓國咖啡業界相關人士認為,消費者偏愛甜味咖啡,展現出以一杯甜甜的咖啡追求“瞬間的幸福”的傾向,以甜味尋求氣氛、轉換心情。
韓聯社稱,韓國按摩店、瑜伽店等鍛煉身心和舒緩壓力的場所大幅增加。韓國按摩協會和韓國泰式按摩協會表示,目前正在營業的各種按摩店超過1萬家,業內人士估計,韓國按摩店總數達到20年前的10倍多。瑜伽門店20年前也僅有四五百家,現在有6000至7000家,增長超過10倍。
“舒壓產業”沒有嚴格的定義,像飲料、按摩等有緩解壓力作用的產品和服務,在韓國前景良好。有專家稱,這是韓國社會的特殊現象,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家庭、工作等各個領域感到壓力大,疲于奔命,因此為自己花點錢緩解壓力的氛圍越來越濃。▲
環球時報201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