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海燕 吳冬梅 鄭曉云
[摘要] 目的 探究可導致孕婦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危險因素。方法 該文共選取了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該院門診進行產前檢查的3 015例孕婦進行一般資料收集,根據孕婦是否患有糖尿病進行分組,將患有糖尿病的孕婦設為GDM組,將未患有糖尿病的孕婦設為對照組,對比兩組孕婦一般資料中存在的差異。結果 兩組孕婦在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孕前腰臀比、孕期體重增長值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為更好地預防孕婦患有糖尿病的幾率,應加強對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認識,重視孕前、孕期護理和保健,對于有高危因素的婦女,在孕前應控制體重,適量運動,防止體重增長過快,孕期合理安排飲食,保持體重正常恒定增長,并且做好糖尿病的篩查工作,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危險因子;臨床分析;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2(a)-0092-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這嚴重影響患者及腹中胎兒的健康,甚至是生命。一般將妊娠期糖尿?。╣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分為2種,①及時發現患有糖尿病者,在妊娠期發現;②患者妊娠期中代謝出現異常導致疾病發生[1]。近年來,世界范圍內GDM患者人數正不斷增加,其已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幅員廣闊,各地飲食習慣不同,GDM的發病率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為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危險因子,提升防范和治療策略,及時提供護理指導,現選取該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該院門診行產前檢查孕婦3 015例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該院門診產前檢查的3 015位孕婦為研究對象。
1.2 篩查方法
按照人民衛生出版社(8版)婦產科教材建議的糖尿病篩查及診斷標準,具體內容如下:在妊娠24~28周及以后,對所有尚未被診斷為糖尿病的孕婦,進行75 g OGTT。①75 gOGTT:OGTT前禁食12 h后測量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75 g后測量1 h、2 h血糖,其診斷標準:空腹血糖5.1 mmol/L、服葡萄糖后1 h血糖10.0 mmol/L、2 h血糖8.5 mmol/L。超過指標診斷為GDM。②醫療資源缺乏地區現檢查FPG。FPG≥5.1 mmol/L,可以直接診斷為GDM。參照產前檢查資料,確診糖尿病孕婦共1 758例作GDM組,在糖篩查陰性的孕婦中隨機抽取1 257例作對照組。分析糖尿病家族史,孕前體重指數(BMI)(kg/m2),孕前腰臀比(腰圍cm/臀圍cm),孕期體重增長值(kg)等與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的相關性。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所有被選取的3 015例孕婦中,經75 g OGTT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的1 758例,發病率為15.02%。GDM組和對照組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kg/m2)、孕前腰臀比(腰圍cm/臀圍cm),孕期體重增長值(kg)情況,見表1。
表1顯示,GDM組家族史高于對照組(P<0.01);GDM孕婦孕前BMI(kg/m2)、孕前體重增長值(kg)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孕前腰臀比(腰圍cm/臀圍cm)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在產后可迅速發展為2型糖尿病,這種現象發生的幾率約為17%~63%,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2]。慢性胰島素抵抗是兩者之間的共同病理基礎,故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的相關高危因素,并對擁有這些高危因素的妊娠期孕婦糖代謝進行篩查,可較好預防以及干預妊娠期糖尿病[3]。糖尿病家族史是GDM的高危因素。鄒立燕的研究顯示,大約有31.88%的GDM患者均有糖尿病家族史,并且認為有母系遺傳大于父系遺傳的傾向,與王成書等[4]的研究結果一致。該研究GDM組,糖尿病家族史陽性者高達29.00%,顯著高于對照組,再次證實了GDM的家族史。因此對有家族史的孕婦,早期監護及干預尤為重要。
