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俊 馬梅 馮文志 吳新寶 黃鴻新
[摘要] 目的 分析氣壓治療儀聯合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于該院接受診療的66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臨床資料,依據醫治方式不同,分設為研究組(33例)與對照組(33例),對照組予以硫辛酸醫治,研究組于此基礎上予以氣壓治療儀醫治,比對兩組TCSS評分、醫治前后MDNS與NSS評分以及總的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醫治后<6分者占74.24%,≥6分者占25.75%,<6分者與≥6分者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醫治后研究組MDNS與N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總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行氣壓治療儀聯合硫辛酸醫治可改善神經功能癥狀,提高醫治療效,并且不良反應輕微,值得推廣。
[關鍵詞] 氣壓治療儀;硫辛酸;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2(a)-001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ir-pressure therapy instrument combined with lipo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August 2016 in our hospital, 66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33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3 cases) which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ipoic acid,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ressure therapy instrument base on the control group, then compared the different between two group with TCS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MDNS and NSS score and the total adverse reaction.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ones <6 points accounted for 74.24%, the ones ≥6 points accounted for 25.75%, the<6 points ones compared with ≥6 poin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scores of MDNS and NS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total adverse reaction(P>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combined with lipoic acid therapy could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the adverse reaction was mild and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Barometer; Lipoic acid; Diabetes mellitus
周圍性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以下肢為主,患病率可達45%~65%,常規醫治治愈幾率低,而且起效較慢,可對患者生存質量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1-2]。目前多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施行氣壓治療儀聯合硫辛酸醫治,為明確氣壓治療儀聯合硫辛酸的醫治療效,研究針對該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選取的66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臨床資料予以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于該院接受診療的66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臨床資料,依據醫治
方式不同,分設為研究組(33例)與對照組(33例),前者女17例,男16例,年齡41~68歲,平均年齡(52.64±5.79)歲,糖尿病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89±3.08)年;后者女18例,男15例,年齡42~69歲,平均年齡(53.21±5.67)歲,糖尿病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96±2.98)年。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該次研究的方案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對比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觸覺、痛覺以及溫覺減弱,膝腱與跟腱反射消失或減弱,下肢感覺異常,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其它原因造成的周圍神經病變,合并肝腎功能障礙、腫瘤疾病、心律失常以及精神疾病,近期接受過手術醫治。
1.3 方法
