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遠利++林秋雪
【摘要】本文從海洋漁業工作的重要戰略意義入手,闡述國家和廣東省出臺的相應政策,結合涉海專業人才培養中英語教學的難點,設計海洋意識調查問卷,分析調查結果,針對如何進行教改提出建議。
【關鍵詞】海洋意識 現狀調查 中職中專 英語教改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072-02
進入“十三五”海洋與漁業工作在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開啟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我省的海洋與漁業事業正處于新的發展起點,面臨全新的形勢和任務。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洋事業發展,先后作出建設海洋強國等一系列涉海重大戰略部署。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圍填海管控辦法》,國務院批準實施《海洋督察方案》。國家對廣東海洋事業發展大力支持,國家海洋局和省政府簽署的《關于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廣東強省建設的框架協議》,為加快廣東海洋強省建設帶來新的契機。省委、省政府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把發展海洋經濟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出臺了一系列推進海洋綜合開發,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的政策措施。省“十三五”規劃綱要專門對“大力發展海洋經濟”進行了全面部署。省領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對保障項目用海,海洋維權,美麗海灣,現代海港,漁船更新改造等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廣東省海洋強省建設規劃,不斷優化海洋經濟發展格局,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大力實施科教興海戰略,創新海洋綜合管理體制,加強海洋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切實提高海洋經濟綜合競爭力和總體實力,加快海洋強省建設。
我校作為培養涉海類一線生產技術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落實人才培養實現科教興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海洋意識的重要性陡然上升。筆者所在學校涉海專業中,海事英語的重要性突出,關系到學生的畢業和就業,也是學生認為最難學科。在海事相關適用證考試,英語是重中之中,能否通過是學生獲得無限制海域工作的必考科目,是體現教學和培訓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用人單位選擇人才的重要參考。日常的教學設計中英語的課時是周8-10節,是普通專業的4-5倍,要求教師按照特殊的教學的要求細化并及時反饋,力保學生達標。但因中職中專學的生源英語的基礎差,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導致海事專業英語開展難度劇增,影響教學效果。另外,教學中沒有將海洋意識和英語學科很好融合,往往學生是完成技能,但是提升素養,影響其在工作單位中的后繼發展。
為此,筆者試圖通過調查學生海洋意識現狀,以期更好開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設計調查問卷包括5個指標:海洋文化,海岸經濟,海洋資源,海洋權益,海洋環保,共45題能充分體現學生對海洋意識的認識程度,結果如下:
總體方面:學生對學科重要性、海洋資源意識薄弱;對海洋經濟認識停在傳統的認識上,不清楚新技術的應用;海洋環保認識意識一般;海洋歷史文化認識不大清晰;海洋地理常識認識有限;海洋法律指導比較弱;海洋維益認識意識比較強。差異性分析方面:一年級學生和二年級學生的認識沒有顯著的;性別方面沒有存在顯著的差異;海邊城市的學生和內陸學生存在差異。不同專業學生的海洋意識存在差距:海事專業學生的海洋意識明顯高于其他專業學生。
原因分析:海洋知識的獲取渠道有限,沒有充分利用網絡優秀資源;海洋知識的主要獲得時期是初中,通識教育沒有和職業聯系,沒有引發重視;海洋知識的學習的途徑:網絡碎片化自學效果難以保證;數字化校園環境建設推進,學校網絡硬件設備建設到位,但沒有合理有效使用資源,培養提高相關素養,開發能力還是不足;教學研發層面也存在缺欠,沒有開發出適合的作品利用平臺和網絡傳播宣傳。
教學改革方面啟示:
1.首先,思想認識上,要認識海洋意識的增強對海洋類中職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增進學生對專業英語學習的興趣,加深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提高職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其次,根據不同專業分別開展通識和特殊專題教育。對學校的養殖、環保、經貿、制冷、信息等專業設計相應的海洋素養教育。最后,教學融理論講解與校園實踐活動,形式多樣,活潑生動。
2.具體方案:1)課堂學習:用 音頻視頻等媒介融入海洋知識;重視跨文化理念在教學中的滲透。2)課外活動:參與海洋日主題活動,組織校內學生參與相關培訓;涉海興趣小組建立:抓能力的訓練,舉行各種活動,例如介紹鄭和下西洋文化,媽祖文化展示文化政策學習,圍繞一帶一路系列活動學習,例如開展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地理文化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展示;參與海洋維護權活動:結合省廳的相關主題,組織師生參與活動;3)加強教師科研,進行校本教材開發:擬從學校歷史,專業的變遷;海洋資源認識,海洋權益認識,海洋環保認識,海洋法律公約的內容,海洋經濟,水產品加工和運輸,海洋歷史文化:國內外海洋地理歷史文化常識等章節開展;4)專題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各專業的教師進行示范講解,組織班級小組活動,鼓勵學生來小知識講解,評選出最優的專業投票。
3. 相關的保障:1)做好責任清單:基礎科負責具體的文字稿件,基礎的課件制作;各專業教師負責咨詢把關;分配到各專業微課任務,學生團隊負責講解錄制。2)校外導師聘請:聘請校外相關單位教師來專業指導;聘請校外師兄來講講航海的經歷,激發學生的職業的想象力;3)聯合學生科,團委進行監督,制定相關的獎懲措施,獎勵性措施:給予證書,素拓加分;懲罰性措施:給予扣分等處理。有壓力才有動力,確保教改開展。
參考文獻:
[1] 張磊.國內海洋意識的研究與相關思考[J].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4(01) .
[2] 高法成,周娟.我國大學培育海洋意識與教育的路徑探析[J]. 時代教育,201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