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玉
[摘要] 目的 總結腰-硬聯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手術的麻醉效果,以更好的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手術患者的生活質量。 方法 此次實驗研究對象是該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間收治住院治療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手術患者,總計100例。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將10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手術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兩組,組間例數以及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行腰-硬聯合麻醉,參照組行全身麻醉,對比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滿意度、術后疼痛程度評分、不良反應情況、手術時間。 結果 組間麻醉起效時間以及術后蘇醒時間對比,實驗組優于參照組,P<0.05;組間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對比,實驗組優于參照組,P<0.05;組間麻醉滿意度對比,實驗組高于參照組,P<0.05;組間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實驗組優于參照組,P<0.05;組間手術時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腰-硬聯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手術效果明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具有推廣實施價值。
[關鍵詞] 腰-硬聯合麻醉;全身麻醉;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術后疼痛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2(a)-0010-02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代表,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此類患者需要早期進行手術治療[1]。腰-硬聯合麻醉是手術中常見的椎管內阻滯技術,具有兩方面優勢,即腰麻起效快以及減輕術后疼痛[2]。基于以上內容,該文就該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間收治行手術治療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手術方案進行分組,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實驗研究對象總計100例,均為該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間收治住院治療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患者年齡32~70歲,年齡均值(54.5±2.5)歲。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兩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組:該組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行全身麻醉。患者行平臥位姿勢,靜脈注入咪達唑侖0.07 mg/kg、芬太尼4 ug/kg、羅庫溴銨0.6 mg/kg。患者肌肉松弛后進行氣管插管并進行機械通氣,術中維持吸入吸入異氟醚[3]。
實驗組:該組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行腰-硬聯合麻醉。患者同樣行平臥位姿勢,選擇L2-3進行硬外腔穿刺,穿刺完畢后置入阻滯麻醉針。患者有回收腦脊液情況下,注射布比卡因(1.5 L,0.75%)。最后退出阻滯麻醉針置入硬膜外導管,并安排患者常規吸氧[4]。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滿意度、術后疼痛程度評分、手術時間、不良反應情況[5]。
1.4 統計方法
兩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臨床所得實驗數據,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患者術后麻醉滿意度以及不良反應發生幾率以(%)表示,進行χ2檢驗;患者麻醉起效時間、手術時間、術后蘇醒時間、疼痛評分等指標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組間麻醉起效時間、術后蘇醒時間、手術時間對比
兩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具體麻醉起效時間、術后蘇醒時間、手術時間,見表1。對表中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實驗組麻醉起效時間、術后蘇醒時間均短于參照組,組間手術時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組間術后疼痛程度對比
兩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術后疼痛評分情況,見表2。對表中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實驗組患者的2、12、24 hVAS評分均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組間術后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對比兩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藥物麻醉后不良反應問題,詳細數據見表3。對表中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均有不良反應發生,而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幾率低于參照組。數據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組間麻醉滿意度對比
對兩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進行麻醉滿意度對比,詳細數據見表4。對表中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數據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下肢血管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發展中的常見性并發癥代表,一旦出現此問題,大部分患者都會出現足部潰瘍、下肢壞疽問題,嚴重情況下患者需要進行截肢[6]。所以,在疾病發現早期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尤為重要。但是,有報道指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的手術操作相對較為困難,必須做好術前觀察,并進行低血糖改善,才能降低手術的風險[7]。另外,麻醉方案的選擇將直接影響手術患者的疼痛情況以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就麻醉角度進行分析,局部麻醉的效果明顯優于全身麻醉,區域阻滯可以成功防止患者出現誤吸以及反流等情況,并降低患者手術期間由于創傷性問題帶來的應激性反應,保證手術順利。徐風燕[8]在《腰-硬聯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手術的麻醉效果觀察》一文中,明確指出腰-硬聯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術后疼痛評分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可以滿足手術需要,降低了機體的應激反應。
結合該文實驗研究內容來看,此次實驗研究對象是該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間收治住院治療的10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手術患者。根據手術麻醉方案不同,將100例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兩組,兩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后,對比兩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的麻醉起效時間、手術時間、麻醉后蘇醒時間、術后疼痛評分、麻醉滿意度以及術后并發癥情況。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各項臨床觀察指標對比,實驗組均明顯優于參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合實驗研究結果,說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手術應用腰-硬聯合麻醉效果顯著,可以減輕患者術后的疼痛情況,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麻醉滿意度且麻醉起效時間、術后蘇醒時間較短,符合手術要求,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毛紅,趙湜,王紅祥,等.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與糖尿病足效果:89例自身對照觀察[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12(21):4197-4200.
[2] 崔鳳勤,檀增桓,何立明,等.骨髓動員后的自體骨髓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23-25.
[3] 陳明衛,李燕萍,唐益忠,等.不同來源和移植途徑的自體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缺血性下肢血管病變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14):6418-6423.
[4] 王洪宇.腰-硬聯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手術的麻醉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7):128.
[5] 劉金慧,楊麗.甲磺酸羅哌卡因和鹽酸布比卡因在腰-硬聯合麻醉中對糖尿病患者血糖作用的比較[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2,28(5):61-62.
[6] 許哲,王斌,顏成玉,等.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手術中腰硬聯合麻醉的應用體會[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9):225.
[7] 尚志杰.比較全身麻醉和腰-硬聯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剖宮產術的臨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4, 34(10):35.
[8] 徐風燕.腰-硬聯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手術的麻醉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5(31):291.
(收稿日期:201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