兩組均予以運功療法、飲食指導、補充礦物質與維生素、血脂調節以及血壓控制等常規化醫治。對照組添加硫辛酸醫治,于250 mL 0.9% 氯化鈉溶液中加入0.6 g硫辛酸,避光行靜脈滴注,控制滴速約20滴/min,1次/d。研究組于此基礎上予以氣壓治療儀醫治,應用Power-Q3000型號的氣壓治療儀治療患者雙下肢,氣壓醫治30 min/次,1次/d,持續照射2周,操作儀器時需注意患者反應,并詢問患者有無感覺,若有不適需立即停止操作,撤走套筒并排盡空氣;硫辛酸的使用方法同對照組。
1.4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兩組TCSS評分,TCSS包括感覺功能、神經反射以及神經癥狀檢查評分,神經反射包含膝反射與踝反射,進行雙側計分,消失記2分、減弱記1分、正常記0分,總分8分;神經癥狀包含走路不穩、乏力、針刺感覺、疼痛以及麻木,存在相關癥狀記1分、正常記0分,總分6分;感覺功能包含右側拇指的位置覺、振動覺、觸壓覺、溫度覺以及痛覺,異常記1分、正常記0分,總分19分。兩組醫治前后MDNS與NSS評分,NSS 評分:重度為7~9分,中度為5~6分,輕度為3~4分;MDNS評分:大腳趾感覺與腱反射消失記2分,減退記1分,正常記0分;下肢遠端肌力無法動彈記3分,嚴重減退記2分,輕度減退記1分,正常記0分,MDNS>6 分顯示異常。兩組總的不良反應情況,包括皮疹、腹瀉、惡心嘔吐以及食欲不振[3]。
1.5 統計方法
數據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正態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組正態計量數據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TCSS評分
醫治后66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中,0~5分者、6~8分者、9~11分者以及12~19分者分別為49例(74.24%)、9例(13.63%)、5例(7.57%)以及3例(4.54%),其中<6分者49例,占74.24%,≥6分者17例,占25.75%,<6分者與≥6分者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醫治前后MDNS與NSS評分
醫治前兩組MDNS與NS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醫治后研究組MDNS與N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總的不良反應情況
兩組總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周圍性神經病變可致使患者周圍神經的傳導速度變緩,起先患者自覺眩暈、頭痛以及手腳麻木,隨著病情進展,可逐漸出現昏迷、低血糖、易摔倒以及身體后仰等癥狀[4]。糖尿病周圍性神經病變發展至一定程度后可引起心臟、腎臟以及肝臟等器官功能障礙,嚴重者可引起心肌梗塞與休克等不良反應。研究結果顯示,醫治后<6分者占74.24%,≥6分者占25.75%;醫治前兩組MDNS與NS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醫治后研究組MDNS與N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總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闞衛軍等[5]分析結果相似,表明患者行氣壓治療儀聯合硫辛酸醫治能改善神經功能癥狀,提高醫治療效,并且不良反應輕微。糖尿病周圍性神經病變醫治多以抗氧化應激、營養神經、改善微循環以及控制血糖為主。硫辛酸藥物屬于強氧化劑,能增加患者神經酶的活性以及神經血管內的血流量,繼而保護患者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清除細胞內的氧自由基,以此維持神經傳導速度與神經內膜的血流量。氣壓治療具不良反應小、無痛苦以及安全簡便的優勢,在醫治糖尿病周圍性神經病變方面效果顯著,氣壓治療是依據3級壓力性系統理論與流體力學原理設計而成,開始充氣時從遠心端起,達至所需壓力后維持充盈狀態,之后排除壓力,加壓階段可促使患者靜脈血管排空,而減壓階段患者的靜脈血液快速回流,約30 s間歇,開始新一輪空氣循環。整個氣壓醫治過程中,患肢能感受到按摩時的舒適以及大面積擠壓,醫治完畢后,其肌肉與肢體關節能得到放松,患肢疼痛麻木感逐漸減輕。通過間歇減壓加壓,能明顯提高靜脈血流的速度,致使血液淤滯得到緩解,形成一股脈動流,繼而促使血流加快,刺激患肢血管擴張,致使患肢靜脈血液正常循環,并改善下肢組織供氧與供血的目的,繼而緩解患者各項疾病癥狀[6]。關于對患者使用氣壓治療儀聯合硫辛酸醫治時的神經傳導速度,需再行研究。
綜上所述,糖尿病周圍性神經病變患者行氣壓治療儀聯合硫辛酸醫治不僅能改善神經功能癥狀,提高醫治療效,并且不良反應輕微,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妙妍,薛陽利,張婷婷,等.氣壓治療對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神經癥狀及缺血狀態的效果觀察[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6,28(7):51-54.
[2] 甘淑芳,段瑞華,易愛玲,等.紅外激光聯合α-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 志,2015,31(3):166-168.
[3] 鄭敏杰.神經血管治療儀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6,8(1):39-40.
[4] 鄭衛莉,張文.鼠神經生長因子與硫辛酸聯合丹紅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對比[J].新疆中醫藥,2016,34(3):22-23.
[5] 闞衛軍,郭麗君,朱靜.硫辛酸注射液聯合肢體氣壓泵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4,12(13):21-23.
[6] 陳佩儀,陳琳瑩,蟻淳,等.氣壓治療聯合穴位注射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效果及其對生存質量影響的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33):3693-3695.
(收稿日期:201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