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瑜

[摘要] 目的 探討持續血液凈化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及作用機制。方法 整群選擇2014年5月—2016年10月期間該院收治的96例重癥急性胰腺炎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按照重癥急性胰腺炎常規療法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持續血液凈化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并發癥情況,并監測兩組患者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 )、超敏C反應蛋白(CRP) 等炎性因子指標改善情況。 結果 觀察組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顯著高于對照組(72.92%),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TNF-α、IL-6、IL-8、CRP標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0.42%)顯著低于對照組(20.83%),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重癥急性胰腺炎常規治療基礎上增加持續血液凈化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全身炎癥反應,有助于提高臨床救治效果。
[關鍵詞] 持續血液凈化;急性重癥胰腺炎;臨床療效;作用機制
[中圖分類號] R57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2(b)-006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in treatment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ethods 9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October 2016 were group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8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method,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NF-α, IL-6, IL-8 and CRP of the two groups was monito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3.75% vs 72.92%),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NF-α, IL-6, IL-8 and CRP level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0.42% vs 20.83%),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Effect mechanism
重癥急性胰腺炎(SAP)是臨床常見的危重急腹癥,該病病因復雜,發病后短時間內病情迅速惡化,引起全身嚴重的炎癥反應,并引發機體代謝紊亂,累及全身多器官及組織,致死率較高[1]。重癥急性胰腺炎救治以胃腸減壓、糾正電解質/酸堿失衡、抗炎、抗感染、機械通氣等對癥治療及支持性治療為主,近年來較多臨床文獻報導顯示,持續血液凈化治療(CBP)應用于重癥急性胰腺炎救治效果可靠,其在重癥急性胰腺炎中應用逐漸增多[2]。為進一步探究持續血液凈化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臨床療效及作用機制,該次研究整群選擇2014年5月—2016年10月期間該院收治的96例急性重癥胰腺炎作為研究對象,對持續血液凈化治療的臨床效果、炎性因子改善情況及并發癥控制情況進行了具體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擇該院收治的96例重癥急性胰腺炎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兩組患者臨床表現、生物化學改變均符合《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關于急性重癥胰腺炎診斷標準,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Ⅱ(APACHE Ⅱ)評分≥ 8分;兩組患者中排除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糖尿病者、胰腺壞死、胰腺膿腫、凝血功能異常者、合并惡性腫瘤者、器官衰竭、嚴重休克者、妊娠期婦女等。觀察組,男23例,女25例,年齡26~62歲,平均年齡(44.15±18.26)歲,發病至入院時間3~14 h,平均時間(8.54±5.69)h。對照組,男22例,女26例,年齡26~64歲,平均年齡(45.36±19.12)歲,發病至入院時間3~16 h,平均時間(9.68±6.58)h。兩組患者年齡、發病至入院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按照重癥急性胰腺炎常規療法治療:持續胃腸減壓、禁食禁飲、糾正電解質紊亂、抗炎、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藥物、抑酸劑、補液、營養支持、機械通氣支持性治療等、動,動態監測腹壓,必要時置管引流或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持續血液凈化治療:患者均行持續靜脈-靜脈血液濾過,股靜脈或頸內靜脈留置雙腔導管,血液濾過機為瑞典金寶PRISMA FLEX,濾器為PRISMA-M100,根據血氣分析結果調配置換液基本配方;血流量為 200~300 mL/min,置換液流速為 3 000~6 000 mL/h,常規使用肝素抗凝(首劑量15 ~20 mg,追加量 5 mg/h),前后稀釋法補充置換液,濾器6 h更換1次,持續治療24 h以上。
1.3 評價指標
治療24 h后,評估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心率、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恢復正常,血淀粉酶、脂肪酶、血乳酸指標及血氣分析指標恢復正常,APACHE Ⅱ較治療前減少50%,臨床癥狀及體征顯著改善;有效:心率、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基本恢復正常,血淀粉酶、脂肪酶、血乳酸指標及血氣分析指標顯著改善,APACHE Ⅱ較治療前減少30%~50%,臨床癥狀及體征顯著改善;無效:心率、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不穩定或惡化,血淀粉酶、脂肪酶、血乳酸指標及血氣分析指標無改善或惡化,APACHE Ⅱ較治療前減少<30%,臨床癥狀及體征顯著無改善或加重;總有效率=(總數-無效)例數/總數×100.0%[3]。兩組治療前和治療72 h后均檢測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 )、超敏C反應蛋白(CRP) 等指標水平。同時,監測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研究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顯著高于對照組(72.92%),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患者TNF-α、IL-6、IL-8、CRP指標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腫TNF-α、IL-6、IL-8、CRP指標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統計
