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丹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378-01
體育教學方法是體育教學論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用正確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對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指導實踐,組織學生進行身體活動,培養各種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起到直接作用,認真搞好課堂教學中的示范、講解,并組織課堂練習,這是十分重要的三個環節。
一、現代教學論十分重視學生智力、能力、創造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發展
在體育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就是要努力促使學生智力、體力、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和提高,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學會動作技術,首先要讓他們對所學動作技術有一個正確的概念,也就是說要正確地感知動作,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按照動作要領正確地進行練習,從而較快地學會動作。否則,練習起來就會有很大的盲目性,以致形成錯誤定型,那就達不到良好的效果。
體育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動作概念,可以通過教師的示范、講解和直觀教具(錄象、電視、持圖、幻燈)等各種手段來實現。但是對于缺乏練基礎的初學者來說,最主要的還是靠教師的示范和講解,而就學習動作技術的認識規律而言,示范較之講解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示范對學生的刺激是第一信號的(具體的物的)刺激,學生通過感官直接感知動作,形成對動作的表象概念。而講解對學生的刺激是第二信號的(抽象的語言的),學生要憑借自己的知識在頭腦里經過分析綜合才能形成對動作的概念。如果缺乏同動作有關的知識,單靠教師講解而要使他們形成這樣的概念,那是比較困難的,即使能夠形成也往往比較模糊,難于做到清晰、正確。俗話說“白問不如一見”,講的就是真個道理。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必須十分重視對動作的示范,要力求做到。
1、示范動作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看得清楚,這里有兩層意思,①教師在示范時首先要選擇好示范位置,一定讓大家能著得見。②要根據學生的訓練程度和接受能力考慮自己的示范究竟應該作正常動作,慢動作,分解動作或者從不同的方位來作動作示范。具體做法一定要看具體情況來決定,做到因材施教,總的要求是要使每個學生都能清晰明確地感知動作,切實收到做示范的效果。
2、示范要向學生提出觀察示范動作的要求,告訴他們用什么來觀察。 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教師對這些問題事先都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個通盤考慮。比如教跨欄的過欄動作時,一般可作三次完整動作的示范。第一次要求學生著重觀察擺動腿的動作(攻欄、蹬伸、下壓和著地),第二次要求學生著重觀察起跨腿的動作(蹬地、提拉、前擺和著地),第三次要求學生著重觀察雙臂的動作(擺動腿異側臂前伸,后劃動作同下肢動作的配合),這樣學生每次觀察都有重點,同時又可以逐步積累起對整個動作的印象。通過教師反復示范,既了解了各部動作的細節,又能夠獲得完整動作的大體概念。
二、強調示范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
這絲毫也沒有說解說就不重要的意思。而只是強調對缺乏訓練基礎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在這兩者當中應格外重視前者的作用。事實上,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示范任何時候都不可能也不應該代替講解的作用。而隨著學生訓練程度的提高,基礎知識的增長,講解則日益顯示它的重要性。因此就廣泛涵義的體育教學來講,必須把這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根據不同的情況和特點,靈活地運用示范和講解,使它們互為補充,互相促進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依照我本人的工作實踐,在運用示范和講解這兩種方法方面,有如下幾點粗淺體會。
1、邊講解邊示范學生跟著練的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教師講解示范結束,學生的練習也就跟著結束,可以節省時間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適合于教難度不大一看就能作的教材,如廣播操,準備活動的各種練習和某些發展身體素質的教材。
2、只示范不講解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在示范之前先向學生提出觀察示范動作的要求,然后作正常動作和慢動作的示范各一次,接著就讓學生進行練習。一般經過兩三次練習就能基本上把動作掌握起來,如果還有少數學生對個別動作掌握不了,則在練習過程中個別加以指導。這種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學習上的主動精神,同時能夠保證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實際練習,既能使他們的身體得到較充分的鍛煉,又能使他們較好地掌握動作技能。
3、邊講解邊示范的方法。這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凡是難度不大的技術動作,或者技術雖較復雜但并不是初次出現,學生對其基本結構已有初步概念的教材,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而在具體運用過程中,最好是先將動作從頭到尾進行一次完整的示范,然后再來邊講邊做。 示范動作做得盡可能慢些,配合講解的語言要精煉,準確而生動。比如教雙杠上的前滾翻這個動作,初學者往往是只顧低頭倒體而忽略了在收股滾翻之前,先把臀部提起,以致無法進行滾翻動作,再就是在滾翻過程中兩臂不及時張開,臀部掉在杠下,雙手不能準確換握杠。因此在示范講解時,應注意抓住要點,就要著重讓學生把這樣一些技術環節和動作要領弄清楚。
以上是筆者在體育初中教學實踐中的一些粗淺想法和做法,僅供各位同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