孕前肥胖也GDM的高危因素。肥胖是IR的獨立危險因素,孕前肥胖導致的慢性胰島素抵抗與妊娠生理性胰島素抵抗相疊加,加重IR,是GDM發生的主要原因。Volpe等認為孕前肥胖是GDM發生的重要危險信號。國內杜玉茗等比較GDM病人孕前、妊娠期及產后的體重特征,認為產后發展為2型糖尿病的GDM孕婦組,較GDM組孕婦,孕婦體重與分娩前體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產后體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該研究從孕前BMI、孕前腰臀比著手,證實了孕前肥胖是GDM的危險因子之一,孕前體重控制對預防GDM的發病有一定意義[5]。
孕前體重增長過多,可能是GDM的誘因。中國的民俗習慣,孕婦注重營養攝入,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孕婦飲食過度導致的肥胖,體重增長速度越來越多。過多飲食或肥胖會過度刺激胰島素靶細胞導致其受體下降,造成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此作用與妊娠生理性胰島素抵抗相疊加,可能誘發GDM。該研究顯示孕期體重過度增長,是GDM的高危因素之一,說明在控制血糖上除了使用降糖藥物之外,飲食控制與適量運動也是糖尿病治療與護理的關鍵,孕期合理安排飲食,孕期體重過度增長,是GDM的高危因素之一,說明孕期合理安排飲食,孕期體重控制對預防GDM的重要性[6]。對孕婦加強相關飲食護理以及運動護理。飲食上要做到:(1)合理控制總熱量,妊娠前4個月與非妊娠時相似,在28周后,熱量增長0.5 kg/周,但每月不可超過2 kg;妊娠后期所供給的能量,每餐攝入熱量根據孕婦體重制定,約為125.6~146.5 kJ/(kg·d)。(2)避免精制糖的攝入,主食應保證250~350 g,但過低也不利于胎兒生長,盡量避免攝入加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麥芽糖之類的含糖食物,防止餐后血糖快速增加。(3)蛋白質:每日攝入100 g左右的蛋白質,且保證其中1/3以上為優質蛋白,①動物蛋白質,如肉類及禽蛋類;②植物蛋白質:主要存在與豆類食物。(4)每日的脂肪攝入量應在總熱量的30%左右比較理想,少吃煎、炸肥肉、堅果類食品。(5)另外可適當增加膳食中的纖維比例,可多使用全麥面包、谷類及豆類食物,在食用水果時,若糖尿病病情控制滿意的情況下,可選擇低升糖指數的水果,如青蘋果、梨子、桃子等,盡量在餐間食用。(6)餐次的合理分配:建議少量多餐,將每天應攝取的食物分成5~6餐,特別要避免晚餐與隔天早餐的時間相距過長,所以睡前須進食一次以保證胎兒的需要,防止夜間低血糖。同時進行合理的運動鍛煉,懷孕早期以長期堅持緩慢有氧運動為宜,如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緩步行走或者進行上臂運動,20 min/次左右即可,可以增強孕婦的抵抗力,且有助于孕婦控制體重,但應當注意不可過量運動以及進行高難度運動,對于習慣性流產孕婦也不適合運動。
總之,該研究表明,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kg/m2)、孕前腰臀比(腰圍cm/臀圍cm)、孕前體重增長值(kg)與妊娠期糖尿病相關,因此,必須加強對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認識,重視孕前、孕期護理和保健,對于有高危因素的婦女,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個體化健康教育,同時得到家屬的配合,幫助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在評估患者病情的基礎上,開飲食處方,做運動指導,并教會患者學會自我監測胎動,監測血糖,并記錄結果,以此指導其飲食和運動,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體重保持正常恒定增長,并且做好糖尿病的篩查工作,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參考文獻]
[1] 吳蔚.孕婦妊娠期糖尿病孕期血脂評估的臨床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1):1682-1684.
[2] 朱自強,曹芳,黃瑞萍,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及胎兒胰島素與游離脂肪酸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16):1874-1876.
[3] 孫宇,趙紅.生活方式干預預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8):753-756.
[4] 王成書,魏玉梅,楊慧霞,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不同血糖指標異常與妊娠結局的關系[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3,48(12):899-902.
[5] 陳海天,何志華,陳漢青,等.對輕度高血糖孕婦進行干預的必要性[J].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4,35(5):763-767.
[6] 蔡慧華,何援利,王雪峰,等.糖化血紅蛋白聯合空腹血糖檢測在妊娠期糖尿病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4,30(3):205-208.
(收稿日期:2016-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