兩組患者均無死亡者。觀察組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腎衰竭、急性胃粘膜病變各1例,胰周膿腫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0.42%(5/48);觀察組出現肺部感染2例,多臟器功能衰竭1例,腎衰竭2例,急性胃粘膜病變2例,胰周膿腫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0.83%(10/48);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0.42%)顯著低于對照組(20.83%),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重癥胰腺炎是胰腺組織病變引發的全身性疾病,局部病變發展至全身反應僅需要數十分鐘,患者機體代謝系統、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等生物學行為迅速改變,必須及時進行治療及控制[4]。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是目前臨床較為推崇的急性重癥胰腺炎救治手段,臨床文獻報道顯示其輔助救治急性重癥胰腺炎療效較好,可提升病情控制速度和治療效果[5]。該次研究也發現觀察組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顯著高于對照組(72.92%),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知其輔助治療效果較好,但是其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作用機制尚不明確。
重癥急性胰腺炎發病機制復雜,但其主要機制為胰液對胰腺及周圍組織自身消化引起的一系列應激反應,自身分解后的物質作為抗原或炎癥刺激物引起了炎癥反應,故全身性嚴重炎癥反應較為明顯,而過度的炎癥反應形成了炎性細胞因子,炎性因子又互相關聯和累積進一步增強了炎癥反應,如此惡性循環使得患者病情進展迅速。重癥急性胰腺炎造成細胞因子網絡和免疫功能紊亂十分劇烈,短時間難以依靠患者自身調節免疫功能恢復正常炎性因子指標水平,而若不及時控制炎性因子患者將迅速發展為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而死亡,因而必須探索一種可靠的控制炎性反應,迅速降低炎性因子、炎性介質水平的方法[6]。連續性血液凈化可通過半透膜及置換液完成血液和置換液的物質交換,進而達到凈化血液、清除致病物質的目的[7-8]。同時,連續性血液凈化可直接糾正血液內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等癥狀,較藥物作用更為迅速,故臨床常用于難以糾正的高血鉀、代謝性酸中毒等危重癥救治[9-10]。重癥急性胰腺炎相關臨床文獻報導,患者發病后炎性細胞因子指標水平迅速上升,炎性因子可導致血管內皮受損,引起血管滲漏、低血容量,同時過多的炎性因子直接攻擊了正常器官及組織,導致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休克、上消化道出血等嚴重并發癥,患者生命受到嚴重威脅[11-12]。但該次研究還發現,觀察組增加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后炎性因子迅速下降,而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0.42%)也顯著低于對照組(20.83%),可知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有助于降低并發癥風險,改善患者預后,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使用。
綜上所述,重癥急性胰腺炎常規治療基礎上增加持續血液凈化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全身炎癥反應,有助于提高臨床救治效果。
[參考文獻]
[1] 孫毅. 烏司他丁聯合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5.
[2] 柏曉鑫,周渝丹,李墨奇. 持續性血液凈化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護理進展[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8):36-38.
[3] 洪勇,廖文勝,何陽陽,等. 持續血液凈化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療效及機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22(25):97-99.
[4] 王佳,丁佑銘. 持續血液凈化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療效及機制研究[J]. 安徽醫藥,2014,18(9):1730-1732.
[5] 陳建,龐飛. 持續血液凈化治療重癥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及對血清炎癥因子含量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18(10):1679-1683.
[6] 張錫迎,陳毅斌.持續血液凈化聯合生長抑素泵入法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療效觀察[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 31(2):41-44.
[7] 蘇琴. 持續血液凈化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初步觀察及評估[J]. 中外醫療,2016,35(5):85-86.
[8] 周詠紅,王芳芳,溫黎青.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胰腺炎27例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 2012,9(12):122.
[9] 茍小紅. 生長抑素泵入法聯合持續血液凈化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療效觀察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6(5):370-373.
[10] 郭蕊,張莉.血液凈化治療對急性重癥胰腺炎并發嚴重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3, 3(9):215-216.
[11] 彭治香.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18例臨床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 2011,8(Z3):102.
[12] 李國杰.血液凈化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療效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111,113.
(收稿日期:2016-11-15)