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坤 張紅偉
[摘要] 目的 研究優質護理服務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除了采用與對照組一樣的模式進行護理外,還要對其進行優質護理服務,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結果 觀察組總依從率為9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1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優質護理服務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率與護理滿意度,在臨床上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 優質護理服務;糖尿?。粦?;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2(a)-0181-02
雖然采用藥物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之后能夠獲得一定的效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控制,但是卻很難將該疾病根治[1]。研究顯示,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護理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治療效果[2]。該研究主要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00例糖尿病患者來源于2013年7月—2015年6月來該院進行治療的患者中。隨機以1:1分為2組。其中觀察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齡(62.21±8.26)歲。對照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62.05±8.12)歲。2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主要是由護理人員向患者口頭講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嚴密觀察,并且嚴格遵醫囑對其進行相應的護理。觀察組患者除了采用與對照組一樣的模式進行護理外,還要對其進行優質護理服務,具體如下。
1.2.1 優質心理護理 因為糖尿病屬于一種慢性疾病,其病程較長,糖尿病患者需要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接受治療,大部分患者很容易出現緊張不安、悲觀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的出現會促使患者的血糖升高,使其血壓不穩,并其出現足部潰瘍、眼底出血以及糖尿病腎病等并發癥。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全面性的評估,并且針對其不良情緒,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其次,護理人員要向患者家屬講解不良心理情緒對疾病的影響,對患者家屬進行科學合理的心理指導,首先將患者家屬焦慮等不良情緒減輕,促使其能夠向患者傳遞正面情緒。其次,護理人員要囑咐家屬在患者出現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時,要給予其更多關心、鼓勵以及陪伴,從情感上對患者進行支持。
1.2.2 優質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要了解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健康需求、文化情況以及理解能力,然后再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糖尿病的發病機制、發病過程、用藥過程中相關注意事項以及并發癥的預防等知識,以此來幫助患者以及家屬對疾病進行更加全面的認識。除了采用口頭健康教育的方式,還可以制作健康知識手冊,將其分給患者及其家屬,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促使其能夠對疾病進行更加直觀的認識。
1.2.3 優質飲食護理 為了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進行有效保障,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飲食護理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患者的病情較輕,或者只是在體態上表現出肥胖,則可以單獨采用飲食治療的方式對其進行護理,如果對患者進行2個月的飲食護理之后,還沒有達到良好的效果,則要在此基礎上采用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在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的過程中,要將患者的實際體質量指數和具體活動率作為依據,計算其攝入熱量的總數,對其每天的三餐進行合理分配。與此同時,要囑咐患者多攝入新鮮的蔬菜與說水果,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多注意飲水,謹防其血液出現粘稠的現象。其次,還要對糖蜜、葡萄糖以及蔗糖等糖類食物的攝入量進行嚴格控制,最大程度上將患者的血糖水平維持在穩定的狀態。
1.2.4 優質用藥護理 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要向其講解胰島素以及口服降糖藥物的具體應用方法,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對患者進行現場演示。對于那些記憶力相對較差的老年患者,可以在藥瓶上做出明顯的標記,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醒患者定量、定時用藥。其次,要將患者家屬的監督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對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嚴格監督。告知患者嚴格遵照醫囑用藥的必要性,如果患者用藥量過多,則要謹防低血糖的出現,如果用藥量過少,則很難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有效控制。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要注意防止患者出現低血糖,在患者用藥之后,要囑咐其及時進食,并且在用藥之后以及進食之前均要避免運動。要對患者的血糖加強監測,一旦發現患者出現了低血糖的征兆,則要馬上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對其進行護理,并且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將其餐次適當增加。如果患者存在有夜間低血糖的風險,則可以在睡前給予患者加餐。
1.2.5 優質運動護理 護理人員要以患者的運動耐受情況、機體情況以及興趣愛好等為依據,幫助其構建科學合理的運動計劃,指導至少進行5次左右的運動,將每次運動的時間控制在30 min左右,囑咐患者不要在空腹的情況下進行運動,在運動時要隨身攜帶餅干等食物,謹防其出現低血糖。
1.2.6 優質并發癥護理 糖尿病腎病、酮癥酸中毒、低血糖反應、糖尿病神經病變以及感染等均屬于糖尿病的并發癥。如果患者出現了感染的現象,則要對患者加強衛生護理,定期清潔其皮膚、會陰以及口腔等,如果患者出現了發熱的現象,就要及時與醫生進行聯系,并且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如果患者出現了糖尿病腎病,則要積極控制其高血壓,對其蛋白質的攝入進行有效控制,并且每天給予其口服凝血藥以及降脂藥,將其腎小球的內部循環狀況改善。如果患者出現了神經病變的現象,則要采用紅外線照射或者止痛劑對其進行治療。如果患者出現了低血糖的現象,則要采用飲食、胰島素以及運動等方式來對其進行治療。如果患者出現了酮癥酸中毒的現象,則要囑咐患者保持充分的臥床休息。
1.3 觀察指標
治療依從性調查:在觀察與對照兩組患者出院之前,要采用該院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其依從性進行調查分析,主要包括血糖監測、定期復查、運動治療、飲食控制、按時注射胰島素與用藥這五項,如果以上五項內容全部能夠滿足,則表示完全依從,如果只能夠滿足1~3項,則表示部分依從,如果1項都不能夠得到滿足,則為完全不依從。完全依從率與部分依從率之和即為總依從率。其次,還要對兩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為不滿意、滿意與非常滿意3個選項,分數越高,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方法
將數據進行錄入,然后再將數據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統件分析,計量資料進行正態分布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依從性分析
觀察組總依從率為9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1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的一種,引發該疾病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存在有胰島素缺陷,進而促使其出現蛋白質代謝障礙以及糖脂代謝紊亂的現象[3]。該疾病會對患者身體多個器官造成嚴重影響,隨著糖尿病的不斷發展,不僅患者的血管、腎、心系統會發生病變,而且神經、腦等多個系統也會出現功能異常以及結構異常的現象。如果不及時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對其進行合理處理,不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會對其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該疾病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與病死率,并且因為患者的病程較長,所以在治療上需要花費較多費用,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將家庭以及社會的壓力增大。優質護理服務屬于一種新型的護理方式,它對基礎護理進行了優化,將患者作為護理的中心,為其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有利于將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其次,在這種模式下,護理人員的護理更加主動,能夠對不良事件的出現進行預見性護理,能夠對并發癥的出現進行有效預防。
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依從率為1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1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優質護理服務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效果顯著,在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楊思紅,徐笑,李曉婷,等.優質護理服務對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1):1492-1494,1497.
[2] 熊貴芬,張慧,彭國美,等.優質護理服務在住院抑郁癥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22):16-19.
[3] 鄭麗燕,唐寧娟,袁襯香,等.優質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9):84-85.
(收稿日期:201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