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紅民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隆重慶祝甘肅省圖書館百年華誕、舉辦《“一帶一路”沿線省區市圖書館館長論壇》。在此,我謹代表甘肅省人民政府,向甘肅省圖書館全體員工表示親切問候,向為我省圖書館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老一輩專家學者致以崇高敬意,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推動甘肅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各界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
甘肅的藏書文化源遠流長。兩漢時期官學私學的興起,“五涼”時期河西儒學的興盛,隋唐兩宋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佛教典籍的大量傳入,元明清三代各府州縣儒學與書院的建立等等,都深刻地影響了甘肅的藏書事業,為現代圖書館的產生提供了豐厚的積淀。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甘肅省公立圖書館于1916年正式創辦,這是甘肅省內首個具有一定規模、有別于學校書院、為各階層民眾提供閱讀服務的現代圖書館。在幾代圖書館人歷經百年的不懈努力下,其已成為國家一級圖書館和全省文獻資源、數據建設、古籍保護、文化共享、館際協作以及業務研究交流的中心, 成為全省文化戰線上的一面旗幟。省圖的發展壯大,見證了中國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一個世紀,參與了隴原大地百年來革命和建設、改革與發展的變遷。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省圖書館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可喜進步,基本形成了以省圖書館為龍頭,市、縣兩級圖書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公共閱覽室、農家書屋共同組成的圖書館建設與服務體系,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當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推進“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快構建體現時代發展趨勢、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符合文化發展規律、凸顯地域特色、與全面小康社會文化建設指標相銜接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今年9月20日,我們又成功地舉辦了“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這是目前“一帶一路”建設中唯一以文化交流合作為主題的國家級平臺和國際化盛會,充分展示了多種文化、多元文明交融互鑒的現實可能和合作共贏的光明前景。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人民群眾的熱切愿望,提高全社會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任務越來越重,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我省圖書館事業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新的挑戰。如何緊跟時代步伐,順應社會變革,不斷改革創新,進一步推動圖書館事業的繁榮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是我省圖書館事業面臨的重大課題和肩負的莊嚴使命。我們一定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抓住歷史機遇,牢固樹立全心全意做好公共文化服務的理念,進一步增強改革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在傳播知識、傳承文化,播撒文明、啟迪智慧,改革創新、服務群眾等方面下更大的工夫,不斷提高圖書館工作的水平,努力開創我省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新局面。借此機會,我講幾點意見,與大家共勉。
第一,傳承優秀文化,為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出貢獻。圖書館是文化典籍的寶庫,是人類文明成果的薈萃之地,在傳承文化、播撒文明,陶冶高尚情操、豐富精神世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積極弘揚共同的理想信念、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規范,打牢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要以傳承民族優秀文化為己任,充分發揮圖書館文化典籍館藏豐富的優勢,開辟多種渠道,運用多種形式,開發利用民族文化豐厚資源,加強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播和教育,增強全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要積極參與民族文化保護重大工程,加強古籍搶救、搜集、保管、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逐步實現古籍的科學管理、有效保護、合理利用,更好地展示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第二,強化服務職能,積極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文化得以世代傳承的重要載體;圖書館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人民群眾學習知識、陶冶情操的殿堂,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陣地,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性設施,也是各級政府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實現途徑。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通過閱讀,了解信息、學習知識、愉悅身心的愿望越來越強烈。大力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進一步推動形成全民閱讀的良好風氣,是時代賦予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神圣使命和光榮職責。要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社會效益擺在第一位,按照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則,積極構建覆蓋城鄉、惠及全民、便捷高效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保障人民群眾閱讀內容健康、知識豐富、有益身心的圖書、報紙、期刊等出版物的基本文化權益。要堅持面向基層、面向農村,加快建設縣鄉圖書館和農村、社區圖書閱覽室,開展“送書下鄉”、流動圖書室等便民服務,切實解決基層群眾看書難等問題。要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設施、文獻、技術等資源,積極開展講座、咨詢、展覽、培訓等特色服務,不斷拓展服務的深度和廣度,更好地發揮圖書館在普及科學知識、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質、推動社會發展進步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堅持改革創新,不斷增強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活力。改革創新是中華文化保持生機活力的力量源泉,是推動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要創新體制機制,按照“增加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的要求,進一步深化內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要體現人文關懷,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優化服務環境,完善便民措施,千方百計為讀者創造溫馨寧靜的學習環境。要加快推進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深入落實我省文化共享工程及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建設,提升公共圖書館服務能力和資源建設能力,實現“省、市、縣、鄉、村(社區)”五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文化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滿足基層群眾特別是廣大農村群眾的文化知識需求。
第四,加強對外交流,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當今時代,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互學互鑒、共同發展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趨勢。隨著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和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不斷增強我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圖書館是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平臺。要積極向世界各國推
介我們優秀出版物,介紹和傳播我國優秀民族文化,展示我國文化建設的最新成果,吸收人類文明有益成果,促進中外文化相互交流和借鑒。要主動與世界各國的公共圖書館、大學圖書館等建立廣泛聯系,通過“走出去”與“引進來”等方式,加強業務研討和學術交流,學習借鑒國外先進服務模式和管理經驗,不斷提高自身服務水平。
第五,加快人才培養,為圖書館事業的繁榮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推動圖書館事業健康發展,關鍵在人才。在當今信息時代,要向全社會提供良好的知識服務,必須具有一支熱愛圖書館事業,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硬的圖書館工作者隊伍。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努力培養一批專業型、研究型、創新型、復合型和外向型人才。要根據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需要,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在職培訓,幫助圖書館工作者更新觀念、補充知識、擴展視野、強化技能,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工作水平。要進一步辦好高等學校的圖書館專業,培養更多高層次人才。要加強后備人才培養,為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保障。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崗位聘任制度和考核評價制度,充分調動廣大圖書館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希望廣大圖書館工作者不負時代重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立足本職、放眼世界,抓住機遇、改革創新,在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程中貢獻智慧和力量。希望甘肅省圖書館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中再創輝煌。
(2016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