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衛英
人口老齡化問題是很多發達國家發展中面臨的一個主要難題,也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挑戰之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長與人口老齡化趨勢是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工業化、城市化、生產社會化和商品化的必然結果,我國始于20世紀70年代的計劃生育政策和平均預期壽命的延長,也是我國人口加速老齡化的直接原因。江蘇省啟東市是全國、全省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且目前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比全國超前17年,比全省提早4年。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啟東市60周歲以上老人有24.56萬人,占戶籍人口112萬人的21.9%,高于全省4.5個百分點,高于全國8.64個百分點。2015年年底,全市老年人口達到25.82萬人,占人口總數的23.01% 。按預測,未來15年,人口老齡化還將持續快速發展,峰值將出現于2030年,屆時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的35%左右。人口老齡化來勢迅猛,已成為各級政府不得不重視的重大社會問題。
一、我市社會養老保障體系、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勢,加快發展社會保障和養老服務業,把發展養老保障和服務納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總體部署中,納入到民生工程實事中,全市實行了全民參保計劃,城鄉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鞏固在96%以上,60周歲以上城鄉無保障居民基礎養老金發放實現全覆蓋,全面實施大病醫療保險,逐步提高財政補助標準。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市財政投入擴建了老年公寓,新建了8家中心敬老院,全市現有證照齊全的民辦養老機構37家,共計床位5000余張,建成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個,居家養老服務站231個。
二、人口老齡化給我市社會發展帶來的主要挑戰,面臨的主要問題。
我市老齡事業的發展已取得一定成績,但從總體上看,與當今形勢下養老的社會化、多樣化、個性化的要求,與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還不相適應,具體表現為:
1.養老保障方面。不同人群之間的養老保障水平差別較大,機關事業單位,企業職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水平不一,會造成新的社會分配不公。目前,城鄉居民基礎養老保險發放標準為105元,保障水平較低。
2.醫療保障方面。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大大增加了對醫療資源的需求,老年人慢性病發病率高,住院需求大,市級醫院通常人滿為患,看病難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緩解。另一方面,需要縮小不同群體間醫療保障水平的差異性。
3.養老服務體系方面。一是我市養老床位供給總量和目標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根據我市十二五規劃,2015年末養老機構床位要達到老年人口總數的4%,也就是需要養老床位10324張,但目前公辦加上有證民辦和無證民辦,一共才8444張。二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能力不強,還留于形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僅在節日期間開展一些文體活動,志愿服務,社會迫切需要的常態化的日間照料、助餐、助浴、助醫等服務項目還沒有全面開展。而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僅僅掛了牌子,沒有開展實質性的服務。三是社會力量參與不足。不少民營企業家萌發創辦養老機構的意愿,但往往苦于門檻多而高,所以望而卻步。國家在土地、稅收、用水、用電等方面提出了優惠扶持政策,但因為一些政策措施剛性不夠而也很難落實。
4.老年人的消費市場。老齡人口有許多特殊的消費和服務需求,商家更多地是考慮中青年等主力消費群,老年人的服裝,醫療器具,旅游,健身場所和老年人的照料服務等方面有很大的潛力。
三、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幾點建議
1.加強老齡宣傳教育工作,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年期是人生發展的必然階段,老年人也曾經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全社會都要尊重和接納老年人,努力營造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輿論氛圍,促進老齡事業健康發展。
2.養老保障方面。一是加快建立無差別化的全民養老保障體系。完善新農保與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雙向轉移銜接,逐步縮小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繳費、享受標準的差距,加快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盡早實現城鄉統籌銜接。二是充分發揮低齡老年退休人口的經驗和技能優勢,鼓勵再就業,既滿足退休者的工作需要和精神需要,又能減輕家庭和政府負擔,帶來社會和經濟效益。
3.醫療保障方面。一是積極穩妥推進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和城鎮職工醫保的并軌,繼續加大擴面征徼工作力度,使醫療保險從“制度全覆蓋”轉為“人員全覆蓋”。二是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水平,鼓勵支持大力發展民辦醫院,在行業準入、土地出讓,人才供給方面給予政策便利,切實解決好“看病難”的問題。
4.養老服務體系方面。一是政府拿出招商引資的熱情,把優惠政策落到實處、細處,推進養老主體多元化,鼓勵社會投資興辦養老機構,重點鼓勵社會力量興辦上規模,有特色的護理,康復等專業養老機構。二是充分發揮居家養老的基礎性作用,大力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為社區老人提供日托,助餐等常態化服務。三是將養老護理人才的培養納入全市人才發展規劃,支持中等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加快培養老年護理、康復、營養、心理咨詢等各方面的專業人才。
5.涉老市場的開發。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的上升,老年需求具有非常大的潛力。老年人的旅游、醫療保健、文化娛樂、食品服裝、心理咨詢等方面的服務需要進一步優化,在專業化上下功夫,開展人性化的定制服務,給老年人提供更加人性化,溫暖化的服務,拓展生命的寬度,實現“老有所樂”。
在經濟增長減速,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大環境下,積極主動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以滿足老年人服務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為目標,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共同參與、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完善城鄉保障,養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共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敬老愛老的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